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應用廣泛的酸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滬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章《應用廣泛的酸、堿、鹽》本章作業-寧夏 - 銀川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應用廣泛的酸、堿、鹽》本章作業的教學設計目錄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3 1.課標要求………………………………………………………………3 2.教育教學理論…………………………………………………………3 二、教材內容分析……………………………………………………………3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3 2.課標中的地位及摘引……………………………………………………3 三、學習者分析…………………………………………………………………4 四、教學目標……………………………………………………………………4 五、教學重難點…………………………………………………………………4 六、教學策略及研究……………………………………………………………4 七、教學準備…………………………………………………………6 八、媒體資源運用及說明…………………………………………………………6 九、教學流程圖………………………………………………………………6 十、教學過程…………………………………………………………………7 十一、板書設計……………………………………………………………13 十二、教學反思……………………………………………………………14
~ 3 ~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1.課標要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他們在感官的刺激下加深并加強對已學知識的
記憶和運用,注意培養學生在以合作性探究學習的活動中,引導學生在觀察和交流討論中學習化學知識,在知識的形成、相互聯系和應用中養成科學的態度,學習科學的方法。 2.教育教學理論
①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現有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教育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超越發展區從而達到基困難發展區的水平,然后在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本課題的設計始終堅持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出發,依據已知的梯度設計編排。
②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知識在一定情況下,借助外界的刺激和幫助,通過同學之間的協作、交流、利用必要信息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更多的知識。本課題從能引起孩子們身邊的事物為刺激點導入,環環相扣、層層進行知識的累加,使學生達到最后的學習效果。
二、教材內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中的內容,本章作業主要涉及到酸、堿、鹽的知識。之前學生已經對的酸、堿、鹽的概念有了初步認識,并也初步認識了酸、堿、鹽之間的反應,為完成本章作業的學習打下了基礎,但學生剛學完這部分知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對知識的運用如何,都需要從本章作業的學習中得到內化和提升,所以對本章作業的教學內容的設計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2.課標中的地位及摘引
~ 4 ~
三、學習者分析
學生對于酸、堿、鹽這部分教學內容表面上掌握起來并不難,教材中對這一部分的講述也并是不多,且在不同章節也涉及到了相關的知識。學生之前學過碳的氧化物的章節中已經涉及到酸堿指示劑的反應,且也學習了與氫氧化鈣的反應,只是并沒有從物質分類的角度進行概括和總結。在這一章節的學習中,學生更系統的學習了酸、堿、鹽的知識,并對酸和堿的之間的中和反應也進行了學習。
但如何將這些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就成了學生學完新課之后的存在的一大難點,這個難點在整個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也尤為突出,本章作業的教學處理方式將決定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是否能達到最大的程度。
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融合的學習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知識的廣度,且容易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目標及學習目標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六、教學策略及研究
①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符合學生的自身認知發展狀況。
對于《本章作業》這樣的教學內容,按照以往的教學慣例,都是課下由學生完成,課堂上糾正錯誤。但本次教學設計,將本章作業的內容進行劃分,分布在課前、課中、課后的三個環節中,將本章作業的教學和單元復習課的內容、還有知識的提升進行了有機的融合,從而將本章作業的教學內容高
~ 5 ~
質量的完成,同時很好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②整個教學過程既體現了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性,又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課前通過在線測試的方法,讓學生知道了自身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教師也掌握了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教師通過測試結果又繪制了《應用廣泛的酸、堿、鹽知識的思維導圖》,還把這份導圖制成了一份測試卷,同學們從中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
課堂上同學們對自主學習的部分進行交流討論,又通過游戲,合作探究等環節加深和拓展對酸、堿、鹽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教學設計更符合學生接受知識能力的情況,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大大降低學生在學習中的畏難情緒。游戲環節更是使同學們在輕松、愉快課堂學習氣氛中,將這節課的重難點逐個突破。
課后將本章作業的內容與家庭小實驗相結合,讓同學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七、教學準備
本節課采用了講學稿模式的教學,這種學習模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并結合小組合作互助學習的學習模式,所以需要課前需要做大量的教學準備工作。 1.制作并發布在線測試問卷在課前供學生自主學習時使用。
2.給學生布置《應用廣泛的酸、堿、鹽知識的思維導圖》的測試卷的學習任務。
3.制作有關游戲環節的課件。
4.利用camtasia studio軟件將化學版青花瓷截取至1分23秒。
5.編制《應用廣泛的酸、堿、鹽知識的思維導圖》本章作業的學習講學稿。
~ 6 ~
七、媒體資源運用及說明
1.互動課堂和教學助手。
2.希沃EN5白版互動教學軟件。 3.化學版青花瓷精簡版。
八.教學流程圖
~ 7 ~
九、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資源(媒體)
運用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1分鐘)
讓學生讀一篇情書,猜猜看,是“水先生”寫給誰的情書?
有感情地共讀這篇情書,并深刻體會一些知識點。猜出是“水先生”寫給“硫酸小姐”的情書,并記憶其中的內容。
利用教學白板的展示功能。
不但可以考查學生的對硫酸性質的考查,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展示課堂 學習目標
(1分鐘)
展示課堂學習目標。
共讀。
利用思維導圖展示,層次、知識架構清晰。
更直觀且清晰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 8 ~
第一部分
課前在線 測試結果 反饋 (3分鐘)
課前發布在線測
試試題,共15個單選題,2個多選題,滿分100分。 學生參與答題。 利用了在線答題
功能,學生自測之后便可以知道正確率,并且進行錯題分析,同時教師也可以得知學生的薄弱知識點。 此環節有效的將本章作業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了分層次教學。
課堂上對整體答題情況進行反饋。 參與率達到87%
分共四人
對錯誤率超過50%的2道測試題進行分析。
~ 9 ~
第二部分
自主學習
(一)成果反饋 (4分鐘) 教師自制思維導圖,并設計成一份試卷,由學生課前完成
將思維導圖分為四個部分在課堂
上進行進行成果
展示,
學生課前完成導圖試卷。 課堂上進行成果匯報。
利用思維導圖對知識的梳理。 思維導圖更有利于對知識的梳理。
隨機抽取學生不
但有趣味性,而且可以激起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互動助手更能很好的
捕捉到關于學生的每一個瞬間。
展示活動可以給學生展示才能的機會。
利用互動課堂隨機選取學生作答,此功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推作用。
利用互動課堂中教學助手的拍照功能上傳導圖。
思維導圖如下圖
~ 10 ~
第二部分
自主學習 (二)鞏固加深 (8分鐘)
播放化學版的《青花瓷》
觀看視頻后。
利用喀秋莎將化學版青花瓷截取了與本節課相關的1分23秒。 教學白板的播放視頻功能,以及播放過程中拍照截取功能。
選取的視頻與本節課內容的切合度極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歌詞與化學知識設置成自測試卷。
完成以下的學習
任務。
教學助手的隨機
抽取學生的功能、
拍照上傳功能。
計時器的倒計時功能。
歌詞與酸堿鹽知識的緊密結合,同學們做起來興趣極高,且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知識。
(金屬離子相關) 相關知識及化學反應方程式
藍色絮狀的沉淀躍然試管底 ①CuSO4+2NaOH― ↓+Na2SO4 銅離子遇氫氧根 再也不分離 藍色沉淀 當溶液呈金黃色 因為鐵三價 ②Fe2O3+ ― FeCl3+ 淺綠色二價亞鐵把人迷 ③Fe+ ― FeSO4+ (二氧化碳相關) 逸散那二氧化碳
石灰水點綴白色沉淀 ④CO2+ ― ↓ + H2O (酸堿有關)
無色酚酞面對堿 羞澀臉緋紅 無色酚酞遇堿顯 ,遇酸顯
紫色石蕊遇到堿 青藍慢淡出 紫色石蕊遇堿顯 ,遇酸顯 酸堿和鹽溶入水 離子解離開 氫氧化鈉易吸收 潮解,有 性
~ 11 ~
第三部分
游戲部分
(5分鐘)
以男生與女生為為單位進行對抗賽。
競賽一:酸的分類
此環節利用了課堂活動的分類活動而設計。
趣味互動性極強,小組間的競爭讓同學們興奮異常,都為本組出戰的同學加油助威。
競賽二:堿的分類
競賽三:鹽的分類
~ 12 ~
第四部分
合作學習 實驗探究部分 (12分鐘)
請用教師提供的試劑完成下列任務。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小組交流,并動手實驗操作并派小組成員上講臺講解。
隨時拍照、攝錄學生的實驗操作情況,并及時上傳到大屏幕,供同學們回放,共同探討研究。
使學生利用當堂所學的知識當堂就來解決問題,做到活學活用的互動。
任務一:將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三瓶進行無色溶液區分。
完成探究實驗。 任務二:請設計實驗區分兩種白色固體,氫氧化鈣和碳酸鈣粉末。
完成探究實驗。
~ 13 ~
第五部分 歸納總結
(2分鐘)
我們大家共同梳理關于酸、堿、鹽的知識。 個別學生和學生共答完成此項任務。
利用了分類、對比的方法,更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
十、板書設計
第六部分
當堂知識檢測
(4分鐘)
測試題共分為筑基闖關和能力提升等兩部分
學生答題。
白板展示教學量化評價內容
從這些內容中可以表現出學生對這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
對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做到教師和學生對將要進行的工作和學習都做到心中有數。
教學量化評價部分從而了解學生的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確定下節課的教學目標
統計得分情況。 課后作業 布置
~ 14 ~
《應用廣泛的酸、堿、鹽》本章作業
十一、 教學反思
作為一堂處理本章作業的傳統習題課,這節課很大膽的將作業習題分為三部分課前、課中、課后,或者說將作業習題的難易程度進行了區分和轉化,形式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這既是一節習題課、又是一節新課,又有復習課的部分,總之,這種融合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從源頭去學習相關知識,更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創造有新鮮創意的新穎活動,努力吸引每位學生,使學生能在新的情境下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視角審視本課程的內容,讓頭腦中的知識不斷衍生出新內涵,讓能力得到新發展。
利用化學版青花瓷和游戲環節,將此節課的重難點知識結合,這些過程和環節都趣味性都極強,同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又突破了這節課的重難點。
當然,課堂的預設與生成總有矛盾,在課堂中有些環節我尚未處理好。如還有少數學生合作探究的實驗探究認識不到位,那個教學環節中設計方案很多,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沒有更好的展示出來,說明本節課的環節用時方面還是不夠完美,同時我的教學用語不夠簡潔也是浪費課堂有效時間的,這些都是我以后不斷完善的方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