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化學反應的,熱效應,蓋斯定律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四第一章1、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蓋斯定律的應用-海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選修四第一章1、化學反應的熱效應-海南省國興中學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第三課時 蓋斯定律的應用
一、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理解蓋斯定律的內涵;②能運用蓋斯定律進行簡單的反應熱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化學史情境,初步學會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思維和方法;②從途徑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論證蓋斯定律,培養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的核心素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體驗科學家發現科學知識的一般過程,完善“能量守恒觀”,逐步構建“科學本質觀”;②學習科學家敢于質疑,不輕易放棄,勇于創新和探索的科學精神; ③通過蓋斯定律的應用,逐步構建“化學價值觀”。 2.教學重難點
本節的教學重點為蓋斯定律的內涵,教學難點為蓋斯定律的應用。 二、合作預習 (一)(溫故而知新)請說出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代表的意義:
(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1
(2)CO(g)+12O2(g)===CO2(g) ΔH2=-283.0 kJ·mol-
1
(二)(新課預習)理解蓋斯定律的內涵 1.什么是蓋斯定律(需要背)?
2.從生活實例模型論證蓋斯定律:無論采用哪種途徑從山下到山頂,海拔高度有什么關系?
3.從能量守恒模型論證蓋斯定律
ΔH2
(1)ΔH1與ΔH2有什么關系?符號呢?
(2)從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角度分析,為什么ΔH1+ΔH2=0? (3)若體系從始態S經過若干步反應變化到終態L如下圖,其反應熱之間有什么關系?
ΔH1
2
三、講授新課
運用蓋斯定律進行化學反應熱的計算方法 (1)框圖法即虛擬路徑法
(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1
(2)CO(g)+12O2(g)===CO2(g) ΔH2=-283.0 kJ·mol-1
若C(s)+1
2O2(g)===CO(g)的反應熱為ΔH,求ΔH。
(2)加合法。 具體步驟如下:
①若目標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中某物質只與一個已知熱化學方程式共有,則選擇此物質為參照物,以此參照物在目標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的位置及計量數確定已知熱化學方程式的計量數、ΔH的改變量。若目標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中某物質在多個已知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出現,則在計算確定ΔH時,該物質暫時不考慮作為參照物。
②將參照物在已知熱化學反應中的計量數調整為與目標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相同,位置方向也調整至相同,ΔH的數據和符號也作相對應變化。 ③一個已知的熱化學方程式只作一次調整。
④經過上述三個步驟處理后仍然出現與目標方程式無關的物質,再通過調用剩余的已知方程式,消除無關的物質。
⑤將焓變代入,求出特定目標方程式的反應熱或按題目要求書寫目標熱化學方程式。 為方便記憶,總結順口溜如下:
找唯一、調系數、定方向、定ΔH、消無關、做運算。 四、合作運用 1.已知熱化學方程式:
(1)H2(g) + 1/2 O2( g) = H2O(g) △H1=-241.8 kJ/mol (2)2H2(g) + O2(g)= 2H2O(l) △H2=-571.6 kJ/mol 求 H2O(g) == H2O(l) △H
2. 已知下列反應的反應熱為
(1)CH3COOH(l) + 2O2(g) = 2CO2(g) + 2H2O(l) △H1 = -870.3kJ/mol (2)C(s) + O2(g) = CO2(g) △H2 = -393.5kJ/mol (3)H2(g) + 1/2 O2(g) = H2O(l) △H3 = -285.8kJ/mol 試計算下述反應的反應熱:
2C(s) +2H2(g) + O2(g) = CH3COOH(l)
3.工業制氫氣的一個重要反應是:CO(g) + H2O(g) = CO2(g) + H2(g) 已知在25℃時: (1)C(石墨) + 1/2 O2(g) = CO(g) △H1 = -111 kJ/mol
3
(2)H2(g) + 1/2 O2(g) = H2O(g) △H2 = -242 kJ/mol (3)C(石墨) + O2(g) = CO2(g) △H3 = -394 kJ/mol
試計算25℃時一氧化碳與水作用轉化為氫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反應熱。 4. 在1 200 ℃時,天然氣脫硫工藝中會發生下列反應:
①H2S(g)+3
2O2(g)===SO2(g)+H2O(g) ΔH1
②2H2S(g)+SO2(g)===3
2S2(g)+2H2O(g) ΔH2
③H2S(g)+1
2
O2(g)===S(g)+H2O(g) ΔH3
2S(g)===S2(g) ΔH4,則ΔH4的正確表達式為( )
A. ΔH4=23(ΔH1+ΔH2-3ΔH3) B.ΔH4=2
3
(3ΔH3-ΔH1-ΔH2)
C. ΔH4=32(ΔH1+ΔH2-3ΔH3) D. ΔH4=3
2(ΔH1-ΔH2-3ΔH3)
5. 物質A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一系列轉化,由圖判斷下列關系錯誤的是( ) A.A→F,ΔH=-ΔH6
B.ΔH1+ΔH2+ΔH3+ΔH4+ΔH5+ΔH6=1 C.C→F,|ΔH|=|ΔH1+ΔH2+ΔH6| 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
五、當堂作業 1、2、3、10、11
六、下節課預習內容 學習反應熱的其他方法 課外拓展:蓋斯簡介
蓋斯,瑞士化學家,1802年8月8日生于瑞士日內瓦市一個畫家家庭,三歲時隨父親定居俄國莫斯科,因而在俄國上學和工作。1825年畢業于多爾帕特大學醫學系,并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826年棄醫專攻化學,并到瑞典斯德哥爾摩柏濟力阿斯實驗室專修化學,從此與柏濟力阿斯結成了深厚的友誼。回國后到烏拉爾做地質調查和勘探工作,后又到伊爾庫茨克研究礦物。1828年由于在化學上的卓越貢獻被選為圣彼得堡科學院院士,旋即被聘為圣彼得堡工藝學院理論化學教授兼中央師范學院和礦業學院教授。
蓋斯早年從事分析化學的研究,曾對巴庫附近的礦物和天然氣進行分析,作出了一定成績,之后還曾發現蔗糖可氧化成糖二酸。1830年專門從事化學熱效應測定方法的改進,曾改進拉瓦錫和拉普拉斯的冰量熱計,從而較準確地測定了化學反應中的熱量。1840年經過許多次實驗,他總結出一條規律:在任何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熱量,不論該反應是一步完成的還是分步進行的,其總熱量變化是相同的。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蓋斯定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