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在鐘表店里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第二冊第八課《在鐘表店里》吉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第二冊第八課《在鐘表店里》吉林省 - 農安
在鐘表店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在鐘表店里》是德國作曲家奧爾特(1850--1893)創作的一首形象鮮明的描繪性標題音樂作品。樂曲運用卡通造型性表現手法模擬鐘表店里掛鐘、鬧鐘、懷表等各式鐘表有規律的滴答聲音,使人聯想到修表工在清脆的鐘表聲中愉快工作的情景,偶爾定點報時鳥鐘伸出頭來叫幾聲湊湊熱鬧;有時發條松了,鐘表匠趕忙去上發條;后面還可以聽到八音盒奏起童話般的蘇格蘭古老曲調《蘇格蘭綠色的鐘》,鐘表店越來越熱鬧,最后樂曲在一片形形色色的鐘表聲中結束。樂曲情緒歡快活潑、流暢喜悅,深受小朋友喜愛。
【教材對象分析】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模仿能力和表演的欲望都很強,已經具備了最基本的音樂學習能力,可以模唱旋律。通過聆聽欣賞對音樂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能夠用動作、語言、圖畫等描繪出自己感受到的的音樂形象。只是一年級的學生自制力較弱,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的集中比較短暫,需要老師不斷變換形式,加以引導,才能夠較好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
【教學目標】
情感與價值觀:在欣賞音樂的基礎上能意識到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勤奮
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聆聽音樂,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形象,體驗樂曲輕松愉快
的音樂情緒,引發想象。
知識與技能: 熟悉作品主題旋律,模唱主題旋律,聽辨主題情緒,速度,力度
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并初步了解作品的曲式結構。為旋律編創歌詞,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與記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前律動《時間像小馬車》 2、播放各種鐘聲音樂 。從音樂中你聽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認真地聽一遍,之后可以用語言和動作來描繪一下。 學生回答:大鐘聲,鳥叫聲和鬧鐘聲,加以動作描述。(設計意圖: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 二,分段聆聽
(一)聆聽主題旋律A
1、同學們描繪得太形像了!鐘表的聲音真美妙。有一位德國的作曲家奧爾特,也跟你們一樣特別喜歡鐘表的聲音,他把這些美妙的聲音編成了一首好聽的音樂叫《在鐘表店里》(補充課題),你們想不想聽上一小段?(初聽主題旋律A) 2、在這段音樂當中,你聽到了哪些鐘表的聲音? 生甲:大鐘的聲音。
生乙:布谷鳥報時的聲音。
師:同學們聽得非常好,那布谷鳥報了幾次,大鐘敲了多少下呢? 生:布谷鳥叫了八次,大鐘響了七下。(回答時讓學生用動作模仿)
師:那同學們說的對不對呢?下面再來聽一遍,老師畫圖形譜,我們對照一下。(二聽主題旋律A)
師:根據圖形譜,我們能看出這段樂曲共分幾個樂句?(三個,一個鐘面為一個樂句。)
師:讓學生用手中的樂器試一下,看哪一件更適合模仿大鐘鐘擺的聲音(銅鑼) 3、哪個同學能說一說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是歡快活潑還是優美抒情的?(歡快活潑)
師:好,下面就讓我們以歡快活潑的情緒,參照圖形譜加入我們手中的打擊樂器一起為這段旋律伴奏。(三聽A段)
(設計意圖:熟悉記憶A段主題音樂,體驗A段旋律活潑歡快的音樂情緒,看圖聽音樂,暗示學生A段旋律中的三個樂句,通過聽辨杜鵑報時,大鐘鐘擺,鬧鐘音色及打擊樂器的合樂伴奏,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音樂興趣) (二)聆聽插部B段
1,在這段樂曲中我們能感受到鐘表師傅已經修好了一些大鐘和鳥鐘,下面的這段樂曲他會修什么鐘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呀?(初聽B段,教師合音樂畫圖形譜) 2,誰能說一下鐘表師傅修的什么鐘?(鬧鐘)
3,鬧鐘響過之后,那急劇地催促聲出現了多少次?(12次)是連續的12次還是中間有停頓的12次? 生:是中間有停頓的12次
師:這催促聲是不是像那不停走動的秒針催促鐘表師傅要趕快把這些鬧鐘修好,因為還有別的鐘等待他去修呢! 生:是的。
師:時間是我們的好朋友,每一天它都在催促我們做重要的事,比如及時完成作業,按時吃飯等,我們今天需要做的事能不能等到明天去做呢?(不能)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能白白地浪費!
4,好,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為了表現我們珍惜時間的心,我們聽到催促聲響起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地起立、做下,看誰做得及時而準確!從12點的位置開始順時針依次起立,坐下。那么鬧鐘響起的時候,我們用什么動作表現呢?誰來出出主意?(二聽B段) 生:將手高高舉起搖動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的有意聽覺,并初步感受B段旋律,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用肢體語言模仿鬧鐘的聲音) (三)聆聽主題旋律A’
1,很好,請大家聽聽即將播放的這段音樂,它與前面的哪段音樂很相似?作曲家在這段音樂結尾處做了一個怎樣的處理呢?(初聽A段并畫圖形譜) 生甲:這一段音樂與A段很相似。
生乙:作曲家在結尾處做了漸慢漸弱的處理。
2:教師用動作與語言,強調作曲家在結尾處作出的漸慢漸弱的處理。(二聽A段)
3、同學們,這段音樂與A段音樂是一樣的,表示鐘表走動的“滴答”聲,下面老師為旋律填上歌詞,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鐘表店里真熱鬧,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時間的腳步飛快跑。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鐘表店里真熱鬧, 一分一秒學會珍惜,鐘聲多美妙。
(設計意圖:檢測學生對主題旋律的記憶)
(四)聆聽插部C
1,鬧鐘都修好了,下面該修什么鐘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初聽C段,師隨音樂畫圖形普)
生:有娃娃在上面跳舞的鐘。
2,對,它的名字叫八音鐘,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八音鐘里的小娃娃就會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看!好多喜歡八音鐘的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跳起來了,讓我們也來做一次八音鐘里的小娃娃,比一比,看誰最會合著音樂跳舞,請所有的孩子們到中間來。(二聽C段)
3、同學們跳得太好了!這段音樂的速度和情緒與A,B兩段有什么不同呢? 生甲:速度變慢了。 生乙:情緒優美而抒情。
4、剛剛我看到了幾個孩子跳的太美了,下面我要邀請他們隨著這優美的音樂再為我們表演一次。(三聽C段,配合五次發條聲,逐一假裝為五名孩子上發條)(設計意圖:運用對比,律動感受熟悉C段旋律,并聽辨旋律特點) (五),聆聽主題旋律A”
1,最后一段了,聽一聽這一段又與哪段音樂相似?(初聽A段,教師合樂打拍子,手勢漸強,貼出圖形譜) 生:A段
2,鐘表師傅該下班了,他工作到幾點下的班呢?我們看圖形譜一起討論一下。 (1)大鐘敲了多少次? 生:十一次
師:其余兩種鐘聲分別從什么時候進入?
生甲:大鐘敲響第11次時,杜鵑報時鐘進入。 生乙:杜鵑報時鐘響,第四次時鬧鐘響了。
(2)樂曲在尾聲之前有什么變化?(二聽A段) 生:速度越來越快,力度越來越強。(教師在此處畫出漸強記號) 師:作曲家就是想通過加快速度,加強力度的方法把樂曲推向高潮。
(3)拿起我們的樂器,看著老師弱,強,很強的手勢提示,一起用我們手中的打擊樂伴奏。一定要先坐弱下來,因為只有弱下來了才能更好的表現出強。(三聽A段并注意提示樂器準備進入)
(設計意圖:再次檢測,鞏固學生對主題音樂的記憶,引導學生聽辨音樂尾聲處漸強的處理,并學會看指揮做有強弱層次的打擊樂伴奏) 三,揭示課題并完整聆聽作品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全曲是有幾部分組成?全曲由ABA’CA”五個部分組成,屬于回旋曲式,是德國作曲家奧爾特所作的《在鐘表店里》。讓我們看著圖形譜,完整地聆聽這首樂曲。
(設計意圖:看圖聽音樂,進一步熟悉全曲) 四,總結
老師把鐘表店里的鐘表都帶來了,下面就讓我們扮上鐘表師傅和各樣的鐘表,合著音樂來演一演鐘表店里的故事。(由于時間原因,這個環節省略了)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的潛能,挖掘審美情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