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酸堿中和反應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九年級人教版下冊第十單元課題二酸堿中和反應_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九年級人教版下冊第十單元課題二酸堿中和反應_廣東省優課
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要求 1.知識和技能
(1) 知道酸和堿發生的是中和反應,懂得如何判斷酸和堿是否發生了反應。 (2) 知道鹽的水溶液中含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
(3) 了解中和反應在生活中應用的實例(改良酸性土壤、處理硫酸廠污水、治療胃酸過多等),能用化學方程式表
達其中的一些反應原理。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的實驗探究活動——“中和反應”讓學生懂得如何判斷酸和堿是否發生了反應。
(2) 通過認真觀察教科書中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示意圖,對比反應前后溶液中粒子種類的變化,運用類比的方法練
習書寫其他酸和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 列舉相關的生活現象和應用,讓學生學會分析、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 通過“慧學云”軟件中的診斷館讓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診斷和提升,通過“慧學云”軟件中的課堂交互、練功房
等功能,完成小組自主PK和最后全班PK,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慧學云”軟件中的預習和鞏固任務及學習視頻發布,使老師了解學生學習存在問題,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和學生有的放矢的自主學習及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Aiscool軟件進行課堂教學ipad管理和利用課堂問題推出給學生完成,能很清晰知道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并馬上進行解決。由于上課所用軟件都有及時反饋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功能,使課堂教學真正做到了差異教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增強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的興趣。
(2) 感受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3) 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二、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中和反應定義和反應規律,能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并能解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現象和應用。 難點:1.中和反應發生過程中酸堿性的變化
2.鹽的概念形成 3.中和反應配平
4.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的綜合應用
三、教學策略
1.教學程序的設計 本節課的內容十步完成。程序如下:
2.教學內容設計
十五六歲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無法長時間接受枯燥的理論學習。因此我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以實驗、
通
過《慧學云》軟件發布課前預習任務
根據學生預習情況,提出本節課的要解決的任務
教師演示實驗引出中和反應是否發生的問題,
學生實驗解決中和反應是否發生的問題困惑
利用課本圖片的展示從微觀上理解鹽的定義、中和反應的實質及中和反應化學方程式書寫
了解中和反應在生活中應用的實例
通過《
慧
學云
》
軟件學習診斷程序使學生自主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并進行自我完善提高學習,實現了差異教學。
通過《慧學云》軟件PK
程序鞏固新學的知識點,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慧學云》軟件發布復習任務鞏固新學的知識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自我完善提高個性化學習
利用Aischool
軟件的課堂問題推出功能,訓練學生鹽的概念形成及中和反應化學方程式書寫
討論為主,讓學生從中找出規律,從而內化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而且我們學校的學生基礎比較差,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方法未能很好地掌握因此我在設計中注意了生成型和替代型的教學策略的穿插使用。如:在實驗前讓學生對將進行的實驗有疑惑再進行實驗,如此一來讓學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原來的知識能夠與新信息產生聯系,發生相互作用,通過探究活動進行學習。在實驗后由教師對學生的活動進行評價和總結,再進一步深化得出中和反應的規律。這種替代型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交好地集中在預定的學習目標上,提高學習效率。 3.教學表達的設計
為了實現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把教學設計方案轉化為實際教學過程,在引入新課前我創設了一個通過演示實驗的問題情景:酸和堿能發生反應嗎?再讓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不斷地讓學生觀察教科書中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示意圖,對比反應前后溶液中粒子種類的變化,運用類比的方法練習書寫其它酸和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同時也由此圖分析粒子種類的變化得出鹽的概念及中和反應的微觀實質。
4.教學媒體設計
這節課主要利用了化學實驗、教材圖片、計算機輔助、“慧學云”及“Aischool”軟件。實驗探究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得出我們教學目標中的理論,反過來也在這節課中進一步了解到科學是通過假設——設計方案——實驗——得出結論幾個步驟進行探究的。使用計算機模擬中和反應的微觀過程,及圖片激發學生的微觀想象思維,幫助其突破難關,總結規律。 5.教學活動的管理設計
這節課的教學活動主要有學生之間的討論、PK和自主總結回答,還有分組實驗。這樣設計一方面是為了增強 學生動手能力,另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學生探究和協作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 四、教學過程
【引 言】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十單元課題2酸和減的中和反應。我們本節課要完成的學習目標有兩個①中和反應
定義如何理解?②中和反應的應用。
【根據預習提出本節課的要解決的難點】在學習本節課內容之前,我們進行了預習,看了《慧學云》給出的數據,大
家在兩個知識點問題比較大。這兩個問題分別是1.中和實驗原理的實驗過程比較模糊。2.中和反應概念有點模糊,單獨知識點會應用,多幾個知識點就不會應用。我們這節課就解決這幾個難點。
【演示實驗引出問題】教師演示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溶液反應: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再向試管中加入少量
的鹽酸溶液,攪拌。問學生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溶液之間是否反應?
學生觀察分析后,得出結論: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溶液之間沒發生反應。理由:沒有看到實驗現象。
【講 解】從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無法看出NaOH和HCl是否發生了反應。用什么方法可以證明酸和堿之間可以發
生反應?
【閱讀課本實驗10-8】 指導學生注意實驗幾個步驟
【學生分組實驗10-8】學生實驗得出通過指示劑顯色可以知道NaOH和HCl發生了反應。
【設 問】知道NaOH和HCl發生了反應,這個反應到底如何進行的呢?看課本P60圖片10-14 【教師分析P60圖片10-14學生模仿練習鹽的電離式】
NaOH = Na++ OH -HCl = H+
+ Cl-
NaCl = Na++ Cl-
CaCl2 ==
Na2SO4==KNO3 ===
【學生練習后得出鹽的定義】
【再看圖10-14指導學生寫出】 NaOH+HCl===NaCl+H20
其它的酸和堿之間也能發生類似的情況。 【投 影推給學生模仿寫出如下方程式】 Ca(OH)2 + 2HCI=== CaCl2 + 2H20 2NaOH + H2S04 === Na2S04 + 2H20 KOH + HN03 = KN03 + H20
鹽(定義)--------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CaCl2 == Ca2+ + 2 Cl-Na2SO4== 2 Na+ + SO42-KNO3 === K++ NO3-以上物質在水溶液中都能離解出和
,這樣的化合物稱為鹽.
金屬離子酸根離子NaCl === Na++ Cl-
【講評以上學生練習,重點在配平上】
【小 結】 在投影片上通過以上幾條化學方程式,介紹中和反應的概念。 酸 + 堿 = 鹽 + 水 叫中和反應。
【引導學生根據圖片10-14得出中和反應微觀實質】 通過讓學生觀察那些離子反應前后發生了改變,那些離子完全沒
有變化得出中和反應 微觀實質是OH- + H+ = H20
【講評已完成的預習練習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練習】
下列反應是中和反應的是:( )
A.CuO + CO △ Cu + C02
B.Fe203+3H2S04 = Fe2(S04)3 + 3H20
C.H2S04 + 2NaOH = Na2S04 + 2H20 D.C02 + Ca(OH)2 = CaC03↓+ H20
【講 解】 既然我們現在懂得了中和反應的原理了,那么現在我們利用我們 所新掌握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投 影】 中和反應的應用:
1、處理工廠的廢水 H2S04 + Ca(0H)2 = CaS04 + 2H20
2、改變土壤的酸堿性 H2S04 + Ca(0H)2 = CaS04十2H20 3、用于生活
4、用于醫藥 3HCl+Al(0H)3 = A1C13 + 3H20 5、用于軍事
【教師總結】通過本節課的活動,使我們感受到了解溶液的酸堿度、酸和堿之間的中和反應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
會發展有積極作用和重要的意義。
【學生練習】在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中,含有的成分是( )
A氫氧化鈉 B果酸 C 氫氧化鋁 D純堿
【學生自主學習】1.通過《慧學云》軟件中的《慧醫館》對自己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診斷,并通過診斷,針對自己學習
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和提升。實現課堂上的差異學習。老師也能通過軟件系統功能及時了解學生完成情況
2.通過小組相互幫助學習,利用《慧學云》中《課堂交互》PK功能《練功房》等功能,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提高學習興趣,及合作學習能力。
【課堂隨測】利用《慧學云》軟件中的《課堂交互》功能,對全班進行知識檢測,及時了解全班學生學習情況,通過
PK,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板書設計】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一、定義
宏觀:酸 + 堿 = 鹽 + 水 微觀:OH- + H+ = H20 二、中和反應應用
【教學效果】教學效果是全班32人,在這節課中,除6人沒有達到及格,(1人點錯鍵,沒有答題就上傳了)其余人都
合格,并且分數在優良以上。而這個班學生的原來基礎是,小測一般情況都是不到10人過關,上課5-6人睡覺。但用《慧學云》及Aischool進行教學,無人睡覺,學生積極性好,甚至上課就不愿下課,要PK學習!《慧學云》軟件設計能很好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學生學習起來也非常方便,效果及時看得見。教師易操控(本老師是第一次操作上的第一節課),如果這樣的軟件及時進入學校,相信更多的學生會受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