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太空一日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七年級下冊語文22課《太空一日》課堂實錄-湖北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太空一日》課堂實錄
學習目標
1、學會瀏覽,把握文章內容,
2、探尋心理,學習英雄精神;
3、展望航天,激發科學興趣。
一、導入:
師:哪位同學看過航天員穿著太空服的照片嗎?
師:那么我想采訪一下你可以嗎?
你對航天員感興趣嗎?我們中國發射過哪些宇宙飛船? 你聽說過楊利偉嗎?
今天老師給你一個機會,讓你模仿一下楊利偉,行不行?
請你驕傲地、自豪地把這段話念一遍,好嗎?來,掌聲鼓勵!
生:我是代表所有中國人,甚至于人類來到了太空。我看到的一切證明了中國航天技術的成功,我認為我的心情一定要表達一下,我拿起了太空筆,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寫上了一句話:“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
師:自豪嗎?讓我們帶著這份自豪,感受航天員楊利偉所寫的《太空一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太空一日》。(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教學過程:
(一)抓住標題瀏覽
關注標題 快速獲取信息
跳著讀
師:這篇文章比較長啊,你們標了自然段嗎?
生:標了,
師:有多少個自然段啊?
生:67個,
師:你們隨意的瀏覽一下看看,發現有什么特點嗎?
生:有小標題,
師:有幾個小標題呢?
生:四個,
師:來我們把小標題一齊念一下:
生: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我看到了什么、神秘的敲擊聲、歸途如此驚心動魄。
師:憑你的直觀感覺,你對哪個小標題最感興趣?
生:我覺得我對第二個小標題——我看到了什么,比較感興趣,我覺得這個部分寫得很全面。
生:我覺得我對第三個小標題——神秘的敲擊聲,比較感興趣,我覺得這個比較有懸念,很有意思
生:我比較喜歡第四個——歸途如此驚心動魄,這個部分不僅航天員覺得驚心動魄,讀者讀起來也覺得驚心動魄。
師:我們可能每個同學感興趣的部分不一樣,龍應臺先生有本書,是《孩子你慢慢來》,我們也慢慢來,好嗎?我們先選一個標題,我們尊重第一位同學——我看了什么,那就請大家安靜地仔細地快速地瀏覽這個部分, 拿筆勾畫出與看見這個詞或者是它的近似詞、同義詞相關的句子。
(生安靜的瀏覽——我看到了什么)
師:瀏覽完這部分的同學請舉手示意一下,大家看書的速度挺快的啊,這個部分的標題是——我看到了什么,我們首先要抓住這個標題,快速地獲取信息,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
(課件顯示:抓住標題瀏覽
關注標題 快速獲取信息)
生:他從飛船上看到地球并非呈現球狀,而只是一段弧。
生:23自然段,我曾俯瞰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脈邊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則呈現一片紅暈,那里有我的戰友和親人。
生:28段,在太空中,我還看到類似棉絮狀的物體從舷窗外飄過,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蓋,聽不到什么聲音,也感覺不到這些東西的任何撞擊。
生:在24段,看到了祖國的各個省份。
生:還有27自然段,即使是大城市,在夜晚看到時也只是淡淡的紅色。
師:老師來說一個,大家看到20自然段,山脈的輪廓,海岸線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狀。
師:同學們,我們圍繞這個標題——我看到了什么,在瀏覽的過程中,所有與看到這個詞有關的詞語、句子,都可以快速地勾畫出來,老師今天推薦一種瀏覽的方式,跳著讀,你扣住標題,然后迅速地找出與標題有關的句子。
(課件顯示:抓住標題瀏覽
關注標題 快速獲取信息
跳著讀 )
師:那么請問,我看到了什么這個小標題所敘述的內容是飛船在哪兒時我看到的東西呢?
生:飛船在太空中飛行時,
師:請大家試著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部分的內容,這樣來概括啊,敘述了飛船在哪兒時,我的所見或者是所聞或者是所感。這個部分主要是所見,我所看到的東西。
師:好,下面哪一位同學試著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部分的主要內容。
生:敘述了飛船在太空中飛行時,我看到地球上的模樣。
生:敘述了飛船在太空中飛行時,我看到了地球上的許多東西和太空中的許多東西,但是卻沒有看到長城。
生:敘述了飛船在太空中時,我到底看到了什么。
師:我們抓了第二個標題我看到了什么瀏覽概括,這篇文章還有三個標題,請大家安靜地把另外三個標題包含的內容瀏覽,并且用一句話扣住標題來概括每個部分的內容。
(生安靜的瀏覽——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神秘的敲擊聲、歸途如此驚心動魄)
師:好,如果你可以概括了,就請舉起你的手。
生:我概括的是第一個標題,在飛船升空的時候,飛船與火箭產生了共振,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師:你概括的非常好,緊緊扣住了標題。
生:我要概括的是第三個標題,飛船在軌道飛行的過程中,我產生了本末倒置的錯覺,并且還聽見了神秘的敲擊聲。
生:最后一個標題,敘述了飛船在歸途中,舷窗出現了裂紋,我覺得驚心動魄。
師:這四個小標題其實暗含著一個順序,你發現了嗎?
生:飛船升空——在太空——在太空——返回的過程
師:這四個小標題的順序可不可以交換位置呢?比如2134、或者4123從記敘文的敘述順序來說,是什么呢?
生:插敘、倒敘。
師:那么位置是可以交換的,那么我們瀏覽呢。是不是也一定要嚴格按照順序從頭看到尾呢?
生:不一定。
師:比如說,我們拿到一本雜志,我們可以先翻一翻它的目錄,如果你看到一個很感興趣的標題,你就會去直接先看這個部分,所以瀏覽是可以——跳著讀的。
師:對的,瀏覽的方式是靈活多樣的!學習的方式也是靈活多樣的!
師:抓住標題去瀏覽,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就像登山的人有了一個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去走,可以少走彎路,節約時間!
(二)抓住關鍵詞瀏覽
關注意外 搜尋關鍵信息
聚焦讀
師:大家通過第一遍瀏覽,能不能準確回答航天英雄楊利偉首飛太空的起飛時間和落地時間?
生:起飛——2003年10月15日9時。
生:落地——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
師:這一天對楊利偉來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對中國航空事業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我們應該記住他!
師:楊利偉在首飛太空的過程中,二十多個小時的時間里,他一分鐘都沒有休息過,你覺得是為什么呢?
生:全國人都在關注他,他非常珍惜這次飛行,他不舍得休息。
生:他的非常敬業,他要把這段時間里的所見所聞全部都記下來,所以他沒有休息。
生:因為這次飛行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意外,他非常緊張。
師:對,意外,在飛行的過程中,這就是意外,請抓住意外這個關鍵詞,再次瀏覽課文,搜尋一下楊利偉遇到了哪些意外?找到意外后,我們聚焦讀,你把那個意外從發生到結束仔細找找,請動筆在文章中勾畫出來,并且告訴老師,好嗎?
(課件顯示:抓住關鍵詞瀏覽
關注意外 搜尋關鍵信息
聚焦讀 )
師:因為文章比較長,段落比較多,發言的時候,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說:請同學們看到哪一個自然段,這是在飛船什么的時候,發生了什么意外。
生: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時,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共振,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這里簡單來說就是:飛船在起飛發過程中發生了共振,這讓我非常痛苦。
生:請大家看到31段,當飛船剛剛進入軌道,處于失重狀態時,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員都會產生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覺。這種錯覺令人難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卻感覺腦袋沖下。如果不消除這種倒懸的錯覺,就會覺得周靜一直在倒著飛,很難受,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空間運動病,影響任務完成。這里可以概括成:在飛船進入軌道時,楊利偉產生了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覺。
生:請大家看到36段,這個聲音是突然出現的,并不一直響,而是一陣一陣的,不管白天黑夜,毫無規律,說不準什么時候就響幾聲。既不是外面傳進來的聲音,也不是飛船里面的聲音,仿佛誰在外面敲飛船的船體。很難準確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當當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頭錘子敲鐵通,咚……咚咚……咚……這個可以概括為:楊利偉在太空中,聽到了多次神秘的敲擊聲。
生:第47段,但隨后發生的情況讓我非常緊張——右邊的舷窗開始出現裂紋。窗外燒得跟煉鋼爐一樣,玻璃窗開始出現裂紋,那種紋路就跟強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種小碎紋一樣,這種細密的碎紋,眼看越來越多……這說明舷窗上的防燒涂層被燒裂,我誤認為舷窗開裂了。
生:請大家看59段,其實最折磨人的就是這個過程了。隨著一聲巨響,你會感到突然減速;引導傘一開,使勁一提,會把人嚇一跳;減速傘一開,又往那邊一拽;主傘開時,又把你拉向另一邊。每次力量都相當重,飛船晃蕩得很厲害,讓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這里是說:在開傘落地時,我感覺到非常害怕。
師:瀏覽就像登山一樣,抓住標題就相當于有了目標,那么抓住了關鍵詞,就像登山的過程中有了一根拐杖,拐杖時時不離手掌,瀏覽時時不忘關鍵。
(三)抓住人物瀏覽
關注心理 捕捉人物精神
探索讀
師: 我們一共找出了五次意外,那么面對意外,楊利偉又怎樣的心理活動和反應舉止呢?面對意外,他憑借什么出色的完成了首發太空的任務呢?
師:請大家抓住人物瀏覽帶著探索、帶著思考再來瀏覽一下文章,并試著在你有所思考有所探索的地方做上旁批。
(屏幕顯示:抓住人物瀏覽
關注心理 捕捉人物精神
探索讀)
師:好,瀏覽完畢的同學請舉手示意一下,
師:下面請大家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把你的智慧和同學的智慧相碰撞,老師期待產生絢爛的火花。
小組合作,完成以下任務:
細讀課文, 請找出文中意外發生時,“我”的心理活動或者反應舉止的句子,請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朗讀,并說說表現了楊利偉的什么精神品質。
生:請大家看到第一個小標題,第九自然段“我幾乎無法承受,覺得自己快不行了。”還有第十自然段,“以為飛船起飛時就是這樣的。”第十一自然段,“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和舒服,如釋千鈞重負,如同一次重生”,這里講的是飛船起飛時發生共振的意外,從這里我們感受到楊利偉不怕犧牲的精神。
師:你說的非常好,請你還看看第十段,“當時,我的頭腦還飛船清醒”,你覺得在意外發生時,他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表現了他的什么精神呢?
生:沉著冷靜
師板書:不怕犧牲 沉著冷靜
生:第三十一自然段,是寫飛船剛剛進入軌道時,楊利偉產生了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覺,再看到三十三自然段,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完全靠意志克服這種錯覺。想象自己在地面訓練的情景,眼睛閉著猛想,不停地想,以給身體一個適應過程。幾十分鐘后,我終于調整過來。這里寫出了楊利偉意志堅強。
師板書:意志堅強
生:請大家看到第三十六自然段,這里突然出現了神秘的敲擊聲,再看到第三十七自然段,鑒于飛船的運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沒有向地面報告這一情況。但自己還是很緊張,因為第一次飛行,生怕哪里出了問題。每當響聲傳來的時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邊聽邊看,試圖找出響聲所在,卻未能發現什么。這里表現了楊利偉認真、仔細和嚴謹的態度。
師:瀏覽并不是囫圇吞棗,看到有感觸的地方,是不是也要反復咀嚼一番?老師覺得這部分里還有直接表現楊利偉的嚴謹的地方,誰來說說看。
生:第三十八段,對航天員最基本的要求是嚴謹,不是當時的聲音,我就不能簽字,所以就讓我反復聽,斷斷續續聽了一年多。
生:我說的這個地方,并不是意外發生時,請大家看到第二十二段,飛船飛行速度比較快,經過某省、某地域乃至中國上空的時間都很短,每一次飛過后,我的內心都期待著下一次。還有,第二十三段,我曾俯瞰我們的首都北京,那里有我的戰友和親人。我覺得這里表現楊利偉的愛國情懷和對戰友親人的牽掛。
師板書:熱愛祖國
師:楊利偉被稱為航天英雄,老師認為他是當之無愧的。一個人只有為國家和民族貢獻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連在一起,才能贏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大化!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太空一日》這篇文章,關鍵詞是什么?——瀏覽!對!我們還是把瀏覽比作登山的過程,抓住標題,就有了目標;抓住關鍵詞,就有了拐杖;那么我們登山除了要到達頂峰,沿途的風景是不是也值得欣賞、品味?瀏覽文章的時候,有了令人感動、產生敬意的地方,是不是也值得欣賞、品味?
三、結束語
航天探索的路程,是沒有止境的,你們聽說過這些人的名字嗎?我們請一個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屏幕顯示 你聽說過他們嗎?
加加林 人類進入太空第一人,蘇聯。
1961年4月12日,乘“東方”1號宇宙飛船。
阿蘭.謝潑德 美國進入太空第一人,美國。
1961年5月5日,乘“水星”號飛船。
阿姆斯特朗人 人類踏上月球第一人,美國。
1969年7月16日,乘阿波羅11號飛船。
楊利偉 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中國,
2003年10月15日,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 )
師:大家可以看屏幕,人類進入太空目前為止只有三個國家:蘇聯、美國、中國,我們中國已經躋身于世界第三!請大家再一齊念出這些名字:
(屏幕顯示 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
景海鵬、劉洋、劉旺、張曉光、
王亞平……
……
也許不久的將來還有一個你!)
師:同學們,少年們,你們是國家的未來,祖國的希望,老師真誠的希望你們有為祖國建功立業的遠大理想和志氣,最后把掌聲送給“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你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