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二輪復習專題,病毒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生物二輪復習專題一 病毒-太原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生物二輪復習專題一 病毒-太原市小店區第一中學校
“基于核心素養,教學目標引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生物二輪復習專題一 病毒 教學設計
學科 核心 素養
1、生命觀念:是指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進行解釋后的抽象,是經過實證后的想法或觀點,有助于理解或解釋較大范圍的相關事件和現象。學生應該在較好地理解了生物學概念性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如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穩態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等,并能夠用生命觀念認識生命世界、解釋生命現象。
2、理性思維:崇尚并形成科學思維的習慣;能夠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批判性思維等方法探討生命現象及規律,審視或論證生物學社會議題。
3、科學探究:能夠發現現實世界中的生物學問題,針對特定的生物學現象,進行觀察、提問、實驗設計、方案實施以及結果的交流與討論。在開展不同的工作中,都樂于并善于團隊合作。
4、社會責任:生物學科的社會責任是指基于生物學的認識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作出理性解釋和判斷,嘗試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的擔當和能力。學生應能夠關注涉及生物學的社會議題,參與討論并作出理性解釋,辨別迷信和偽科學;主動向他人宣傳健康生活、關愛生命和保護環境等相關知識;結合本地資源開展科學實踐,嘗試解決現實生活中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
選定研究篇目 教材版本 所屬章節
選定課題
人教版
第1章第1節《從生物圈到細胞》
生物二輪復習專題一 病毒
課程標準分
析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要求:必修一“討論惡性腫瘤的防治”涉及到病毒致癌因子;必修二“總結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達成該目標有個重要的實驗,就是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是有關病毒的增殖的。以及“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與翻譯”、“說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等目標中涉及到病毒遺傳物質的轉錄與逆轉錄等。必修三“概述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及“關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等目標中涉及到病毒與免疫學方面的知識。選修三“概述基因工程的原理與技術”中涉及到病毒作為載體。“舉例說出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中涉及到病毒誘導細胞融合。“舉例說出生物武器對人類的威脅”中病毒可以是生物武器。
位置和地位分析
本專題內容在整個高中生物教學中涉及極其廣泛,在高考中出現的概率也非常高,在高三二輪復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關于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
教材分析 人類健康的問題是高考命題的熱點,本專題以病毒為核心,在復習時關鍵是抓住與本學科相聯系的內容,如生物的基本特征、細胞癌變、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心法則、免疫、免疫缺陷病、
生物工程和微生物的類群等知識。也就是說要立足熱點的核心知
識,并且將熱點所反映的核心知識,聯系到高中生物學的全部內容中,進行梳理聯系。通過聯系對其種類、結構、習性、培養與繁殖、預防與冶療等方面,加深對病毒的了解和相類知識的掌握。 學生分析
學生在初中七年級時,學過有關病毒的專題,在生活中病毒也是經常接觸的,在經過高中三年的學習,對病毒的知識內容應該都掌握
的差不多了,但是由于高中教材中,相關內容的分布過于分散,所以需要專門設計一個專題來進行復習和整合。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病毒與遺傳;病毒與免疫
教學難點:病毒與遺傳;病毒與免疫
擬定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目標設定解說
目標一:①通過比較病毒與細胞的成分、結構、
生活方式、遺傳物質、增殖等,加深對生命和遺傳的
本質的理解;
通過閱讀與思考、討論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
學習態度,培養用準確的
科學術語闡述觀點和進
行合作學習的態度。培養
學生的分析問題,提出問題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標二:通過分析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及病毒遺傳信息的流動過程,認同病毒在遺傳物質本質的證明過程中及中心法則的建立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基于問題探討,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滲透熱愛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
目標三:通過分析機體對病毒的免疫及預防機制,概述特異性免疫的作用機理;
通過相關實例,準確理解相關概念,激發學生理論聯系實際。
目標四:舉例說出病毒的危害與應用,關注病毒
與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關系,理性對待病毒,形成良
好的生活習慣。
通過各種實例的分析,提
高學生分析圖表,歸納的
能力。
圍繞目標的課堂教學基本流程
教學流程對核心素養目標的體現
流程一:【導入】創設情境
1.展示資料:關于H7N9病毒引起死亡的病例數量的一則新聞。
2.出示一道例題 3.呈現考綱要求和本節教學目標 激情引趣,從現實生活中
學生可體會生物學的知識,同時也了解生物與科
技之間聯系 流程二:合作探究 1.探究內容
探究一.病毒與“細胞結構” 探究二.病毒與“生物遺傳” 探究三.病毒與“免疫預防” 探究四.病毒與“生活實踐”
通過與同學討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與習慣;通過探究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流程三:展示點評
學生講解例題、總結知識,教師及時點評,糾錯。 1.病毒與細胞結構
關于T2噬菌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T2噬菌體的核酸和蛋白質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體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腸桿菌中 C.RNA和DNA都是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D.T2噬菌體可利用寄主體內的物質大量增殖
病毒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結構特點
無細胞結構 有細胞結構 細胞核 擬核 細胞器 有多種細胞
器
核酸種類
DNA和RNA DNA和RNA
遺傳物
質
DNA 生活方式 寄生在活細胞中
略 增殖方式 復制 二分裂
。
通過正確解答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滿足感,更激發起強烈的學習欲望。
2..病毒與“生物遺傳”
例1.(2012江蘇)人類對遺傳物質本質的探索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孟德爾發現遺傳因子并證實了其傳遞規律和化學本質
B.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雙螺旋結構中嘧啶數不等于嘌呤數
D.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說明所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例2.(2013天津理綜)下列關于遺傳信息傳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遵循中心法則 B.DNA中的遺傳信息是通過轉錄傳遞給mRNA的 C.DNA中的遺傳信息可決定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D.DNA病毒中沒有RNA,其遺傳信息的傳遞不遵循中心法則
結合例題,討論:在你所學的范圍內,病毒在遺傳學的發展中作出了哪些貢獻?
1.證明了 ,簡述其證明過程。
2.對 進行完善和補充,用文字和箭頭表示相關內容。
3.病毒與“免疫預防” 例1.(2012大綱全國)(11分) 回答下列問題: (1)大多數病毒進入人體內經過__________細胞的攝取和處理,使____________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刺激T細胞分泌______________。
(2)人體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時間內當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機體時,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 結合例題,討論下列問題:
1.人體針對病毒的免疫應答過程
2.疫苗的預防原理
4.病毒與“生活實踐”
1. 說出病毒的危害
2. 簡述病毒在科研中的應用
3. 搜集艾滋病和禽流感的相關知識(如宿主、核酸、遺傳信息流動、潛伏期等)
圍繞目標達成的課堂檢測 1.(2008全國Ⅱ)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A.煙草花葉病毒可以不依賴宿主細胞而增殖 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殼外面的囊膜上 C.腸道病毒可在經高溫滅菌的培養基上生長增殖 D.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導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
2.(2011江蘇)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放射性同位素P的培養基培養噬菌體
B.分別用S和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
C.用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D.P、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
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可引導學生
關注社會問題,思考科學
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課堂實踐反饋
在本節生物教學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的探究型教學思想,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緊扣教學目標,知識基本落實。 時間把握上有些前松后緊,這就說明了在備課過程中忽視了備學生的重要環節,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真正的做到時間分
配的合理性,充分發揮學校印發的教案板塊,細致到每分鐘的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的把握在教學中存在隨意性,即興想出的問題占據了不少時間。應該更加心中有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