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版高一歷史第五專題第一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河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民版高一歷史第五專題第一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河北省 - 邢臺
新中國初期外交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歷史必修一專題五第一節 新中國初期外交 教學班級 高一25班
學情分析 該班學生為基礎班,基礎較低,故采用啟發探究式方法
教學理念 由淺到深,循序漸進,通過提問與參與實現學生對外交知識的了解和理解 教學目標 了解初期外交基本史實,理解外交方針和活動的背景和影響 教學重點 理解三大方針的背景和兩次國際會議的影響 教學難點 三大方針的背景和影響 教具 幻燈片、黑板
導入: (幻燈片展示一系列關于合作的語錄)由學生日常矛盾處理方式引出人際關系中合作的重要性,再由人際關系延伸至國際關系。強調合作則互利,互利則共贏。
第二步:(幻燈片展示標題“新中國初期外交”)分割式分析標題。
首先,分析新中國的內外環境,得出結論:新中國國內政治經濟軍事落后,國外美蘇冷戰逐漸形成,概括為“內窮外冷”。
其次,點明初期是指1949年至50年代中期。
再次,分析外交的含義、本質、因素、影響等基本理論知識,為更好的學習本專題奠定基礎。 第三步:(幻燈片逐一展示三大方針及中蘇建交)探討式分析三大方針及中蘇建交。
首先,讓學生陳述“另起爐灶”含義,然后通過質疑式提問并總結其原因、影響,并概括為“舊債不償”。
原因:舊約本身不合理;舊約中僅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就欠債近12億兩白銀,債務負擔極重,承認舊約無法發展。
影響:另起爐灶讓新中國無債一身輕,有利于經濟恢復和發展。
其次,讓學生陳述“一邊倒”含義,然后通過質疑式提問并總結其原因、影響,并概括為“抱團借糧”。
原因:中蘇兩國友好關系源遠流長,感情深厚;中蘇交往,甘苦共當;西方勢力敵視、孤立、封鎖中國。 影響:一邊倒讓中國背靠大樹好乘涼,有利于中國經濟恢復,國防鞏固,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再次,讓學生陳述“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然后通過質疑式提問并總結其原因、影響,并概括為“消滅蟑螂”。
原因:帝國主義特權和特務嚴重威脅新中國利益(舉例領事裁判權和潛伏說明)。 影響:打掃屋子再請客有利于穩定統治,為經濟恢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最后,分析中蘇建交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總結其影響,概括為“背靠大樹好乘涼”。 原因:中蘇友好關系歷史久遠;中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需要蘇聯援助。 影響:有利于中國經濟恢復和國防鞏固;有利于世界和平。 第四步:(幻燈片展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探討式分析五項原則。
首先,讓學生了解五項原則的提出及內容。
其次,分析原則提出之前解決國際爭端的主要方式及弊端,概括為“一言不合就動槍”。
解決方式:武力戰爭。 弊端:人員傷亡,財富損毀(以兩次大戰為例)。 再次,分析原則提出之后的變化及影響,概括為“安分守己好商量”。 最后,陳述五項原則的影響。
影響:逐漸成為解決國際問題的基本原則。 第五步:(幻燈片展示“走向國際”的兩次會議)探討式分析兩次會議的原因、影響、區別。
首先,讓學生了解日內瓦會議的內容,明確其主題為解決和平問題,概括為“相逢一笑泯恩仇”。 原因:中國周邊局勢動蕩,影響中國建設。 影響:緩和了亞洲局勢,有利于中國經濟建設。
其次,讓學生了解萬隆會議的內容,明確其主題為解決發展問題,概括為“友誼地久天長”。 原因:亞非國家經濟落后;亞非國家歷史國情相同,都經歷過殖民統治。 影響:加強了亞非合作,促進了發展。 再次,解釋“求同存異”思想。
最后,指出兩次會議的區別和相同影響。
區別:日內瓦會議解決和平問題,萬隆會議解決發展問題,可以概括為安全和溫飽兩大主題。 相同影響:都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有利于中國的發展和穩定。
第六步:課堂練習“猜猜看” ,強化各項外交方針和活動的區別。 另起爐灶——“舊債不償” 一邊倒 ——“抱團借糧” 打掃屋子——“消滅蟑螂”
中蘇建交——“背靠大樹好納涼”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安分守己好商量” 日內瓦會議——“相逢一笑泯恩仇” 萬隆會議——“友誼地久天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