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粗鹽提純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一探究粗鹽提純2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一探究粗鹽提純2教學設計
第一節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探究粗鹽提純2 教學設計
課題:第一節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探究粗鹽提純2 |
授課班級 | 高一3班 | |||||||
課 時 | 1課時 | ||||||||
教 學 目 的 |
知識 與 技能 |
1、知道用什么試劑可以分別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42-,并進一步知道如何選擇試劑。 2、知道除去可溶性雜質時,所加試劑一般要過量,過量的試劑也要在后續實驗中除去。 3、在加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試劑除雜時,知道如何考慮試劑加入的先后順序。 |
|||||||
過程 與 方法 |
通過“除去粗鹽中可溶性雜質實驗方案”的討論,知道除去混合物中雜質的一般思路是:明確所要除去的物質—→分析干擾物質—→排除干擾物質—→加入除雜試劑。當有多種雜質時,要綜合分析確定雜質除去的順序、試劑加入的順序、試劑的用量、試劑過量后的處理等問題。 | ||||||||
情感 態度 價值觀 |
體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樂趣。 | ||||||||
重 點 | BaCl2、Na2CO3、NaOH、HCl四種試劑加入的先后順序的確定 | ||||||||
難 點 | BaCl2、Na2CO3、NaOH、HCl四種試劑加入的先后順序的確定 | ||||||||
教學過程 | |||||||||
教學步驟、內容 | 教學方法、手段、師生活動 | ||||||||
【引入】上一節課,我們已經通過除去粗鹽中的泥沙的實驗,下面請大家回憶在實驗室,我們是如何除去粗鹽中的泥沙的? 【學生回憶】過濾除去難溶性雜質。 【投影】粗鹽中的可溶性雜質去除 【過渡】工業上除去粗鹽中雜質的目的是為了得到純凈或基本純凈的NaCl,比如生產食鹽。那么怎樣才能將含有MgCl2、CaCl2、Na2SO4的NaCl固體中的雜質除去,得到純凈的NaCl? 先講解化學方法除雜質小結 ①不能引入新的雜質;②為了把雜質除盡,所加的試劑要過量;③過量的試劑在后續實驗中必須除去。 除雜的一般方法:雜變純、雜變沉、雜變氣。 【提示】要想除去NaCl中的MgCl2、CaCl2和Na2SO4,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什么? 【學生回答】應該是選試劑。 【設問】大家準備用什么試劑除去MgCl2、CaCl2和Na2SO4。 【學生回答】用NaOH除去 MgCl2;用Na2CO3除去 CaCl2;用BaCl2除去Na2SO4。 (也可能會有學生選Ba(OH)2,既除去 MgCl2、又除去Na2SO4) 【追問】為什么要選上述試劑呢? 【學生回答】因為Mg(OH)2、CaCO3、BaSO4都是難溶性物質。 【投影講解】邊展示,邊分析、講解,示范選擇試劑的思路和方法。 【追問】那么選試劑時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學生回答】①不能引入新的雜質;②為了把雜質除盡,所加的試劑要過量;③過量的試劑在后續實驗中必須除去。 【板書】提純物質A時要注意:①物質A的質量不減;②雜質的量和種類不增加。 分析干擾物質確定試劑加入順序 【設問】怎樣才能除去我們加入的過量的NaOH、Na2CO3、BaCl2? 【學生回答】用Na2CO除去過量的Ba2+;用鹽酸除去過量的NaOH和Na2CO3 【講解】因NaOH溶于水,會產生Na+、OH-,而Na+是NaCl本身就有的,所以NaOH過量,實際上過量的是OH-。同理:Na2CO3過量,實際上過量的是CO32-;BaCl2過量,實際上過量的是Ba2+ 。我們原來要除去的是Mg2+、Ca2+、SO42-,加入除雜試劑后,實際要除去的就是過量的OH-、CO32-、Ba2+。 【設問】通過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一共要用四種試劑來除去MgCl2、CaCl2和Na2SO4等雜質以及過量的試劑 得出順序BaCl2——Na2CO3——NaOH——HCl 形成完整實驗方案 小結:①Na2CO3一定要在BaCl2之后加入。②稀鹽酸一定要最后加入。 【探究】向粗鹽溶液中加入試劑的順序: (1)BaCl2——Na2CO3——NaOH——HCl (2)BaCl2——NaOH——Na2CO3——HCl (3)NaOH——BaCl2——Na2CO3——HCl 教學環節四:鞏固練習,知識遷移 【學生練習】1.除去食鹽溶液中的Ca2+、Mg2+、SO42-等雜質,需加入NaOH、Na2CO3、BaCl2和鹽酸,加入順序正確的是 A NaOH——Na2CO3——BaCl2——HCl B Na2CO3——BaCl2——HCl——NaOH C BaCl2——HCl——NaOH——Na2CO3 D NaOH——BaCl2——Na2CO3——HCl 2.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項操作①過濾;②加過量NaOH溶液;③加適量鹽酸;④加過量Na2CO3溶液;⑤加過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順序中最合適的是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③① 3.為了除去氯化鉀中含有的少量硫酸鎂的氯化鈣雜質,需進行下列六項操作,先后次序正確的是: ①加水溶解 ②加熱蒸發得到晶體 ③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 ④加入適量的鹽酸 ⑤加入過量碳酸鉀和氫氧化鉀 ⑥過濾 A ①④③⑤⑥② B ①⑤③④⑥② C ①③④⑥⑤② D ①③⑤⑥④② (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感悟? 1、除去粗鹽中可溶性雜質(Ca2+、Mg2+、SO42-)時,加入試劑的順序: ①Na2CO3一定要在BaCl2之后加入。 ②稀鹽酸一定要最后加入。 ③過濾要在加入鹽酸之前。 2、提純物質(A)時要注意: (1)物質(A)的質量不減少。 (2)雜質的量及雜質的種類不增加。 |
學生回憶并回答 學生分析除雜原理 學生作回答 學生得出除雜順序 學生探究其他除雜順序 學生鞏固練習 由學生得出結論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