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空氣是由什么組成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_課題2.1.1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_吉林省 - 長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題:2.1.1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課型:新授課 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2)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分一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實驗的操作、觀察、分析、討論,了解空氣的組成。
(2)通過對空氣、氧氣等幾種常見物質的比較,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2)通過人類認識空氣的簡史介紹,使學生認識到進行科學探索,必須具有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二、學情分析
此階段學生對物理里面氣體的壓強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對化學探究實驗分析還不到位;對一些儀器使用、藥品的取用、實驗現象的觀察有了簡單了解,但是對于空氣成分的定量分析以及自行完成實驗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探究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及區分。 難點: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原理及誤差分析。 四、教法 自學匯報、實驗探究、課堂討論、啟發式講解
五、教具 多媒體、酒精燈、集氣瓶、燃燒匙、膠塞、導氣管、橡膠管、彈簧
夾、燒杯、紅磷、水、打火機、濕毛巾、飲料瓶兩個(有孔、無孔)等
六、教學流程
圖片導入人類適宜居住空氣好的地方。
活動一:舉例驗證空氣的存在;感受空氣組成的研究歷史的艱辛。
檢驗自學拉瓦錫的經典實驗成果,并用自己的語言匯報實驗原理和結論
給大家。
活動二:演示實驗儀器及藥品,學生配合講述步驟,“按部就班”完成實驗。
引導觀察燃燒現象,引導“白煙去哪了?”探究出水的作用。 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并觀察水面現象,試著結合實驗步驟講述實驗原理
和結論。(用飲料瓶有孔、無孔吸水幫助學生理解壓強難點) 活動三:自主探究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1.剩余氣體性質。 2.進水量少于1/5原因。
3.深入燃燒的紅磷速度慢、彈簧夾未夾緊會對實驗有何影響。 學生總結實驗成功關鍵。
頭腦風暴:根據提示回答問題能否用木炭和鐵代替紅磷做實驗。
活動五:自學完成空氣的成分以及純凈物和混合物的相關知識。 習題演練
1.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紅磷燃燒后恢復到室溫,打開彈簧夾,發現進入廣口瓶的水超過廣口瓶容積的1/5。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實驗前沒有將彈簧夾夾緊 B、裝置可能漏氣
C、實驗中所取的紅磷過量 D、實驗中所取的紅磷不足
2.想一想: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還有沒有其他裝置?實驗結束后活塞的位置大約在哪里?
3.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
(1) 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會變渾濁【 】 (2) 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 】 4.判斷下列物質那些是純凈物那些是混合物 1.清澈的河水 2.王老吉涼茶 3.氮氣 4.潔凈的空氣 5.液氧 6.“統一”鮮橙多 7.冰水混合物 8.雪碧 9.二氧化碳
混合物是: . 純凈物是: . 六、自主總結
學生按照板書內容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研究實驗,分析實驗,從而掌握實驗探究的真諦! 七、板書設計
2.1.1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一、空氣的組成 拉瓦錫:氮氣 氧氣
19世紀末:氮氣 氧氣 稀有氣體等 二、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原理:紅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實驗現象:紅磷燃燒有黃色火焰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進入到集氣瓶中,約占集氣瓶體積的1/5。 實驗結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三、物質分類
純凈物:只有一種物質組成。
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 八、作業布置
1.課后習題32頁 1.2.3題
2.預習第二課時內容,并搜集有關O2、N2用途及最近三天長春市空氣質量日報。 九、教學反思
演示準備實驗要細致,在實驗室多做幾遍,認真觀察實驗現象,找出脫俗的細節,但是幫助學生理解,與學生共同完成,例如:觀察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中膠管變癟,創設問題,學生猜想實驗現象。
不忙與自行設計課程,多看幾個教學案例,以及書上所有內容(一點都不能忽略),把本節課知識點全部找出,整體把握好之后,穿線,設計出所講述順序(連貫、過渡自然、重點不能太緊湊)實驗設計看好時間,課上不能有空余時間,等待現象這個時候要有探究(例如:白眼去哪了、觀察變癟)。
實驗巧妙設計,無需跟書上一模一樣(手摩擦生熱檢查裝置氣密性、濕毛巾冷卻),實驗中與同學協作很好,但是要強調實驗可能潛在的危險性,學生自行實驗(連接儀器等中考中要考的實驗問題)過程中注意觀察并發現問題,實驗中有取舍(節省時間),做到放手課堂。
對于現象總結注意培養學生準確表達能力,可讓學生先書寫然后再說。并培養學生課堂聽到重點記筆記的好習慣,防止會說個大概不會準確表述類問題。
準備的內容要認真查看,初中有些問題不是絕對性的,是理想化的(紅磷將氧氣全消耗是不對的、剩余氮氣無味要排除掉五氧化二磷的氣味),適當給學生滲透并解釋。
對于探究性問題要預先設計好,不能拿不值得的探究的問題(進水量少于1/5、多余1/5考慮因素太多,中考中會盡量避免。)
對于課前創設情境的作用不只是導入課題,而是爭取能夠貫穿整個課堂上的內容(空氣中水蒸氣的體積分數,可以在說森林里的多還是北京城市里面多提出猜想,然后對空氣體積分數講解時說出沒有水蒸氣的體積分數原因是因為影響因素特別多,書中是干燥空氣的體積分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