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眼睛和眼鏡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第4節(jié)眼睛和眼鏡-湖北省 - 武漢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眼球的結構,知道眼睛是如何看清楚近處和遠處的物體。
(2)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知道矯正方法。
(3)了解用眼和護眼的常識。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眼睛調節(jié)和近視眼、遠視眼成因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通過實驗對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矯正進行探究,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觀看盲人生活片段培養(yǎng)學生幫殘助殘的優(yōu)良道德品質。
(2)通過小組合作實驗探究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矯正,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3)通過用眼和護眼的討論,強化眼保健意識,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2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具體應用上的進一步深入,旨在通過以凸透鏡成像為出發(fā)點,結合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和不同焦距凸透鏡對光的作用,分析得出晶狀體對光的折光能力,找出眼睛是如何調節(jié)的。進而利用得到的結論分析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探究眼睛的矯正作用。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整合。
3學情分析
學生在七年級生物課中學過了眼球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近視眼和眼鏡等也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且通過本章前面幾節(jié)的學習,對透鏡的理論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把握,對于透鏡在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等方面的應用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本節(jié)課進一步把眼睛看作一架照相機來研究它的成像原理,這要求學生對透鏡知識的把握更具有靈活性和現實性。因此,本節(jié)的學習,會提高學生的知識靈活運用能力和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4重點難點
1、 重點: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2、 難點:探究近視和遠視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5教學用具
教師:眼球模型、自制晶狀體模型 平行光源 厚薄不同的凸透鏡
學生:光具座、蠟燭、光屏、火柴、凸透鏡 近視眼鏡
6教學流程
眼睛的結構與光學原理--------眼睛視物(看遠處和近處物體)的原理---------近視眼成因及其矯正----------遠視眼成因及其矯正
7教學反思
一 教學設計目標
經過幾輪的打磨,這節(jié)課設計意圖清晰明了,教學重難點突破得當,能夠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體驗式學習。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發(fā)展理念。也注重了學科間的滲透,同時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找到了教與學的切入點,把方法的獲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了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適時引導以及合理歸納與總結,將未知知識與隱含的科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領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為主動探究,解決問題,培養(yǎng)科學探究方法技能打下了重要基礎。
二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本節(jié)用六個學生活動串聯起整節(jié)教學:
先用“看一看”來引入,抓住學生的眼球,來引入課題,認識到眼睛的重要性。然后用“比一比”來比較照相機與眼睛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既復習了舊知識,又與新知識產生關聯。
在設計近視與遠視眼時,我用了一個活動“測一測”,讓同學們測視力,從物理角度思考測視力的本質意義,并且準確預設測量近視眼同學的裸視視力,來引出“近視眼成因及矯正”。在這一難點的突破上,我設計了“調一調”的活動,用學生實驗,讓同學們就用自己戴的近視眼鏡來模擬矯正視力,并在這一過程中及時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記錄學生實驗圖片,用于最后展示,體現媒體服務于教學。
由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扎實探究過程,在突破“遠視眼成因及其矯正”的部分,就顯得得心應手。最后用“議一議”環(huán)節(jié),讓同學們根據本節(jié)內容所學的知識結合生活經驗,來交流如何健康用眼。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從經驗走向本質”
三 教學的得與失
整個教學過程中,善于捕捉和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fā)展和挖掘學生的潛能,重視學生理性思維的提高和對舊知識的運用,也適度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并加深了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潛意識和成功的喜悅感。在學生實驗時,由于自己不能顧及到全部小組,這樣有些小組實驗操作不夠規(guī)范。
總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要不斷深入學習新課標;領悟新教法;多制作運用多媒體;多反思教學得失;多關注全體學生,使課堂更具有吸引力。
8教學過程
8.1眼睛和眼鏡
8.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活動一:看一看
要求有一半組的同學閉上眼睛,另一半組的同學欣賞大屏幕上的美圖。看圖的同學不斷被震撼的美圖吸引,發(fā)出驚呼,老師也在一旁渲染氣氛,讓閉眼睛的同學好奇心大增。觀看結束后問剛才閉上眼睛的同學,你們想看看剛才睜著眼睛同學看到的美圖嗎?再次觀看。
活動2【導入】引入新課
由此可見眼睛是人類感知事物的重要器官,我們用眼睛來感知自然之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是我們內心通向世界的窗口。
活動3【講授】提問
問題1:那么眼睛是如何看清到物體的呢?近視和遠視又是如何產生的?人們是如何來矯正它的呢?
活動4【講授】點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眼睛和眼鏡”。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
活動5【講授】二 學習新知
問題2:眼睛是如何看到物體的?
活動6【講授】一 介紹眼球構造
1、出示眼球模型,結合多媒體課件復習眼球的結構。
2、了解眼睛的視物原理: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經過角膜,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晶狀體、玻璃體的折射作用,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我們就看到了物體。
活動7【活動】活動二:比一比
問題3:人眼視物的過程和照相機成像的過程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
(1)眼睛的成像原理與我們曾經學過的什么光學器材很相似?
(2)照相機能夠使遠近不同的物體都能在膠片上成一個清晰的像,靠什么來調節(jié)?
學生總結:調節(jié)物距、像距、焦距
(教師用相機展示鏡頭前伸后縮,及時指導判斷物距、像距的方法)
眼睛也能看到遠近不同的物體,也是這樣調節(jié)的嗎?
(展示動畫片中貓眼球前伸的照片,笑聲中引發(fā)思考)
(3)那么眼睛要通過調節(jié)什么才可能使遠近不同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一個清晰的像?
學生總結:自動調節(jié)晶狀體的焦距,教師補充是睫狀體改變晶狀體的厚薄。
活動8【講授】引導提問
(教師用相機展示鏡頭前伸后縮,及時指導判斷物距、像距的方法)
眼睛也能看到遠近不同的物體,也是這樣調節(jié)的嗎?
(展示動畫片中貓眼球前伸的照片,笑聲中引發(fā)思考)
(3)那么眼睛要通過調節(jié)什么才可能使遠近不同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一個清晰的像?
學生總結:自動調節(jié)晶狀體的焦距,
教師補充:是睫狀體改變晶狀體的厚薄。
活動9【講授】二 眼睛的調節(jié)作用
1、猜想:晶狀體為什么能使遠近不同的物體都能在視網膜上成清晰的像呢?
活動10【講授】演示實驗:厚度不同的凸透鏡折射能力強弱
演示實驗展示:不同厚薄的透鏡對平行光的折射能力不同
知識回顧:(1)薄厚不同的凸透鏡,焦距不同,折光能力也不同。
(2)要想使物體成像時物距不同而像距相同,只能改變凸透鏡的的厚度,進而改變其折光能力。
活動11【講授】演示實驗:模擬晶狀體調節(jié)
用力擠壓自制教具,模擬晶狀體變厚,放松,模擬晶狀體變薄。手相當于睫狀體。認識要讓不同距離的物體都能成像在視網膜上,必須通過調節(jié)晶狀體的薄厚才能實現。
活動12【講授】動畫課件展示
F1ash課件展示:晶狀體的調節(jié)作用,觀察眼睛在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時晶狀體薄厚的變化。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看近處的物體時,晶狀體自動變厚,其折光能力變強;看遠處的物體時,晶狀體自動變薄,其折光能力變弱。眼睛的遠點是無限遠、近點是10cm、明視距離為25cm 。
活動13【講授】 小結
眼睛是純天然、綠色、全自動的變焦距系統。和眼鏡比起來,各種相機都弱爆了,所以要保護好我們的眼睛。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復合人對未知事物的認知過程,先求同,再求異。從學生已經掌握的舊知入手,先達到對眼睛成像的認識,再找眼睛成像與凸透鏡成像的差異,來提高對眼睛成像的更高理解。
活動14【活動】活動三:測一測
現場測量一位近視眼同學的裸眼視力,明確測視力的本質是“測試眼睛對晶狀體調節(jié)能力”
設計意圖:本活動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對剛剛學習的眼睛成像原理知識點加以應用,又可以引出下面視力矯正的內容。
活動15【講授】三 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1.緊接活動三的結論,引出:剛才這位同學對晶狀體調節(jié)能力變弱,會出現什么情況?
近視眼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活動16【活動】2.學生討論
猜想:近視眼是眼睛的哪個部分出現了問題?通過師生討論,排除不可能的想法,最后得出是晶狀體出現問題的結論,進而追問晶狀體可能出現了什么問題?
3、小組討論驗證猜想的實驗方案。
4、師生共同得出結論:近視眼的成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使像成在了視網膜前。
5、猜想近視眼的矯正方法,并說明猜想的依據及如何用實驗驗證。
6、總結矯正近視眼的方法:需配戴凹透鏡。
活動17【活動】活動四:調一調
實驗探究
(1)模擬正常眼睛看物體。
(2)模擬近視眼看遠處的物體。
(3)在物距、像距及透鏡的厚度均不變的情況下,模擬用同學的近視眼鏡矯正視力。
教師先將實驗要求,強調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分組實驗時,教師拍攝照片,并插入幻燈片中。
設計意圖:在理解近視和遠視成因的基礎上,利用實驗器材合作探究近視和遠視的矯正,活動以分工合作為主,幫助學生獲得充分的直觀感性經驗。教師運用多媒體工具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活動18【講授】四 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1.學生回顧老年人看報紙的情景,師生共同分 析遠視眼看遠近不同的景物時有什么不同。
2.學生猜想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3.通過實驗自主探究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4.學生交流探究結果,得出結論:遠視眼的成因是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了視網膜后,需配戴凸透鏡進行矯正。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的教學難點,但有前面對眼睛和照相機的對比分析,對近視眼成因進行了模擬實驗,遠視眼學生分析起來就容易很多,這個難點就可得以突破,通過對比法,歸納法讓同學們了解視力矯正的原因和特點。同時這樣的安排可以提高課堂效率,節(jié)省時間用于后面重點知識的突破。
活動19【活動】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101頁“科學世界”的內容并回答閱讀材料后面的相關問題。
活動20【練習】課堂練習
通常把透鏡焦距的倒數叫做透鏡焦度。用Φ表示,即
Φ=
度數就是鏡片的透鏡焦度乘( )的值。
說明: 凸透鏡(遠視鏡)的度數是( )數
凹透鏡(近視鏡)的度數是( )數
活動21【活動】活動五:議一議
問題:根據眼睛的構造和成像原理分析:為了保護我們的視力,應該注意哪些用眼衛(wèi)生,為什么?
· 不要邊走邊讀,不在行使的車上看書。
· 不要躺在床上閱讀。
· 不要在過強或過弱的光線下閱讀。
· 看書做作業(yè)時盡量與書本保持25cm左右的距離。
· 堅持每天做眼保健操。
· 不要長時間玩游戲。
活動22【講授】課堂小結
學到了什么
一、人眼看物原理
二、人眼看清遠近物體的原理
三、近視眼成因及其矯正
四、遠視眼成因及其矯正
保護我們的眼睛
《眼睛和眼鏡》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2.知道眼鏡是怎樣矯正視力的。
【知識鏈接】
1、凸透鏡對光線有 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 作用。
2、凸透鏡越凸,焦距越 ,對光的 能力越強。
【學習過程】
板塊一:眼睛是如何看到物體的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 ,它把來自物體的光 在
上,形成物體的 像(選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縮小”“實”或“虛”)。
2.眼睛通過睫狀體來改變晶狀體的形狀:
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松,晶狀體比較____(偏折能力比較 ,焦距比較 )。
遠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球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
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比較 (偏折能力比較 ,焦距比較 )。
近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
板塊二:近視眼及其矯正
1.產生近視眼的原因
近視眼的表現:能看清 的物體,看不清 的物體。近視的原因:晶狀體太 ,折光能力太 ,或眼球前后方向太 ,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 。
2.近視眼的矯正:
佩戴 ,使遠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上。
板塊三:遠視眼及其矯正
1.產生遠視眼的原因
遠視眼的表現:能看清 的物體,看不清 的物體。遠視的原因:晶狀體太 ,折光能力太 ,或眼球前后方向太 ,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 。
2.遠視眼的矯正
遠視眼的矯治:佩戴 ,使近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上。
【課堂檢測】
1.關于近視眼及其矯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近視眼只能看清近處物體,看不清遠處物體
B.近視眼成因是晶狀體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長
C.來自遠處物體某點的光還未會聚已到達近視 眼的視網膜.
D.近視眼的矯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個凸透鏡
2.關于遠視眼及其矯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遠視眼只能看清近處物體,看不清遠處物體
B.遠視眼成因是晶狀體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C.來自近處物體某點的光還未會聚已到達遠視眼的視網膜
D.遠視眼的矯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個凸透鏡
3.龍龍爺爺的眼睛是老花眼,爸爸是近視眼。兩人的眼鏡都放在書桌的報紙上,如圖所示。現在爺爺要看一份說明書,龍龍應該把報紙上 側的眼鏡拿給爺爺。(填:“左”或“右”)
4.在探究近視眼視力矯正問題時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模擬眼睛,燒瓶中的著色液體相于玻璃體,燒瓶左側緊靠瓶壁的凸透鏡相當于眼球的晶狀體,右側內壁相當于視網膜。下面的四幅圖是一些同學描繪近視眼矯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達到近視眼矯正目的的是 ( )
5.如圖1所示,甲是小艷利用某透鏡觀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鏡觀察到的課本上“物理”字的像。關于上述兩種情況中所觀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學儀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的像一定是虛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艷的眼睛和透鏡之間
B.甲圖中的像可能是實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鏡之間
C.乙圖中的像一定是虛像,該眼鏡是近視鏡
D.乙圖中的像可能是實像,該眼鏡是老花鏡
7. 如圖 所示,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是眼睛觀
察的物體。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
像變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視眼鏡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
晰像的是
A.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
B.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C.將光屏適當移近凸透鏡或將蠟燭適當移近凸透鏡
D.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