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牧場上的家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牧場上的家》北京小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牧場上的家》北京小學
教學目標評論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目標
通過演唱歌曲《牧場上的家》,使學生沉浸在美麗的家園情境中,感受家的溫馨與可愛,并且用歌聲表達出對可愛家園的贊美之情。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趣味聆聽、接龍演唱、分組識譜、師生互動等方式,學生自主完成學唱歌曲,通過師生交流和演唱實踐增強歌曲表現力。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弱起小節,認識反復跳越記號,并在歌曲中運用。
2、歌曲中五度、六度大跳音程演唱準確。
3、能夠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情感投入地演唱。
2學情分析評論
我所教授的五年級學生具有良好的聆聽音樂習慣,能夠感受音樂中力度、速度、節拍的變化,絕大多數學生喜歡音樂,喜歡音樂課,他們樂于大膽、自信演唱歌曲,并且能夠情感投入的演唱。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善于分小組自主學唱歌譜。具體分析本節課學生的學習優勢與困難:
優勢:1、學生能夠識讀G大調五線譜,了解四三拍并能夠按指揮圖示劃拍。
2、學生通過一年的練習能夠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識讀五線譜。教師按照學生學習音樂能力的高低不同組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8-9人,其中由學校金帆合唱團團員作為組長與骨干帶領組員練習,學習鋼琴的學生作為鍵盤手找音高,其他同學參與學習。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四步學習法:讀節奏——找音高——慢速唱——原速唱,每個小組要注意控制本組的聲音,小聲交流,大聲演唱,學習中遇到問題組長隨時指導練習,同學們能夠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動機,自主識讀樂譜能夠有效完成。
3、學生比較喜歡學唱表現“家與愛”的歌曲,之前學習過兩首美國歌曲《原諒我》《蘇珊娜》,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興趣。
困難:1、弱起小節學生會有些問題,之前演唱過四二拍的弱起節奏。
2、旋律中出現了五度、六度大跳,學生演唱的音準會有困難。
3、歌曲第二部分高音區要演唱準確并且要保持,學生演唱起來會有困難。
4、學唱歌詞會遇到一音多字,學生容易演唱不清晰。
3重點難點評論
(一)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牧場上的家》,并且情感投入演唱歌曲。
(二)教學難點
1、弱起小節、大跳音程演唱準確。
2、用自然、圓潤的聲音表達歌曲的情感。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趣味聆聽,歌曲導入。評論
1、請學生聆聽歌曲《牧場上的家》第一部分,感受歌曲的節拍。
師:請你聽一聽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你可以邊聽邊劃拍。
學生聆聽并回答問題。
生:感覺是四三拍的。
師總結:正確答案是四三拍。我們來找一找每小節的強拍,做個游戲“起立接龍”,在每小節強拍的時候請你起立,大家一個接一個來進行。
2、復聽歌曲,請學生在每小節的強拍時起立,依次進行。
師問:你發現了嗎?每個樂句的第一個音是強拍嗎?學生:有爭論。
師:我們再來聆聽一次,請你對照歌詞,標記藍色的字是否是強拍,請大家邊聽邊劃拍。3、再次聆聽歌曲,參照歌詞,感受音樂,思考問題。
生答:不是,我們起立的時候不是第一個音。
4、引出歌曲運用了弱起小節,教師講解弱起小節。
師:歌曲運用了弱起小節,是樂曲由拍子的弱部分開始叫弱起小節。剛才我們聆聽的歌曲就是今天要學唱的美國兒童歌曲《牧場上的家》的第一部分,請大家帶著問題來聆聽,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分為幾個樂段?
5、完整聆聽歌曲《牧場上的家》,并回答問題。
生:歌曲是歡快活潑的,分為兩個樂段。
【環節意圖】:本環節體現了音樂課以聆聽為基礎的理念,以聆聽作為導入,直接引入到本節課所學歌曲中的難點——弱起小節,逐層深入,讓學生感受歌曲的節拍,在體驗過程中發現了問題,再次感受強拍并不是樂句第一個音,引出難點弱起小節,此時通過聆聽與感受,學生已經對弱起小節這一知識點有所了解,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活動2【活動】二、小組合作,識讀樂譜。評論
師:歌曲分為兩部分,我們一起來學習歌曲第一部分的歌譜,請大家相互配合分組學習。1、請學生找到演唱的樂句,第一、二組演唱紅色標記第一樂句,第三、四組演唱藍色標記二樂句。
2、歌曲為G大調,主音Do在第二線,請學生練習。
師:高音譜號后一個升記號是什么大調?G大調,主音Do在什么位置呢?第二線,下面老師用鋼琴彈奏旋律,請你仔細觀察譜面這四個樂句從音高、節奏方面是否有相同的地方?
3、教師用鋼琴彈奏歌曲第一部分旋律,學生聆聽并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樂句的前面部分是相同的。(幻燈片標記)
師:前兩個樂句是同頭換尾的結構.旋律中出現了大跳音程,請大家找一找。
4、學生在觀察譜面,找到大跳音程。
六度音程——6 4
5、帶領學生進行大跳音程練習。
搭橋演唱:6——1——3——4 (幻燈階梯)6、學生分組自主學唱歌譜。
小組中由組長負責,鍵盤手找音高,帶領大家讀節奏——找音高——慢速演唱——原速演唱 。組長在練習時要關注組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要讓大家都能夠掌握歌譜。
教師巡視,指導各小組練習。
7、小組匯報演唱歌譜。
學生演唱,教師評價,及時糾正演唱中的不足。
8、師生接龍演唱歌譜,感受歌曲的音樂結構。(幻燈標記)
師:咱們接龍演唱的順序是:一、二組——三、四組——付老師——三、四組。
【環節意圖】:本環節體現了學生平時長期以來養成的分組識讀樂譜的能力,大家相互信任,相互合作,認真細致的自主學唱歌譜,教師把枯燥無味的五線譜學習轉化為小組分擔、淡化難度、積極參與、團結協作的氛圍,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課堂有效的學習動力。最后師生接龍演唱歌譜可以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理解歌曲的音樂結構,大家既是參與者也是聆聽者。
活動3【活動】三、師生互動,學唱歌詞。評論
師:請大家填唱第一部分歌詞,首先我們來接龍讀歌詞。
1、學生接龍讀歌詞。
師指導有感情、高位置讀歌詞。
2、學生自主填唱歌曲第一部分歌詞。
注意:一音多字,要演唱清晰準確并且均勻。
樂句之間的連接,弱起要演唱準確。
請學生先張嘴后出聲音,這樣聲音才會有位置、圓潤。
3、用聽唱法學習第二部分歌詞。
師范唱第二樂段第一樂句。
提問:歌曲第二樂段第一樂句還是弱起小節嗎?音區有什么改變嗎?
學生回答:不是弱起小節了,音區也變高了?
師提問:請你結合歌詞看看為什們這一句有這些變化?
學生回答:加重語氣,強調這一句。
師總結:這一句是歌曲的高潮部分,音區變高,從弱起改變為強拍進入,并且點題,家!牧場我的家,一定要演唱飽滿,到位,充滿激情。
師生練唱,注意高音區長音的保持,請學生練習吸氣,保持。
【環節意圖】:此環節表現出教師從細節入手,關注課堂生成的教學亮點,能夠發現學生演唱問題并且及時有效解決。唱歌教學中不僅要體現不會到會,也要體現出唱會到唱好,這一過程更加需要教師細致到位的引領與指導。
4、請學生說一說歌曲中的家是怎樣?請你來形容一下吧。
學生回答
師:是一個特別溫馨、可愛的家,不僅有美麗的大自然風光,還有小動物的陪伴,老師想問問大家,歌曲中唱到了:那兒多么歡暢,那兒沒有悲傷,為什么不是“這兒”,要用“那兒”?
學生:感覺我已經不在這個牧場了,是在回憶。
師:此時用“那兒”更加深情,因為是美好的回憶,我們演唱時就要更加動情!
5、演唱歌曲片段,體驗歌曲中回憶在牧場時美好時光的情感。
6、教師播放歌曲配合幻燈片。讓學生視聽結合感受歌曲的情感。
7、集體演唱第一段歌曲。
【環節意圖】:師生互動,逐層深入感受歌曲意境,教師引領學生充分挖掘歌曲的情感內涵,從一個“那兒”引發出歌曲是表達美好的回憶,對曾經的牧場的思念之情。幻燈片視聽結合,學生更加直觀感受到美麗的牧場風光,能夠更加動情演唱歌曲。
活動4【活動】四、聲情并茂,完美展現。評論
師:歌曲第一段的結尾出現了一個音樂記號是什么?
學生:反復記號。
師:是反復跳越記號,誰來說一說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回答。
師總結:由于兩段的結尾略有不同因此演唱第二段歌詞結尾時要跳越過第一房子進入第二房子,大家看跳越的“越”表示越過。好我們來學唱第二段歌詞,大家跟琴試著演唱。
1、跟琴演唱第二段歌詞。
師:歌詞表現了夜晚的牧場,星空多么壯麗,但是還是比不上我的牧場,我們在演唱時還要加上一些自豪感。
2、演唱第二段歌詞。
3、變換演唱形式完整演唱與表現歌曲。
師:第一段我們站姿演唱,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第二段前面請同學領唱,其他同學可以自愿參與表演,此時我們的教室變為了牧場可以想象你就在牧場,你的身邊就有水牛、小鹿、羚羊,你可以坐在地上,可以站著,放松身心,情感投入演唱歌曲。到第二樂段大家再次一起演唱。
學生自由表演,教師也一起走進歌曲,與學生共同體驗。
【環節意圖】:此環節突出體現“情感”這一主線,音樂課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要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才能夠主動去表現美、創造美。教師引領學生層層深入體驗歌曲表現的家意境,感受歌曲表達對家的一份熱愛,最后學生用動情的歌聲,優雅的造型表達出對美好家園的贊美之情。
活動5【講授】總結評論
師:同學們表演的太精彩了!老師把掌聲送給你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美國兒童歌曲《牧場上的家》希望大家喜歡,你們也可以搜集更多的美國歌曲我們一起來學唱。這節課就上到這,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牧場上的家”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小學音樂人音版《牧場上的家》北京小學”,所屬分類為“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小學音樂人音版《牧場上的家》北京小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