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京劇初體驗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京劇初體驗》黑龍江 - 大慶市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 學 設 計
課題名稱:京劇初體驗
學科年級: 八年級音樂
教材版本:
人音版
一、教學內容分析
《京劇初體驗》是人音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京腔昆韻》中針對京劇教學的一節綜合課。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比較熟知的臉譜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京劇表演形式特點的學習中,點撥指導學生完成體驗,模仿等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京劇四大功夫“唱念做打”的各項特點。
體驗是為了感知,探究是為了解惑,這些活動的安排都是以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所學知識為依據,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京劇表演的魅力,使學生愿意學、會學、樂學。
二、教學目標
初二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發展較快,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在結合《新課程標準》 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情感教育三者統一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知識與技能:了解京劇臉譜的基本知識,體驗感知京劇表演形式“唱念做打”的表演特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模仿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京劇學習的興趣,從而去關注京劇。形成尊重、熱愛國粹藝術,
傳承我國深厚文化底蘊的觀念和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指出“培養學生能力、掌握學習方法、從情感教育激發學習熱情,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為原則設立重難點的要求,本節課我設立的重、難點是:
重點:知道不同顏色臉譜所代表的人物性格,體驗、探究京劇四大表演形式的特點。 難點:引導學生在實踐活中深刻體驗京劇表演的巨大魅力,使學生初步對京劇產生興趣,珍
視國粹藝術。
四、學習者特征分析
初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表現力,在通過作品欣賞、教師表演、體驗模仿等方式,更激發了學生對本堂課內容的學習興趣,學生迫不及地的想參與其中,主動學習,這就為本節課打下了心理上的學習基礎,只有讓學生融入課堂、積極參與,才能學好知識,體驗快樂。
3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師創設情境啟發、示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驗模仿、討論合作完成學習成果展示。 新課程注重學生主動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本課在教學設計上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師的引導,使學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感受京劇表演的魅力、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
六、教學評價設計
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評,互評的方式,對各小組的表演給予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發現自身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在展示樹榜樣的教學中,輕松愉快的達到教學目的,真正體現“快樂音樂”的宗旨。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一、興趣導入,走進京劇。 1、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入課題。 (臉畫五色油彩、身穿寬大華服、鑼鼓一響登臺唱、引來無數
喝彩聲。)
2、通過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曲《唱臉譜》進入新課學習,指導學生分析不同顏色的臉譜反映出的人物性格。
1、猜謎語 (京劇)
2、對臉譜顏色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進行白板連線。
創設問題情境,利用臉譜拉近京劇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興趣并了解京劇臉譜的基本知識。
8 分鐘
二、多向互動、共同欣賞。 【教師示范,點撥指導】 京劇根據表演形式的不同,劃分為“唱念做打”四大功夫,教師和學生多項互動,通過共同體驗、模仿的方式,總結京劇表演形式的各項特點。 1、指導欣賞京劇《三岔口》選段: (1)這段表演屬于“唱念做打”中的哪一個功夫?有什么特點? (2)聽出哪些樂器做伴奏? 點撥學生觀察發現“打”的特點
【學生體驗、探究實踐】
1、觀察欣賞、總結概括: (1)辨識出表演形式為“打”,特點:樂器伴奏。 (2)樂器:鑼、鼓、鈸 (3)總結概括: 打--武功 + 樂器伴奏
“打”是京劇表演形式中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部分。因此,我由“打”戲入手,逐步加深學習難度。
4
2、指導欣賞京劇《拾玉鐲》選段:
(1)仔細觀察,誰看懂了?戲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2)請學生模仿現實生活中開門的動作。
(3)教師表演京劇照鏡子、梳頭的動作,學生模仿體驗。 引導學生對比發現“做”的特點。
3、指導欣賞京劇《拾玉鐲》選段:
(1)請學生分角色朗讀臺詞, (2)欣賞原作,教師指導練習模仿,體驗念白的韻律性。 (3)按照韻律行的舞臺表演要求,再請學生在分角色合作表演臺詞,深入感受念白的韻律性特點。
指導學生合作模仿發現“念”的特點。
4、教師演唱京劇《賣水》中報花名選段:
(1)指導學生學習練唱 (2)要求咬字歸韻
清早起來什么(菱花)鏡子照? 梳一個油頭什么(桂花)香? 臉上擦的是什么(桃花)花粉? 口點胭脂是什么(杏花)花紅? (3)師生合作共同表演
指導學生主動練唱,發現“唱”的特點
2、師生互動、體驗感知
(1)辨識出表演形式為“做”,開門,喂雞。 (2)學生表演,通過生活動作和舞臺表演動作的對比,發現“做”的特點。
(3)總結概括:
做--舞蹈性的形體動作+夸張、虛擬。
3、練習模仿、合作分享: (1)學生合作自由朗讀臺詞。
(2)學生合作按照念白韻律性的特點,重新進行臺詞表演,深化理解,明確“念”的特點。 (3)總結概括: 念--說話+韻律性
4、主動參與、學習練唱: (1)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練唱。
(2)與老師合作完成演唱表演。
(3)總結概括: 唱--唱腔+歸韻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猜一猜、對比欣賞,討論分享,合作表演等教學活動,活動難度由淺入深,階梯式遞進,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重點難點,達到分層教學的要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親身體驗京劇表演的巨大魅力。
20 分鐘
5
三、探究實踐,拓展升華。 1、布置任務
以京劇選段《拾玉鐲》中表現“唱、念、做”的表演形式為原
型,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安排具體分工,通過集體合作,完成表演,
2、鼓勵學生自由發揮、積極創作。
可以再原作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自己的理解自由創作
活動小組以自由形式組合而成,兩、三人均可。
3、教師及時給與指導
1、學生討論 2、確定演員分工 3、自主訓練 4、合作完成表演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實踐,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和合作意識。
10 分鐘
四、教師指導、學生自評。
1、教師指導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表演及時的給予支持合肯定。
2、引導學生開展自評,互評的方式,對各小組的表演給予評
價。
3、明確學生努力的方向 對不足之處一個及時糾正
1、學生互評 總結優點,
查找不足, 提高自己的表演、創新能力。
在展示樹榜樣的教學中,輕松愉快的達到教學目的,真正體現“快樂音樂”的宗旨。
2 分鐘 五、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大家較為熟知的臉譜,初步的了解了京劇表演形式的各項特點,感受了京劇表演的魅力,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京劇定會綻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學生聆聽,感悟。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激發及學習動力。
6
八、板書設計
京 劇 初 體 驗
四
打:武打——樂器 大 做:動作——舞蹈 功 念:念白——韻律
夫 唱:唱腔——歸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