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畫家筆下的質感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湘美版七年級下冊第3課 畫家筆下的質感_內蒙古 - 包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美術湘美版七年級下冊第3課 畫家筆下的質感_內蒙古 - 包頭
《畫家筆下的質感》教學設計
我所講授的《畫家筆下的質感》是七年級下冊《美術》課本第三課的一個授課內容。課本篇幅很短,需要搜集大量的素材組織成一個完整的授課內容。下面是我這堂課的教學設計。 一、學生特點分析
學習對象為七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色彩理論知識及寫生經驗,但素描基礎薄弱,對色彩的認識比較膚淺。他們知識面比較狹隘,已形成被動接受式的學習習慣,缺乏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要采用多種手段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認識,增強技能。但他們富有朝氣,接受能力很強,所以借用多媒體等手段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升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通過欣賞優秀作品,啟發學生的藝術感,通過對常用靜物質感特點的歸納分析,讓同學們深入認識客觀事物的質感特點,掌握塑造物體質感的色彩規律和表現技法。 (二)能力目標: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掌握色彩寫生的基本規律,加強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提升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通過優秀作品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提高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習慣,用手中的畫筆描繪生活、謳歌生活。
(四)教學重點: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認識理解客觀事物的質感特征,掌握常用靜物質感的表現方法。
(五)教學難點:水粉常用靜物寫生中質感的表現要領及物體的塑造方法。 四、 設計評價
(一)利用多媒體、視頻等網絡技術輔助教學,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的作業和優秀作品,讓學生直觀比較出自己的作業和這些作品的差距,看到自身的不足,引起反思,學生就會對老師講解的內容集中注意力,抓住這一刻立即導入本節課的授課內容,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講授課程內容過程中配以實物照片和寫生效果,讓學生結合老師的講和自己的看,達到分析、比較、認識物體質感特點的目的。這個環節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主動找規律,主動分析認識物體的質感特點。
(三)本節課采用比較分析法、分組討論法、實物與圖片展示法等多種方式展開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能動性。 五、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清點人數。
上周開始進行靜物色彩寫生,同學們的整體畫面效果還不錯。下面選取了幾個同學的作業,我們共同來點評一下。
作業點評:高平平、郭曉杭、張炎、于盼盼、周慧婷、姜嬋等的作業。這個環節會講到同學畫面的表現方法,所以會問到一個問題。2分鐘
請同學們思考這么一個問題:水粉畫常用的表現方法有哪幾種?(1分鐘) 答案:干畫法、濕畫法,薄畫法、厚畫法。
通過作業能看出,我們同學掌握了水粉畫常用的表現方法。畫面大的色彩關系協調整體,具備一定的用色彩塑造形體的能力,色彩關系明確,用筆大膽,不拘小節。掌握了基本的色彩規律和造型方法。
提出問題:下一步我們要追求什么樣的畫面效果?
作品欣賞:選出幾幅質感很強、形象逼真的色彩靜物作品給學生賞析。2分鐘 分組討論:通過我們的作業和這些作品的比較,找出我們的畫存在的不足之處在哪里?我們的畫面和這些作品的差別在哪里?2分鐘 討論的結果:我們的畫面深入刻畫的程度不夠,畫面的空間感、物體的體積感都沒表現充分,
物體的質感表達不明確,形體塑造缺乏表現力。使畫面顯得粗糙,不夠精致。 提出要求:下一步我們就要在深入刻畫上下功夫,要非常明確地交待出物體的質感、真實感。 導入新課
質感:多指某物品的材質、質量帶給人的感覺。 要想表現物體的質感,首先我們要對物體的質感特征有所認識,我把我們常用靜物分成以下幾個類型: 1、器物類 2、透明物體
3、瓜果、蔬菜類: 4、襯布:
下面我會結合圖片逐個對這四類物品的質感特征進行詳細的講解。
1、器物類:通過陶器和瓷器的圖片的展示,分析比較出它們不同的質感特點。 總結
表面結實無明顯光澤的物體。如未漆的木器、石膏制品、粗陶、陳舊鐵器等。
陶器、陳舊鐵器這種表面結實無明顯光澤這類制品的特點:這類物品形體轉折清晰,受光、背光、明暗交界線、反光等層次清楚,固有色明顯,其色彩關系和素描關系主要受光源色和大環境色的反射影像,而較少受周圍小局部物體的折射、反射影響。 展示陶器、陳舊鐵器圖片和色彩寫生效果圖,講解分析。
表面結實光滑,有較強光澤的物體。如:不銹鋼制品、帶釉的瓷器、電鍍金屬面、玻璃制品等。
瓷器、金屬性制品這種表面光潔有較強光澤的物體的特點:這類物體表面光潔,折射強,周圍環境和物體的形和色,都會在這些物體表面形成反射成像。
高光明亮清晰,明顯帶有光源的色彩傾向。不同的面反射不同的物象,暗部反光明確,受環境色影響很大。
展示瓷器、金屬制品的圖片和寫生效果圖,講解分析。 2、透明物體: 如:玻璃、透明塑料、水等
展示玻璃杯、飲料瓶的圖片和寫生效果圖,講解分析透明物體的質感特點。 總結
透明體總會或多或少地減弱其背后的物象的色彩對比和素描對比,越透明無色的物體越能直接地反映出其背景的色彩特征。有色透明體的顏色必然會影響到其背后物象的色彩傾向。 3、瓜果、蔬菜類:展示瓜果蔬菜的圖片和寫生效果圖,講解分析瓜果蔬菜的質感特點。 總結
表面結實有光澤的蔬菜瓜果。如:蘋果、葡萄、西瓜、甜瓜,西紅柿、辣椒、冬瓜、茄子等。 這類蔬菜水果光澤感強,有明顯的高光和明確的反光,受環境色影響較大,色彩關系復雜。 表面結實無明顯光澤的蔬菜瓜果。如:土豆、地瓜、刺黃瓜、梨、杏、毛桃、等。 這類蔬菜水果光澤感較弱,沒有明顯的高光,也沒有明確的反光,受環境色影響較小。 4、襯布:展示襯布的圖片和寫生效果圖,講解分析襯布的質感特點。 總結
一種是棉麻類襯布:吸光性強,沒有明顯的光澤,形體起伏明確、固有色較明顯。 一種是綢緞絲質類襯布:光澤強而很容易受光源和環境的影響,使明暗關系復雜交錯而顯得閃爍生輝,光彩亮麗。
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是這堂課的授課內容,歸納分析了了水粉常用靜物的質感特征。教學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運用照片和寫生效果圖相結合,能夠一目了然,加強質感表現的直觀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中間穿插了單個物體,如:玻璃杯、蘋果的寫生視
頻,讓學生直接觀摩了質感的表現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環節最后通過提問來檢驗學生是否牢固地掌握了講授的知識。26分鐘 優秀作品欣賞
通過欣賞優秀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激發對繪畫的熱愛,明確學習方向。3 播放視頻:兩段 6分鐘 總結
請同學回顧歸納本節課的知識點。自己學到了什么?對自己有什么啟發?
本節課我們掌握了水粉常用靜物的質感特點,在此基礎上,我們能更深入塑造形體,表現質感,使畫面效果更充分。2分鐘 六、布置作業
整理好筆記,對照實物,加深理解認識水粉常用靜物的質感特征。養成觀察周圍客觀事物、分析事物的習慣。
單個物體色彩寫生練習,要深入塑造物體,要求質感明確、具有真實感和藝術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