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熊貓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大熊貓》第一課時-甘肅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大熊貓》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內容:
《大熊貓》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介紹大熊貓的文章。文中一共有四個自然段,課文語言淺顯易懂,描寫形象生動。通過介紹大熊貓的可愛外形,小的時候和長大后的不同生活習性,最愛吃什么,以及大熊貓的珍貴和受歡迎,一只可愛的大熊貓形象躍然于紙上,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增強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學生分析:
1.大部分的學生雖然沒有親眼見過大熊貓,但是他們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對大熊貓有一定的熟悉度。
2.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已有初步的認識事物的能力,對一些客觀的生活情景能進行簡單的表述.但是,那些僅僅是一些零碎的,不規范的語言.為了使他們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在課堂上必須要努力創設直觀的教學情景,幫助他們學習,感悟,積累語言。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是我們在新課程實驗中致力尋求的新理念,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至高追求。通過對話,
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的張揚,讓他們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正確情感和態度。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2.能力目標:有感情朗讀全文。
3.情感目標:體會大熊貓的可愛,激發愛護珍稀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大熊貓的可愛,激發保護珍稀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以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擴大課堂容量,拓寬學生的視野。 教法學法:
基于本課教材特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法,變式教學法,動作演示及激勵等
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讀中感悟,實現與文本對話。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說話訓練
訓練句式“我見過的 。” 二、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教師談話導入。
2.播放大熊貓生活片斷,進一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引出課題并板書齊讀。 三、引入情景,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標出自然段序號。 2.學生自讀全文,完成讀文要求。 3. 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4.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教師引言:課文哪個自然段介紹了大熊貓的樣子?誰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讀出熊貓的可愛,讀出自己對熊貓的喜歡。
(2)以評促讀,指導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 (3)完成填空題,梳理第二自然段的課文內容。 (4)積累ABB式的詞語。 5.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觀察圖片,說一說你看到的大熊貓在干什么?
(2)請小朋友自讀課文第3自然段,看看熊貓小時候和長大后的生活習性有什么不同?
(3)指名說說:大熊貓小的時候和長大以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現?教師相機板書 :小(很活潑)大(愛睡覺)
(4)以評促讀,讀出大熊貓的活潑,慵懶,可愛。 (5)熊貓睡醒后,它的行走有什么特點 ?(豐富詞語:扭動,走來走去)
(6)寓學于練,完成句子填空,靈活使用詞語。 6.學習第4自然段.
(1)教師引言:你知道大熊貓最愛吃什么嗎? (竹葉,竹筍)
教師相機板書: 吃: 竹葉,竹筍
(2)播放大熊貓吃竹子的圖片,請學生欣賞熊貓吃竹子的可愛吃態。教師引言:想想,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和表情來朗讀第4自然段。
7.指導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
(1)教師引言:大熊貓非常可愛,而且,只有我們國家擁有.它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稱為"國寶".所以課文第一自然段說“我國有許多珍奇動物,最可愛的就是大熊貓。”
(2)引導學生理解“珍奇”,讓學生想想該用怎樣的語氣和表情來讀這一段。指導朗讀。
8.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總結課堂
依據板書總結課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