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明朝的對外關系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福建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5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福建省 - 三明市
(2016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第15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
[課程標準]
● 了解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壯舉;知道戚繼光的抗倭斗爭。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了解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的史實;理解鄭和下西洋的意義與戚繼光抗倭的反侵略斗爭性質。
2. 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觀察和分析圖片及史料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⒈ 借助“鄭和下西洋”圖和“戚繼光抗倭形勢”圖,培養左圖右史學習歷
史的好習慣。
⒉ 通過分析鄭和成功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
歸納歷史問題的學習方法。 ⒊ 通過《鄭和下西洋路線圖》、教材和教師提供的圖片以及“相關史事”
等資料,了解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的概況。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⒈ 通過鄭和遠航的盛況所體現的我國古代造船業、航海技術的先進性,增
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學生感受到鄭和下西洋增進我國同亞非各國的友誼,也秉承了漢唐以來海納百川的開放心態,宣傳彼此尊重、和平友好的和諧理念,體會鄭和船隊是和平之師、友好使者。
⒉ 學習鄭和下西洋所體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毅力與勇氣,學
習戚繼光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為己任的強烈愛國精神。借此對學生進行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發現鄭和與戚繼光這二位歷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
[教學難點] 如何通過鄭和下西洋史實的了解,使學生感受到鄭和下西洋不僅促進我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而且宣傳彼此尊重、和平友好的和諧理念,體會到鄭和船隊是和平之師、友好使者。
[教學方法] 講授法、探究討論法、直觀演示法、情境法、理論聯系實際等方法。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查找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創設情境 設疑導入
播放鄭和下西洋相關動畫片視頻,設疑:這組動畫片展示的是我國歷史上的哪一事件?
根據老師的提問回答,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
通過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本課興趣。
2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課堂活動與探究
一、鄭和下西洋 (一)展智慧、示國力—鄭和下西洋的背景和概況 1.借助地圖,掌握明初西洋的范圍。
2.分析摘自《明史.鄭和傳》史料,歸納鄭和下西洋目的。
3.播放視頻并投影《鄭和下西洋路線圖》,指導學生完成鄭和下西洋盛況的表格。
4.想象:在面對充滿未知的茫茫大海,鄭和船隊在下西洋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如果重走西洋路,出發之前,準備帶些什么?
5.展示兩則材料分析歸納鄭和船隊成功遠航的原因。
6.請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簡介鄭和。
7.活動:我是小小指揮官,設計船隊隊形。再與歐洲航海家的活動情況對比。
(二)促交流,傳和平—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1.假設是鄭和隨從,根據《鄭和下西洋紀念郵票》,說說下西洋故事,體現鄭和下西洋宣傳友好和平思想。
2.展示材料,再次體現鄭和下西洋宣傳友好和平思想。
3.投影圖片,了解在今天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以不同形式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
請一學生說出明初的西洋。
根據材料關鍵字詞,歸納目的。
學生根據課本內容,填寫表格,分析得出鄭和下西洋的特點。
學生結合之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描述。
閱讀材料,思考分析。
填寫鄭和個人小檔案。
動手設計船隊隊形并簡單點評。
認真閱讀書本相關內容和觀察郵票,總結鄭和下西洋的影響。
閱讀材料,提煉有效信息。
通過圖片,知道鄭和對中國和世界航海事業的巨大貢獻。
形成歷史時空概念。
抓住材料關鍵字詞,提取信息。
通過此環節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通過情景假設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習主動性,提供施展才華舞臺。
體會明朝強盛;聯系地理知識,掌握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方法。
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自學的能力。
激發興趣,認識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壯舉,增強民族自豪感。
培養讀圖、識圖能力和激發自主探究歷史問題興趣。通過講故事,培養表達能力。
學生感受到鄭和船隊是友好使者
更形象地感知歷史,培養自主探究,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3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課堂活動與探究
二、戚繼光抗倭—平倭患、保家園、捍和平
1.展示小人書過渡。
2.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明確倭寇的含義和明朝中后期,倭寇猖獗的原因。
3.投影童謠,利用地方文獻資料即 《昆山縣倭寇始末》和屠興化城的情況。 4.再次展示童謠并投影《戚繼光抗倭形勢圖》。
5.請學生介紹關于戚繼光抗倭的小故事,展出光餅。
6.結合一組資料,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
7.展示戚繼光的部分詩句和圖片,請學生談談戚繼光有哪些值得后人敬仰的高尚品德?
說說在社會生活中有哪些途徑或方式獲取更多的歷史知識。
閱讀課本,回答相關問題。
學生學會抓住材料關鍵字詞,分析材料,獲取信息。
知道戚繼光領導戚家軍抗倭的主要事跡。
學生介紹故事,明確百姓支持配合的重要性。
討論歸納戚繼光抗倭取得勝利原因。
思考戚繼光有哪些高尚品德,并正確評價戚繼光。
學生明白歷史無處不在,知道通過多種途徑學習歷史知識。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揭露倭寇罪行,了解倭寇給沿海帶來的嚴重危害。
了解戚繼光抗倭的反侵略戰爭,樹立家園情懷。
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語言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方法。
提高學生綜合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課堂小結 投影本課知識網絡,師生共同歸納本課的主要內容。
鞏固所學,學生從
整體上把握本課
內容。
利用框架式對知識歸納,形成系統性知識,利于學生記憶基礎知識。 課堂延伸 討論:學習明朝的對外關系史,給今天社會的發展有何
借鑒或啟示?
以史為鑒,討論:如何才能提高國家在世界的競爭力?
鞏固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情感升華,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本課理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