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鳥的生殖和發育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新人教版《生物學》八下第一章第四節鳥的生殖和發育-東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新人教版《生物學》八下第一章第四節鳥的生殖和發育-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
“鳥的生殖和發育”一節的教學設計
本課選自新人教版《生物學》八下第一章第四節。
1 教學指導思想
本實驗教學以《課程標準》倡導的探究性學習為指導思想,結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充分給予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積極為學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臺,而且本節教學通過“布下懸念”、“腦洞大開”、“體驗醋蛋”“終極大猜想”“真相呈現”等環節的巧妙運用,使本節課充滿了設計感,充滿靈動,充滿樂趣。
2實驗教學分析
2.1教學重點:觀察鳥卵的結構,說出相應結構的功能。
教學重點的落實:教師結合課前所拍攝的實際操作照片,指出實驗關鍵步驟,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并請小組上臺展示實驗結果。 2.2教學難點:證明卵殼上有氣孔。
教學難點的突破:通過“腦洞大開”環節:學生對“如何證明卵殼上有氣孔”展開積極討論并展示討論結果。之后,播放一個由生物科代表進行演示實驗的視頻:用注射器往雞蛋內部注入空氣,卵殼上出現很多小液滴,并請學生對此現象作出解釋。由此證明卵殼上有氣孔。
3教學目標
2.1 觀察鳥卵的結構,說出相應結構的功能。 2.2 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4教學準備
新鮮雞蛋、鑷子、培養皿、PPT課件、投影、電腦攝像頭及驅動。
5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視頻導入 布下懸念
教師播放視頻:天鵝破殼 而出。
教師問:天鵝如何生殖? 教師問:到底是鳥卵的哪 個結構最終發育成一只雛鳥、從而破殼而出呢?
學生觀看視頻 學生回答:天鵝是卵生的。 學生思考,帶著問題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以高清精彩的視頻導
入,吸引學生眼球,
并布下懸念,引發學生思考,從而引入課題學習。
實驗1: 觀察雞卵外部結構
教師結合課前所拍攝的實際操作照片,指出實驗關鍵步驟。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實驗
實驗前,學生齊讀實驗步驟。
學生開始分組實驗,進行實
驗操作,并與組員交流雞卵相關學生動手實驗,并與組員交流并到講臺用實物展臺展示,提升
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
2
操作。
結構的作用。
小組派代表用實物展臺展
示雞卵外部結構:卵殼、外殼膜、內殼膜、氣室,并介紹相關結構的功能。
能、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展示匯報的水
平。 腦洞大開: 如何證明氣孔的存在
教師指出:在卵殼上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氣孔,如何證
明氣孔的存在?引發學生“腦洞大開”地討論此問題。 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作出點評。
腦洞大開:學生就此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小組1匯報討論結果:把雞
蛋放入溫水中,看一下有沒有氣泡從卵殼表面冒出來。 小組2匯報討論結果:鴨蛋本來是不咸的,因為把鴨蛋泡在鹽水中,鹽水通過氣孔進入雞蛋內部,使其變成咸鴨蛋。
教師拋出一個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發散思維,并在與組員的交流中激蕩起思維的火花。
播放視頻: 學生的演示實驗: 用注射器往雞蛋里注入空氣
教師與學生一起觀看視頻,并聽取學生的問答。
學生演示實驗:取一個雞蛋,其卵殼表面是干燥的。先用
一根針在卵殼上扎一個小孔,然后取一支新的注射器,吸入一些空氣,把針頭插入剛才扎的小
孔,慢慢往雞蛋里面注入空氣。 學生觀察出現了什么實驗現象并分析原因。
學生回答:在卵殼上出現了很多小液珠。這是因為用注射器往雞蛋內部注入空氣,使其氣壓增大,就把雞蛋內部物質擠了出來,由此出現小液珠。 此實驗可證明卵殼表面有氣孔。
這個環節可讓學生親眼看到實驗現象,感
知實驗的神奇,現場效果非常震撼。在解
釋實驗現象出現的原
因時,學生表現非常積極,氣氛非常熱烈。
體驗醋蛋
教師給每個組分發教師
在課前用醋酸浸泡過的雞蛋,并問:雞蛋發生了什么變化? 教師指出:同學們在家用醋也能浸泡出如此特別的雞蛋,回家可以嘗試一下。
學生拿到發下來的醋蛋,感
到非常新奇,爭先恐后地去摸一下,學生體驗后回答:雞蛋的卵殼消失了,可清晰地看到外殼
膜,而且此時雞蛋變得非常有彈性。
此體驗活動不但將課本知識顯性化、生活
化,而且非常有意思,學生的興趣被點燃,
而教師適時指出學生在家也可嘗試,則把
3
課堂延伸至課外。
實驗2: 觀察雞卵內部結構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實驗操作。
教師小結:由于鳥卵即可
貯存豐富的營養物質供胚胎發育需要,又有卵殼、卵殼膜的保護,能減少水分丟失。這都有利于鳥類在陸地上繁殖后代。
實驗前,學生齊讀實驗步驟。
學生開始分組實驗,并與組員交流雞卵相關結構的作用。 小組派代表用實物展臺展
示雞卵內部結構:卵白、系帶、卵黃膜、卵黃、胚盤,并介紹相關結構的功能。
學生動手實驗,并與組員交流并展示,提升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展示匯報的水
平。
教師小結,帶動學生突破難點。
終極大猜想 真相呈現
教師問:現已觀察了雞蛋的外部結構和內部結構,到底是雞卵的哪個結構發育成一只雛鳥?請說出理由。
真相呈現:教師展示用特殊技術所拍攝的雞卵的胚胎發育照片,證實就是胚盤發育成雛鳥。
終極大猜想:學生積極展開對此問題的討論。
小組匯報:胚盤。因為胚盤
內有細胞核,而細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生物體的發育和遺傳。
終極大猜想環節呼應本節課開始時的懸念,讓學生充當破案
高手,積極投入到揭開謎底的猜想中,并聯系以前所學的知識作為證據支持。之后,教師再展示雞卵胚胎發育照片,起到“真相大白”之效。
播放視頻: 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教師播放一個經過剪輯的關于鳥的生殖和發育的視頻,問:鳥的生殖和發育包括哪些過程。
學生觀看視頻,回答: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
視頻非常生動直觀,學生由視頻中提取有效信息,提升其概括總結能力。
賞詩詞 悟道理
教師出示白居易的《燕詩》節選
教師問:這首詩包含了鳥的生殖和發育的哪些過程?
教師問:從這首詩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學生討論,回答: 小組:“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包含了“求偶、育雛”過程。
小組:“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包含了“筑巢、產卵”過程。
小組:后面三句詩則包含了育雛的過程。
學生交流后回答:育雛是非
本環節讓學生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詩詞中就蘊含著生物學知識,還蘊含著為人處世的道理,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
4
常艱辛的,父母把我們養育多年就更加艱辛,我們平時要多體諒父母、孝順父母。
6 教學反思
本節是一節實驗課,以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為主線,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并始終處于“動腦、動手、動口”的狀態,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把理論聯系實際,聯系生活,聯系個體經驗,把知識“活學活用”,促進了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發展。而對于課堂教學設計而言,本節課以設計一件藝術品的虔誠來進行設計,從而讓這節課充滿設計感,充滿懸念,充滿樂趣,從而實現教師的“樂教”、學生的“樂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