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運動動畫,形狀漸變動畫
所屬欄目:信息技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信息技術》上冊第一單元《運動動畫》《形狀漸變動畫》整合課-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信息技術》上冊第一單元《運動動畫》《形狀漸變動畫》整合課-重慶市六十五中學
《補間動畫的制作》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補間動畫的制作》是根據人教版八年級《信息技術》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運動動畫》和第三課《形狀漸變動畫》進行整合的內容。本節課主要讓學生熟悉掌握補間動畫的制作方法。學好本節課為以后學習Flash動畫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者分析:
教學對象是初中八年級學生,他們對Flash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節課主要采用任務教學法和分組教學法,讓學生帶著任務自主學習,同組學員互相幫助為主,教師指導為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認識逐幀動畫和補間動畫的區別。 2.能熟練掌握補間動畫的制作方法。 3.能區分運動補間動畫和形狀補間動畫。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制作火箭發射過程,合理設計動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會理解任務、接受任務。 (2)培養接受新鮮事物的渴求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補間動畫的制作方法。
難點:運動補間動畫和形狀補間動畫的區別 教學評價:
本課主要采用教師評價和同伴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承認學生的成功,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學會知識,快樂的渡過這一節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入(2分鐘)
1、組織教學 師:上課! 師:同學們好! 2、導入
教師:10月17日我國發生了一件轟動國內外的大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視頻播放《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
師: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我國的航天技術突飛猛進,向世界一次次證實了我國的雄厚國防實力。眾所周知,神舟飛船是由火箭運載發射上空的,在發射前,科學家們先用計算機動畫反復進行模擬試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運用Flash軟件制作火箭發射動畫。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一)閱讀規則,明確任務。
教師:為了完成動畫制作,老師設置了幾個闖關任務,那么我們有請一位同學給大家大聲朗讀闖關規則,其他同學跟著默讀。(幻燈片展示闖關規則) 學生: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任務要求。 (二)分析動畫
教師: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我們先來分析怎樣設計這個動畫? 幻燈片展示問題1:這個動畫的對象有哪些? 學生:火箭和火焰
教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
幻燈片展示問題2:這些對象發生了什么變化? 教師播放幻燈片中火箭的動畫
學生:火箭的位置(物理屬性)發生了改變 教師播放幻燈片中火焰的動畫
學生:火焰的位置和形狀都發生了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動畫,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動畫的制作。 (三)任務驅動,完成動畫。
教師:同學們都明白了怎樣設計動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成闖關任務,請看第一關,同學們大聲朗讀出來。
1. 第一關:自主嘗試(幻燈片展示)
制作要求:(1).打開桌面上學習資料文件夾中“第一關”文件; (2).用逐幀動畫的方法完成火箭發射動畫 (3).時間2分鐘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教師:同學們,完成沒有? 學生:時間太短,不可能完成
教師:你們看一看老師能不能完成?
教師快速地演示用補間動畫方法制作火箭和火焰動畫過程
教師:剛才老師用了補間動畫的方法完成的。它是Flash動畫中最常用的方法,那么我們之前所學的逐幀動畫和補間動畫存在哪些區別呢?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逐幀動畫需要編輯全部的關鍵幀,中間幀有電腦自動生成,因此編輯時間長,生成的文件大;補間動畫只需編輯兩個關鍵幀,因此用時短,生成的文件小。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我故意設計一個學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僅復習了上節課逐幀動畫的知識,同時讓學生知道我們還有另外一種動畫方法,并區分這兩種方法,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
2.第二關:火箭的移動
教師:雖然第一關我們沒有完成,但是我們還找到了另外一種動畫方法,我們試一試用這種方法完成我們后面的闖關任務。
幻燈片展示第二關任務,讓全部學生朗讀任務要求。 制作要求:(1).閱讀教材《制作補間動畫》。
(2).打開第二關文件,在“火箭”圖層的第40幀處插入關鍵幀,改變 火箭的位置,并設置補間動畫。 (3).測試動畫效果。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并提醒學生借助課本、導學案、微課、同學互相幫助、老師幫助這些方法來完成任務。
讓成功完成任務的學生上臺展示他的做法,并引導學生說出補間動畫制作的步驟,教師補充總結并用幻燈片展示補間動畫的制作步驟: (1)設置起始幀 (2)設置結束幀
(3)在兩幀之間進行補間動畫的設置
教師:同學們,你們都掌握了補間動畫的制作方法了嗎? 學生:掌握了
教師:很好,我們再給幾分鐘的時間讓沒完成的小組繼續完成,完成以后再闖一下關,已經完成的小組請看第三關任務要求。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學生,學生互助,交流展示讓學生掌握補間動畫的制作方法,從而突出本節課的重點。
3.第三關:火焰的變化 幻燈片展示任務要求:
(1).在第二關完成的基礎上,在“火焰”圖層的第40幀處插入關鍵幀,并設置補間動畫。
(2).測試動畫效果。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并發現問題,展示學生出現的問題。
教師:為什么大部分同學制作的火焰變化動畫都失敗了?孩子們,讓我們先一起閱讀課本補間動畫,并找出每個段落里面的關鍵詞:實例、組、文本塊、形狀。
教師總結:運動補間動畫(又稱動畫補間)和形狀補間的區別:
(1)適用對象:實例、組件、文本(運動補間動畫)等整體對象,單擊整體對象在它周圍會顯示出藍色邊框;形狀圖形(形狀補間動畫)不會顯示藍色邊框。
(2)動畫效果:位置、大小和旋轉的改變(運動補間動畫);形狀的改變(形狀補間動畫)
(3)在時間軸的體現:運動補間動畫會在兩幀中間顯示淺紫色的背景;形狀補間動畫會在兩幀中間顯示淺綠色。
教師:通過學習,在這個任務我們應該清楚選擇那種補間動畫來完成了吧,我們繼續
教師巡視,等學生完成以后,選擇部分優秀的作品展示,并讓學生評價,教師補充
設計意圖:先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教師的解說掌握形狀補間動畫和運動補間動畫的區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4.課堂總結
教師:今天每組同學表現都很棒,都順利地完成任務,請完成最好的小組談談你今天的收獲。 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 (1)補間動畫的方法
(2)形狀補間和運動補間的區別
設計意圖:鞏固本節課的知識,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5.布置作業:火箭的變向
教師:當火箭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改變方向,讓我們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完成火箭和火焰的變向動畫。
設計意圖: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
“動畫中的圖文處理”導學案
第一關 :自主嘗試
制作要求:1.打開桌面上<<學習資料>>文件夾中的“第一關”文件;
2.在2分鐘內用逐幀動畫的原理制作40幀火箭發射的動畫。
可用方法:1.參考課本46頁,《逐幀動畫的制作》。
2.同組同學相互幫助
3.可觀看微課《微課1》。
第二關 :火箭的移動
制作要求:1.閱讀教材56頁的《制作補間動畫》。
2. 打開<<學習資料>>文件夾中的第二關文件,在“火箭”圖層的第40幀處插入關鍵幀,改變火箭的位置,并設置補間動畫。
3.測試動畫效果。
可用方法:1. 參考課本56頁,制作補間動畫的方法
2. 同組同學相互幫助
3.可觀看微課《微課2》。
第三關 :火焰的變化
制作要求:1. 在第二關完成的基礎上,在“火焰”圖層的第40幀處插入關鍵幀并設置“火焰”圖層的補間動畫。
2.測試動畫效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