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找次品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找次品》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找次品》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34~135頁。 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學具和紙筆對“找次品”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經歷由多樣到優化的思維過程。
2.以“找次品”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簡單到復雜的數學分析模式,尋找規律,總結、提煉出一般方法和優化策略。 教學難點:
由 “稱3個”類推 “分3份”,歸納出解決更多待測物品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1、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猜數的游戲,好嗎?
請看:大屏幕上有1、2、3、4、5、6、7、8、9、10、11這十一個數。現在,老師心中想了一個數,讓你來猜。思考:第幾次保證能猜到?你猜一次,我會告訴你:我想的數比你猜的數是大還是小,然后讓你
接著猜。比一比,看誰猜的次數最少。
問題:有的同學先猜6,有的同學先猜10,想想看,誰的方法好?為什么?
課件演示:先猜中間的6,不管是大還是小,都能斷定要猜的數在(1-5或7-11)某五個數中;如果猜10,萬一比10小,則在1-9這九個數中,不如五個數好猜。
總結:先猜中間的數,一下子把要猜的數從11個減少到5個,縮小了下次猜數的范圍。接下來,怎樣猜?為什么?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內容和猜數游戲相似,是要在很多物品中找出那個次品來。(板書課題:找次品) 2、次品
有一種產品叫次品,大家知道嗎?在商品生產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也會生產出不合格的產品,不合格的產品就是“次品”。次品雖不是“假冒偽劣”產品,但是,如果不被找出來,也會給我們帶來不便。譬如,較重的乒乓球飛得太快,讓我們打不好弧線,較輕的乒乓球太飄,讓我們發不出力量。 3、學做質檢員
因此,在許多企業和工廠里都有專門的質檢員,質檢員只有練出一雙“火眼金睛”,才能把次品從生產線上找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做這樣的質檢員,把一個個次品統統找出來。(板書課題:找次品) (二)發散思維找策略 1.創設情景廣交流。
81個乒乓球,其中有一個比正品輕一些,如果利用沒有砝碼的天平,至少幾次能保證找出這個次品?
(1)認識天平。注意天平兩端要放同樣多的物品。 (2)猜測81個中找到次品要多少次? 化繁為簡,從簡單數據找起。
2、3個乒乓球,其中有一個比正品輕一些,你能設法找出來嗎? (1)怎樣一次找出來?學生演示,教師課件演示,扎實原理。 (2)討論:2個球中找次品需要稱1次,為什么3個球中找次品也只需要稱1次呢?
3、出示:4個乒乓球,其中有一個比正品輕一些,至少幾次能保證找出這個次品?。
4(2,2) 4(1,1,2) 至少2次 不同稱法,體現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
4、8個乒乓球,其中有一個比正品輕一些,至少幾次能保證找出這個次品?
(1)獨立思考,你可以拿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用筆在紙上進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有一定思維結果的時候組織同桌討論。教師鼓勵大膽設想,積極發言。 思考:稱前將8個分成怎樣的幾份? 第一次稱后將次品所在范圍縮小到幾個? (2)將不同稱法板演。
(3)全班匯報,解讀不同稱法。教師引導學生闡述:分成幾份?怎么分?怎樣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綜合比較定策略建立模型
比較不同稱法,為什么分成(3、3、2)所用次數最少。
總結: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時候,把待測物品分成3份,并且每份數量盡量接近能保證找出次品而且稱的次數一定最少。
5、有9個乒乓球,其中有一個比正品輕一些,至少幾次能保證找出這個次品? 驗證最優策略。
6、有26個乒乓球,其中有一個比正品輕一些,至少幾次能保證找出這個次品?
使用最優策略,分3份,每份盡量接近。
怎樣盡快分成接近的3份:26÷3=8„„2 (9,9,8) 7、解決81個的問題
81(27,27,27) 27(9,9,9) 9(3,3,3) 3(1,1,1)
(三)、談談你的收獲
談談你的收獲.
14348907個待測物品要幾次找出次品?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研究物品數量和稱的次數之間的內在關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