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畫家筆下的質感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湘美版七年級下冊第3課 畫家筆下的質感_湖南省 - 永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美術湘美版七年級下冊第3課 畫家筆下的質感_湖南省 - 永州
教學目標
1.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關注材質的意識,體驗質感表現與情感主題表達之間的內在關系。
2.知識目標:了解質感這一獨特的視覺語言,嘗試用簡單的制作方法來表現物體的質感。
3.能力目標:激發學生創作欲望,能利用質感表現來表達美術作品主題,嘗試進行主題創作。使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2學情分析
了解質感這一獨特的視覺語言,嘗試用簡單的制作方法來表現物體的質感。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感受不同材質的質感的差異;質感簡單的制作方法;質感表現對美術作品表達主題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驗質感的表現與情感主題表達之間的內在關系。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游戲導入
學生觸摸實物的質感。
活動2【講授】探究階段 什么叫質感?
(一)觀察比較
觀察比較一:牛仔——皮毛——絲綢 觀察比較二:玻璃——巖石——不銹鋼
(二)交流感受
物體 表面肌理、不同質感 感受
皮毛——蓬松、有光澤、柔軟、光滑 溫暖、高貴
絲綢——細膩、有光澤、柔軟、光滑 華麗、典雅
玻璃——堅硬、透明、光滑、能反光 晶瑩、純凈
巖石——堅硬、不透明、粗糙、無光澤 樸實、原始
不銹鋼——緊密、不透明、光滑、能反光 冰冷、現代感
(三)基本概念
質感:指材料表面的紋理、構造組織給人的觸覺和視覺感受。不同的質感能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從而形成不同的心理情緒。
活動3【活動】發展階段
質感在畫家筆下的作用
1.欣賞油畫《根》,(黃土高原的雄厚與蒼茫)。 《根》
提問:這幅畫表現的是什么內容? 以極端的寫實手法、精致入微的形象給人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使人聯想到老人滄桑的臉,又似裸露的大樹之根。這滄桑的風貌不禁讓人聯想到千百年來生息相關的我們的祖先,以及他們歷經的無數苦難和艱辛,從而感受到黃土之下,我們深潛而密布的文化血脈。作品通過刻畫蒼莽雄渾的黃土高坡——中華文明的搖籃,畫家對黃土地地表質感的細膩刻畫,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牽引著觀賞者的思緒激蕩。
2.欣賞邵增虎的油畫作品《任弼時》,(茅草屋、石頭地、發白的軍裝等)。 提問: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點? (都采用了極端寫實的表現手法,肌理和質感等細節表現的非常逼真。)
活動4【練習】練習階段(合作學習)
(一)質感的表現形式
1.用形狀表現質感 2.用線條表現質感
(二)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初步嘗試繪畫出一張富有材料和質感的作品。
(三)作業展評
學生將完成的作業張貼在黑板上,由學生互評、(你最喜歡哪張作品,為什么?),(運用那種方法法和追求表達何種質感?)教師評價。
活動5【活動】教學小結
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同學們留心觀察、細心地體會,還可以利用其它材料進行研究,創造更多更美的質感效果,美化我們的生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