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酸堿中和反應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九年級人教版下冊第十單元課題二酸堿中和反應_遼寧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九年級人教版下冊第十單元課題二酸堿中和反應_遼寧省優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認識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中和反應
(2)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1通過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鹽酸的實驗探究,掌握燒杯實驗的操作,強化實驗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識。
(2)通過對反應后溶液酸堿性的探究,培養學生嚴謹實驗的科學態度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和實際應用,加深對中和反應的理解,同時體會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等的密切聯系。
2學情分析
本課題主要包括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酸堿度的測定——pH兩個部分,本節課主要學習中和反應及中和反應的應用。從教材體系來看,中和反應既是對酸和堿化學性質的延續和深化,同時又引出了另一類化合物——鹽,所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又為今后高中學習酸堿中和滴定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礎。
從教育目的來看,中和反應在生活、生產上具有廣泛的應用,研究它更具有現實意義,能更好體現化學走向生活的理念。從研究方法來看,本課題采用實驗探究,然后對實驗進行分析、討論、歸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因此本節課既是本章的重點,也是初中化學的重點之一。
3重點難點
中和反應的理解和應用。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知識回顧
復習石蕊酚酞遇酸堿變色情況及酸堿的定義,為本節課的內容做鋪墊
活動2【導入】引入新課
在腌制皮蛋的過程中生成了堿,所以皮蛋吃起來有澀味,如果我們在吃皮蛋時蘸少量的食醋就能去除皮蛋的澀味。是不是食醋中含有的醋酸和皮蛋中的堿發生了化學反應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單元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活動3【活動】教師演示與學生探究
①取一支試管,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
②用滴管向試管中滴加鹽酸溶液 。
③觀察現象,分析原因。
實驗無現象,師生共同分析原因:可能不反應還可能是反應無現象。
教師進一步指導用給定的試劑怎樣來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并恰好完全反應,小組討論
活動4【活動】實驗探究
探究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結論】
播放酸堿反應的動畫,得出最終結論:
NaOH+HCl = NaCl+H2O
像NaCl這樣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物質,我們稱之為鹽。
活動5【講授】教師設疑
鹽酸與氫氧化鈉能反應,那么其他的酸和堿也能反應么?再舉例:其實其他的酸和堿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如鹽酸和氫氧化鈣,硫酸與氫氧化鈉(學生仿寫化學方
程式) 。
觀察三個生成物在構成上的共同點:都是鹽。
觀察三個反應的共同點:都是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揭示中和反應: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教師板演鹽酸和氫氧化鈣后,學生仿寫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方程式。
師生共同得出中和反應的定義: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活動6【講授】根據概念提出問題
提問:是否有鹽和水生成的化學反應就一定是中和反應呢?你能舉出兩個反例嗎?
舉例Fe2O3+6HCl = 2FeCl3 + 3H2O
CO2+2NaOH=Na2CO3+H2O
設計意圖:兩個反例有利于學生深刻意識中和反應不僅要看生成物,更要看反應物是否符合要求。這也是學生判斷中和反應常出現的錯誤。
活動7【講授】講解中和反應的實質
思考:為什么這些中和反應生成物都有水。
講解:中和反應實質是酸溶液中的H+與堿溶液中OH-結合生成水的過程,即H++OH-=H2O 學生觀看投影,得出溶液中減少的是H+和OH-,增加的是H2O,在教師的講解下得出中和反應的實質。
活動8【活動】學生自主探究完成實驗
【反思與交流】
怎樣證明反應后的溶液是中性還是酸性的呢?
小組討論并設計實驗方案:
1.石蕊試液:變紅為酸性,不變色為中性
2.鋅粒:有氣泡為酸性,無現象為中性
3.碳酸鈉:有氣泡為酸性,無現象為中性
學生利用組內藥品討論后探究反應后溶液的酸堿性。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做實驗探究時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活動9【練習】學生通過自主閱讀進行歸納總結
學生閱讀書61頁并總結出酸堿中和在實際中的應用。
歸納:改變土壤的酸堿性,如經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處理工廠的廢水,如硫酸廠的污水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用于醫藥,如胃酸過多時可服用含氫氧化鋁等堿性物質的藥物;夏天蚊蟲叮咬后可涂氨水、牙膏等堿性物質中和蚊蟲分泌的蟻酸。
活動10【測試】練習
通過幻燈片上的習題,鞏固本節課的內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