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愛在家人間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題《愛在家人間》煙臺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題《愛在家人間》煙臺港城中學
【教學過程】
師:老師在梳理這些照片的時候,被這一張張幸福洋溢的臉龐深深感染。假如照片會說話,你覺得他們在講述怎樣的故事?今天我們的話題將圍繞“親情之愛”展開,一起來學習第七課第二項目“愛在家人間”。
(設計意圖:課前收集整理能反映學生濃厚親情意味的照片,利用動畫演示軟件制作電子相冊,借鑒央視節目《國家寶藏》和《如果國寶會說話》分別為視頻命名并設問導入,渲染氣氛、調動情緒的同時吸引學生注意力,為接下來的課堂分享和情感體驗做鋪墊。)
二、愛的1.0——我家的親情故事
師:首先請幾位同學分享剛才照片里的親情故事,讓我們共同去品味愛的味道吧!
(生答略)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共同分享親情故事,引導學生體會親情的不同表現形式,感受難以割舍的親情之愛,幫助在理解父愛、母愛天性的基礎上學會換位思考,從而激發學生體諒、感恩父母家人的情感,以真情感人,營造溫情有愛的課堂。)
師:感謝大家的真誠分享!確認過眼神,我們都是幸福的人。那你也很愛自己的家人,對嗎?可是,這個怎么解釋呢?這是不是愛呢?當然是,正因為有愛才會有摩擦。那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這些親子碰撞呢?出示PPT:
三、愛的bug——親子碰撞知多少
師:最近熱播的青少年真人秀節目《少年說》,更是將親子溝通問題公開并放大,引發了全社會對親子關系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一起來看幾個片段。邊看邊觀察:視頻中的親子矛盾集中在哪幾個方面?播放視頻:
視頻內容:
(“喊話父母”):
我們的培訓班什么時候可以少一點?有一個人什么都好,他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我的零花錢到底去哪兒啦?爸爸媽媽,賺錢真的很重要嗎?
(親子對話:)
學生1:我想買的書是漫畫書,不是老師要求的那種必讀圖書;
家長1:你現在已經是一名初二的學生了,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上,以后看漫畫書的時間多的是。
學生1:您是大人,我是小孩,所以對漫畫書的理解肯定不同,你對漫畫書的理解,那就是一個浪費時間的東西;可是對于我來說那是一種學習的放松;
家長1:漫畫書你可以去買,但是要有選擇的去買好吧?
學生1:咱們跑題了,媽媽。你能把壓歲錢還給我嗎?
學生2:我也有自己的隱私,以后能不能不要再看我的微信了?
家長2:微信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平臺,但也會帶來其他的問題,比如……在我們心中你還像一個小學生一樣,我們忽略了你已經長大,媽媽誠懇的接受你的批評;
師: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假如節目組來到我們學校,有機會站在“勇氣臺”上,你會對父母吐槽些什么?為保證節目的代表性和豐富性,全方位反映親子關系中存在的問題,請盡可能不要跟前面同學重復。老師來采訪一下:(生答略)
師:通過剛才對幾位同學的訪談可以看出,渴望獨立與現實依賴之間的矛盾以及代際差異,是造成親子碰撞的主客觀因素。一起來了解下,出示PPT:
師:正可謂“愛之深,責之切;愛之深,憂之重。”那么對于親子碰撞,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怎么看呢?一起來聽,出示PPT,播放語音:
語音內容:
青春期又稱心理斷乳期,實質上是青少年隨著身心成長發育,逐漸從依賴于父母的心理狀態中獨立出來,自己判斷、自己解決所面臨的新問題的時期,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這一時期,親子雙方有些問題存在不一致時,容易出現一些不和諧、緊張甚至敵視的現象,產生親子沖突。作為互動的一種方式,親子沖突體現了個體的發展,也能夠促進父母的改變。但是,過度、頻發的親子沖突,則具有巨大的隱患和消極作用。同學們,矛盾不可避免,而我們往往會把最壞的情緒、最傷人的話留給最親近的人,比如,有一些做法是不可取的,你知道嗎?
師:哪些做法不可取?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設計意圖:從本校親子關系調查數據入手,以《少年說》反映親子溝通問題的片斷為激活點,引發學生情感共鳴,通過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間的矛盾摩擦,引導學生辯證思考碰撞和沖突也是因為愛,教會學生用全面的觀點去觀察分析親情之愛,主動調適逆反心理。以采訪親子碰撞時學生的感受、父母的關注點等問題,同時借用我校專業心理老師的話承上啟下,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親子碰撞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四、愛的2.0——架起溝通的橋梁
師:親情之愛有時候就像電腦的軟件系統,運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漏洞,關鍵看我們如何修復。當然,系統的優化升級離不開有效的溝通,需要父母做出榜樣。你能從剛才節目里別人家父母的回應中理解自己父母的某些做法嗎?節目播出后,有媒體評論說,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款父母,” 你認同嗎?
師:父母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但我們可以試著去接納他們。在這里,老師給大家推薦一個心理游戲:“空椅子藝術”;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體驗“勇氣臺”上的這兩個情境,父母的情感和心理究竟是怎樣的呢?小組合作分別體驗,簡要記錄,最終形成溝通方案并展示。要求:積極思考,主動表達,認真傾聽,時間三分鐘;
(設計意圖:再度挖掘視頻資源,以媒體觀點為載體,引導學生對親子碰撞從感性認識走向理性思考: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我們可以嘗試接納父母的做法,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父母在溝通方面的閃光點。通過心理學游戲“空椅子藝術”幫助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同時,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互助交流中,深刻體驗父母的情感,引導學生觀念上珍惜親情,呵護親情,行動上掌握溝通的正確方法,從而促進自我反思,涵養理性精神。)
師:現實生活中沒有“勇氣臺”,但愛的表達有時候真的需要勇氣。大家的展示非常精彩,點評也很到位。希望我們都能從中有所收獲。幾個溝通要點,一起來體會下:出示PPT
師:親情需要呵護,愛需要學習,我們一生都應該為此而不斷努力。作為獎勵,老師送給大家幾個溝通小錦囊。一起看微課:
(設計意圖:微課利用網絡熱點詞句、豐富的漫畫、視頻資源并配以解說,為學生提供了一系列處理親子關系的策略和技巧。引導學生尋找被平凡和瑣碎掩蓋的愛,用溝通去呵護愛,既是對親子溝通思路的小結和拓展,又是對整節課的情感升華。溝通技巧的可行性、呈現形式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提高課堂效率。)
五、愛的表達:一封家書
師:下一次,人生有多少個下一次呢?趁現在,將你對父母的愛也表達出來吧。你看,父母已經行動起來了呢。
(設計意圖:學生閱讀父母情真意切的信,在舒緩的背景音樂中體味愛、表達愛,這一體驗活動旨在促進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在梳理中反思、在踐行中升華,有利于改善親子關系,共建和諧家庭。)
六、課后作業:
師:給大家推薦三本書,準確的說是三本“家書”。青少年時期的煩惱在本質上都是差不多的,希望大家在看“別人家”的家書的時候,也能獲得啟發和滋養。
本課結語:家是身心寄居之所,愿我們都能以實際行動去打開溝通之門,讓這個家的親情故事有溫度、有氣息、有愛的“味”與“道”。
七、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愛是一切的源泉,是解決一切家庭問題的源動力。簡筆畫的板書設計以“愛”為支撐,以“溝通”為門,取“味”“道”二字一語雙關,形象直觀,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本課所學內容的同時加深印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愛在家人間”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題《愛在家人間》煙臺”,所屬分類為“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題《愛在家人間》煙臺”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