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回憶我的母親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回憶我的母親》河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回憶我的母親》河北省級優課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1.在學習之前指導學生閱讀有關朱德生平及朱德母親的事跡,把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課外閱讀結合起來。
2.本文寫的是“回憶我的母親”,這是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話題。盡管時代不同,“母親”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是每一個時代都相通的。所以,教學本文,要適當聯系學生生活,讓學生獲得體驗。
3.文章的語言樸素真摯,但深沉的表達作者對母親的崇敬和懷念,可讓學生討論文章語言的魅力。 一、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對于一些問題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們對于作品內容已經具備了概括、分析的能力,但有些內容理解得不夠全面、客觀。不過,他們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只要給他們機會就會展示出來。因此,多注重課前預習指導,課堂引導得當,他們就會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母親的形象特點。
2.學習通過選取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優秀品質的寫法。
3.感受平實的敘述中所蘊含的作者對母親的深情與敬意,學習母親勤勞儉樸、艱苦奮斗、識大體,顧大局的優秀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1. 抓住文章的主線,即母親“勤勞一生”,通過作者回憶的具體事例,感受母親的品格。 2.理解作者反復提及的“感謝母親”,體會蘊藏在字里行間的對母親的深情。 3.文章在平時的敘述中,也穿插著議論和抒情,理解其含義,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 4.細讀課文,體會作者質樸無華而又飽含深情的語言。 四、教學方法
情境渲染法:教師運用深情的語言創設情境,營造與課文內容想吻合的濃厚的親情氛圍,運用多媒體智慧課堂,展示學生的寫作成果。
合作探究法:用于對人物性格和語言特點的分析。采用四人小組互動形式,鼓勵學生結合閱讀經驗,研討交流,大膽質疑,以感悟作品包蘊的人文內涵。
2
誦讀教學法:課文以質樸、真切的敘述語言再現了一位平凡又偉大的母親形象。全文毫無夸飾之辭,直白,坦誠。引導學生充分閱讀,把握文中的母親形象,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敬愛之情。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解讀課題: 同學讀一讀這首小詩: 小時候
我是你心尖上的一片綠洲 再苦再累的日子
你總喜歡用溫潤的嘴唇貼近 我的額頭 長大后
我是你情海里的一葉夢舟 無論我漂泊多遠多久 手心里都拽不開你的溫柔
后來
我成了你枝頭上那一顆青柚 你總是用血色濯洗我滿身 歲月的塵垢
將希望浸染于生命的春秋 而今
我只是你釀的一杯酒啊 端起來
笑談生活的歡樂和憂愁 獨自品味著思念的香醇 與濃稠
大家猜一猜這是寫給誰的詩?
這首小詩是兒女對母親深情地訴說。詩人但丁說過: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陪伴在母親身邊的日子,是世上最幸福的時光。然而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即使身為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也難以在母親身前盡孝。1944年,抗日戰爭的緊要關頭,母親去世的消息傳來,朱德滿腔悲痛,含淚寫下了這篇《回憶我的母親》,寄托哀思。
解讀文章題目,想一想:
作者為什么不用“我的母親”作題目,而用“回憶我的母親”作標題?
“回憶我的母親”是從母親過去發生過的事中選取典型事例組織成文,“回憶”二字提示我們作者是在緬懷自己的母親。揭示文章體裁是回憶錄。 (二)精讀課文,領悟情感
1、默讀,思考:
3
作者是懷著什么樣的感情展開對母親的回憶的?從文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來? 作者懷著對母親的“愛”展開回憶。從文章開頭段和結尾四段可以看出來。 2、齊讀第1段,思考:
本段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我愛我母親”,奠定全文感情基調。“勤勞一生”是貫穿全文線索,總領全文。 3、指名讀第14,15段,思考:
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母親對我的教育和影響?表達出對母親什么感情? ①教給我與困難做斗爭的經驗;
②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
③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表達對母親的敬愛,懷念,感激之情。 4、老師范讀16,17段,思考:
第16、17段表達了哪幾層意思?抒發了什么感情? ①痛悼母親的離去; ②對母親的高度評價; ③決心盡忠革命事業。 抒發了哀悼,懷念的感情。 文章飽含了作者對母親的哪些情感? “愛”、“敬”、”哀痛”、“緬懷”、“感激”等。 (三)細讀課文,感悟形象 跳讀課文,圈點勾畫:
1、作者回憶了母親哪些往事?
2、這些事例表現了母親怎樣的品質? 學生自由發言。表格總結如下: 母親經歷的事情 母親的品質
“母親是個好勞動” “整日勞碌著” 勤勞儉樸、任勞任怨聰明能干、寬厚仁慈
遭遇退佃、搬家、天災 沒灰心,反感為富不仁者 堅強不屈、愛憎分明
節衣縮食, 送子讀書。
有遠見
4
支持、慰勉“我”參加革命 深明大義 離開土地就不舒服 熱愛勞動 獨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勤儉持家、深明大義 過著勤勞的農婦生活 理解黨的困難,支持革命
85歲高齡仍“不輟勞作” 熱愛勞動
進一步思考:
作者從哪兩個層面寫母親的?
從家庭和社會兩個層面,表現母親平凡中的偉大。 (四)品味語言,質樸深情
作者把對母親的愛融入到對往事的深情回憶中,從文中找一找這 樣的語句,體會樸實、簡潔的敘述中蘊含的深沉情感。 1、母親這樣地整日勞碌著。
2、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 3、母親年老了,但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 ……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推選代表課堂展示品析。 (五)拓展延伸,寫作實踐
小練筆:選取一個典型事例,表現媽媽身上最突出的一個品質,用質樸深情的語言抒發對媽媽的愛。
學生課前練筆,選取優秀作品,利用ipad拍照上傳,進行課堂展示,學生當場點評。 (六)課后鞏固
課下閱讀老舍先生的文章《我的母親》,同課文進行比較閱讀,體會母親形象的不同之處。
板書設計:回憶我的母親 朱德
感謝
報答
敬重
悲哀
緬懷
愛
母親
勤勞一生
深明大義
平凡偉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