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牛頓第三定律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滬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牛頓第三定律》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牛頓第三定律》教學設計
第一部分 教學設計的背景分析
一、學習任務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頓第一、二定律描述了一個物體受力與運動的關系,牛頓第三定律是把一
個物體受到的力與其他物體受到的力聯系起來的橋梁,它獨立的反映了力學規律的另一側面。因此它是對牛頓第一、二定律最有效的補充,有了它就會把受力分析的對象從一個物體擴展到多個物體,拓寬了分析思路和解題范圍。因此牛頓第三定律和牛頓第一、二定律一起建立了一個完整了理論體系,奠定了整個力學的基礎。
2.學習的主要任務
學生在學習本節課前已經學習了力和運動的有關知識,對力和運動的關系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章中最重要的知識點是“牛頓第二定律”,但是學生對研究對象仍然是分辨不清,經常混淆物體系的內力和外力。最難的是學生不清楚物體系內單個物體的受力,及它們之間力的關系。經過本節課對物理現象的分析總結恰好能夠解決以上所有的疑問。
另外,本節課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于通過對牛頓第三定律的學習,能夠啟發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分析該現象的物理原理,應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學習者情況分析
1.高一學生通過學習之前的力學內容已經初步具備分析和歸納、具體和抽象的思維能力,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解決和對問題進行反省的能力,為本課題的學習做好了思維能力的準備。
2.高一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意識,為本課題的學習做好了探究和實驗操作能力的準備。
第二部分 教學設計的過程及內容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頓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釋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3)能區分“一對平衡力”和“一對作用力、反作用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驗能力。
(2)通過用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現象,可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鼓勵學生動手、大膽質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學生自信心并養成科學思維習慣。
3.教學核心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養成一種科學探究的意識。 3.培養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二、教學重點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頓第三定律并能用它分析實際問題 3.區別平衡力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三、教學難點
區別平衡力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四、教學方法
在課堂中通過探究實驗和列舉生活實例,創設物理情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維,幫助學生建立關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形象直觀的認識,總結出牛頓第三定律的內容;同時通過同學間的分組實驗和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五、教學器材
彈簧測力計(30個)、小球、細線、水杯、海綿、視頻材料、多媒體課件等。
六、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請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演示簡易版的拔河比賽.提出問題:同學們猜猜誰會贏?為什么?
觀察現象并進行思考
創設情景,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新課教學 (一) 定性研究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
一、演示兩個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一 水杯壓海綿 演示實驗二 懸掛的小球 請小組代表回答以下問題: 1 物體間哪兩個力是相互作用
力?
2: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屬于什么
性質的力?
3:存在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幾
個物體上?它們是否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目的:啟發學生思考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同學們通過親自觀察現象,思考問題,感知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意識。
調動學生學習激情,積極參與探索活動。
二
、啟發大家為上臺回答問題
的同學鼓掌致謝。 引導學生感知力的相互作用。
全體學生參與體驗,親身感知力的相互作用。
觀看實驗并積極思考,感知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相互的。學生列舉相關例子,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強化學生意識使他們深刻感受到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存在。
師生共同總結: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這一對力,叫做作用力與
學生回答
培養學生歸納的本領。 畫圖使學生體
反作用力
學生畫木塊的受力示意圖,并畫出木塊所受力的反作用力的示意圖。
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為區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做好鋪墊
(二)定量地研究相互作用力之間的關系
設計問題: 教師結合實例,提出問題: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究竟有怎樣的關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嗎?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學生實驗并且驗證自己的猜想
讓學生積極參與 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并總結規律,體驗獲取知識的樂趣。
實驗次數 彈簧A的示數
FA 彈簧B的示數FB 結論
1
2
3
提問:當彈簧處于運動狀態下,兩彈簧讀數還相等嗎?
學生拉動運動狀態下的彈簧秤,注意觀察實驗結果。
學生觀察實驗結果并且總結結論。
進一步說明運動狀態下作用力與反作用大小是相等的。 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
(三)歸納與總結
教師引導、總結并板書:牛頓第三定律
引導學生總結得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點
學生思考、總結得出相互作用力的特點 學生總結得出牛頓第三定律。
認識牛頓第三定律。
老師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牛頓第三定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設問:如何解釋剛上課時表演拔河比賽時提出的問題呢?(為什么女生會輸?)
學生思考,進而闡述自己的解答過程。
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感受科學知識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前呼后應
拓展引申
引導學生思考:以卵擊石,石
頭安然無恙,雞蛋卻粉身碎骨,難道二者間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不同嗎?
思考回答問題 拓展知識,解答疑問。
(四)問題探究——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和聯系
設問:作用力,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線,作用效果能抵消嗎?
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有什么區別與聯系呢?
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
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從中領悟“一對平衡力”與“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異同。 完成表格: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分析和歸納的能力,將所學知識聯系,加以區分。
項目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大小關系 方向關系 作用對象
作用的性質 作用的同時性
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內容,再闡述牛頓第三定律的深層理解。
在教師的引導下逐一發表意見
進行總結,交流體會。
課堂練習 我是小法官:
張明和李紅因發生矛盾沖突,張明一拳打在李紅的臉上,李紅把張明告上了法院。而張明竟說:我打他的力和他給我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雙方扯平。
假如你是法官,你如何評判這個問題?
學生利用牛頓第三定律等多個角度闡述自己的觀點,鞏固知識的同時練習自己的表達能力。
鞏固新學知識,初步把握牛頓第三定律,并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一、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二、牛頓第三定律
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公式:
三、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和聯系。
作業布置 課本后的練習題:第一題和第三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