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氧化還原反應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 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 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第一課時)
《氧化還原反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1 【設計理念】
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理念,其中探究學習是深化學習內容,豐富、提煉學習成果的有效途徑。
在設計該課時我采取了問題設計,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使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由淺入深,由表象到實質的得以探究。
問題式課堂引導是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深化探究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設計富有驅動性、環環相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歸納,并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微觀過程,化抽象為形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將學生的認識引向深入。此過程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思維主線的教學原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使終處于主動探索知識,積極思考的主動學習狀態中,使學生能夠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解決問題,同時,強化了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體驗了科學探究成功的喜悅,以及伴隨這一過程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 【教材分析】
《氧化還原反應》安排在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中的第三節,承前啟后,意義重大。本節在復習了初中的基本反應類型及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重要知識的基礎上,并以此為鋪墊展開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較深層次的學習,還將是今后聯系元素化合物知識及電化學知識的重要紐帶,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學生對本節教材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其以后對化學的學習。同時氧化和還原的對立統一關系,又是系統規律在自然現象中的體現,對于構建學生正確的科學觀和世界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節內容分兩部分,第一是介紹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 【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
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分類思想,掌握了一些化學反應分類的知識(初中四個基本類型的分類法、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分類方法、離子反應),會由具體的反應理解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并沒認識到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特征;學習了化合價,理解了化合價的變化,但并沒有了解化合價變化的實質以及化合價的變化與得失電子之間的關系。 2、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
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已基本建立了探究規律的思維和方法; 3、非認知因素分析:
學生在初中化學一年的學習中只對化學知識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高一的學生思維較活躍,對未知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備了探究本節內容的心理基礎。
【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結合新課標基本理念,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
(1)能從化合價的變化角度認識并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2)通過對典型化學反應的分析,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培養學生建立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的認識問題的科學方法; (2)通過對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這一矛盾體的學習,具有能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對立統一的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從不同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科學的態度、勇于探索的品質學習化學;
(2)通過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3)通過合作交流學會在思考分析過程中傾聽他人意見,相互啟發,體會合作交流的重要與快樂。
【教學重點】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來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確立依據:根據教材的地位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化合價升降是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依據;從電子轉移的觀點來理解氧化還原反應是從實質認識事物,從現象到本質是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也是后續學習的方法指導。
重點突出:通過問題設計,思考交流,分析講解,ppt動畫的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突出重點。
【教學難點】用電子轉移的觀點分析氧化還原反應。
確立依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并沒認識到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特征;學習了化合價,理解了化合價的變化,但并沒有了解化合價變化的實質以及化合價的變化與得失電子之間的關系。從微觀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比較抽象。
難點突破:通過分組合作,教學設問來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通過ppt動畫化抽象為具體,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水到渠成,突破難點。 【教學方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合作交流、理論探究法、問題引導法、分析推理法和比較歸納法等教學方法相結合,尤其是采用“討論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具體思路:發現問題 ----合作交流---- 歸納總結----習題鞏固。 【教學用具】 1、多媒體投影儀 2、學案
通過預設學案使學生對本節知識體系及學習目標有所認識,提綱挈領,恰當地配合了課堂教學,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課后復習鞏固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可能情況及 應對措施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復習分類法,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導入課題。 問題一:(ppt)
請同學們每人列舉一個氧化反應和一個還原反應的實例(用方
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新課,從得失氧角度認識氧化還原為后面的深入討論做好鋪墊。
程式表示),討論:
1.這類化學反應的分類標準; 2.在同一個反應中,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3.從得氧、失氧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氧化反應? 什么是還原反應?什么是氧化還原反應?
學生活動:書寫方程式,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承前啟后引發進一步思考(從化合價升降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更深一步思考。 問題二:1.標出你所寫的兩個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討論氧化還原反應與化合價升降的關系; 2.從化合價升降角度認識: 什么是氧化反應?什么是還原反應? 什么是氧化還原反應?
學生活動:分析自己所寫的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降規律,討論并回答問題。
一部分學生對化合價已有遺忘,教師應及時提醒 從化合價這一特征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為后續深入本質做好鋪墊;
培養學生建立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的認識問題的科學方法;
深入本質,從電子轉移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教師活動:以NaCl和HCl的形成過程為例,結合ppt動畫,分析化合價變化的實質以及化合價的變化與得失電子之間的關系。 問題三:根據以上分析,從電子轉移的角度總結:什么是氧化反應?什么是還原反應?什么是氧化還原反應?
學生活動:傾聽,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生會將得失、偏移(偏離、偏向)等概念混淆,教師應及時板書以示提示。
從電子轉移的觀點來理解氧化還原反應是從實質認識事物,從現象到本質是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也是后續學習的方法指導。
實戰練習,歸納總結,鞏固加深。(判斷氧化還原反應,歸納氧化還原與四大基本類型的關系) 教師活動:學案,ppt九個化學方程式,及問題引導學生討論; 問題:1. 判斷下列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2.從基本類型(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的角度,如何分類?3.總結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個基本類型的關系。 學生活動:判斷、討論、思考、回答。
一部分學生對化合價已有遺忘,教師應及時提醒。
知識的應用,教學的檢測,使化學反應的不同分類方法相互關聯,回歸交叉分類法;
培養學生對比歸納總結的能力。
小結課堂
教師活動:小結課堂
學生活動:思考,傾聽,回顧
承前啟后,為結束課堂做準備
課堂練習 鞏固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完成學案上的兩道習題。
檢測知識、鞏固成果 設計懸念, 結束課堂, 引發課后思考
教師活動:展示ppt
1.常見的那些物質之間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2.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產、生活有哪些應用?我們如何運用我們所學的氧化還原知識更好的服務社會?
學生活動:思考,預備課后預習。
書寫化學方程式出現各種不規范寫法,包括未寫反應條件,未配平或不遵循客觀事實等情況。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學生自行解決。
設計懸念,激發探究興趣,結束課堂,引發課后思考,為下節課的探究埋好伏筆。
附: 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第一課時)學案 一、思考與交流
1、請同學們每人列舉一個氧化反應和一個還原反應的實例(用方程式表示) 2、請同學們對下列幾個化學反應分類? ①C + O2 === CO2
②CaO+H2O==Ca(OH)2
③CaCO3 === CaO+CO2 ↑ ④2KClO3 ==== 2KCl+3O2 ↑
⑤Fe+H2SO4=FeSO4+H2 ↑ ⑥CuO+H2 == Cu+H2O ⑦NaOH+HCl=H2O+NaCl
⑧Na2CO3+CaCl2==2NaCl+CaCO3↓ ⑨Fe2O3+3CO ===2 Fe+3CO2
二、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
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得氧、失氧的角度 化合價升降的角度 電子轉移(得失或偏
移)的角度
三、學與問
請同學們結合“思考與交流”中的化學反應,歸納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 四、練習
1.下列反應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
A.Cu(OH)2△CuO+H2O↑ B.Na2O+H2O=2NaOH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4HNO3(濃)△4NO2↑+O2↑+2H2O 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物質是氧化反應。 B.有氧元素參加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C.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的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D.氧化還原反應中一定有電子的得失。
《氧化還原反應》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采取了問題設計,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使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由淺入深,由表象到實質的得以探究。學生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亮點1:問題引領----使整個課堂充滿了思考的氛圍,學生懷著對知識的好奇和急于了解新事物的熱情,積極思考,踴躍回答,課堂氣氛良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使終處于主動探索知識,積極思考的主動學習狀態中,使學生能夠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解決問題,同時,強化了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體驗了科學探究成功的喜悅,以及伴隨這一過程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 亮點:2: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使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更加透徹,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詮釋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使學生體驗了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亮點3:學生自評互評,建立科學的評價方法。通過學生自評和互評,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對比不同實驗方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建立了學生正確的評價方法,使學生能全員、全過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 當然,由于學生層次不齊,加之自身對新課程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例如有些學生在標化合價時,由于知識的遺忘和課堂時間關系沒來得及標完,使他們還存在對本節知識的理解還不夠透徹等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加以重視和改進。
總體來說,這節課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學效果顯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