視頻標簽:化平凡為神奇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化平凡為神奇》湖北省 - 咸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化平凡為神奇》湖北省 - 咸寧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欣賞認識創意手工。初步了解創意手工的基本方式,學習選擇合適的材料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欣賞、感受、并嘗試運用各種廢舊物品的質感、顏色、形態等特點進行創作,激發學生“化平凡為神奇”的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認識美術與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生用不同材料美化生活的能力,促進環保意識的養成。
2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過渡年級,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取決與他對課堂中授課形式和授課內容的興趣,所以需要老師在設計課堂時,除了技能方面的學習,一定要考慮學生的興趣點。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欣賞、探究、討論,了解創意手工的基本方法,形成變廢為寶的創新意識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材料特點進行創意制作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化平凡為神奇》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懿试
播放傾倒垃圾的動畫視頻,學生談感受。
了解關于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用可回收廢舊物品的回收引出舊物利用。
老師展示自己帶的一些廢舊物品,并現場用這些材料做一個小工藝品。(用廢棄的木屑、木板制作)并欣賞幾幅用同樣材料做的工藝品,引出廢物利用的話題。
出示課題
活動2【講授】《化平凡為神奇》
觀察感悟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不同物體的質感、顏色、形態
·紙類
·布繩類
·竹木類
·泥石類
·泡塑類
·金屬類
欣賞探究
分類欣賞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作品,學生自主分析如何巧妙利用不同物體的質感、色彩、形態。
小結:作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你會發現別人看不見的美。
探究體驗
主題創意討論:欣賞幾幅用不同廢舊材料制作的魚,討論它們是怎樣利用材料的不同質感、顏色、形態的。
主題創意找一找:
先欣賞一張圖片《瓶花》,先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分析,探究這件藝術品用到了那些材料的質感、顏色、形態
再引導學生創意更新:花瓣、花莖、花蕊等分別可以用什么材料的特點進行替換。
活動3【活動】《化平凡為神奇》
實踐設計
創意大賽:分小組合作選用合適的材料創作一枝花
1、 在帶來的廢舊物品中挑選合適的材料討論制作方案。
2、 一起動手進行小組創作。
3、 老師巡輔,對創意新穎的小組及時肯定,對有困難的小組進行引導。
活動4【活動】《化平凡為神奇》
展評小結
對創意新穎、合作愉快的小組作品進行表揚獎勵。
總結下課。
板書設計
左邊
平凡-----神奇 平凡兩個字用粉筆手寫
神奇兩個字用木屑魔術字
中間
電子白板 展示課件、視頻、學生作業
右邊
質感
顏色 手寫 pop藝術字
形態
活動5【作業】《化平凡為神奇》
本課的作業設計分課內作業和課外作業
課內作業:小組合作利用所帶廢舊材料,完成一幅以花為主題的創意小制作
課外作業:課前收集各種廢舊材料,課后利用各種材料創作更多主題的創意小制作。
教材分析
《化平凡為神奇》,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的一節設計應用領域的課。
主要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各種創意材料的分析,各種創意作品的探究性欣賞,了解不同材料的質感、顏色、形態等特點,激發學生“化平凡為神奇”的創新意識。
在備課上做了許多的工作,包括教材的研讀、學情的分析、教具的準備、課件的制作等等,都是圍繞著這節課的重難點,圍繞著學生特點在進行。
這節課中,我想突出小學美術課的趣味性、探究性和自主合作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利用多媒體視頻、圖片、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教學資源,設計豐富多彩的有趣的教學活動,在這些趣味活動中輕松的突破難點,在探究中無形中發展學生能力。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尤其是像這樣的設計應用課型的小學美術課,適合通過遞進式的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創意創新。
料的作品《魚》欣賞,探究這些作品的具體質感、顏色、形態的利用,然后欣賞創意《瓶花》,進一步探究這幅作品
這節課中我還設計了許多學生們合作的地方,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有小組討論、小組制作等等。把空間和時間多留給學生,我希望老師的角色只是引導者,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