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夢游天姥吟留別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第二單元《夢游天姥吟留別》天津市 - 河東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李白,了解李白詩歌深遠的影響和意義。通過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2.過程與方法:誦讀、討論全詩,重點鑒賞詩歌中的景物。在朗誦中體會詩歌豐富的想象和天馬行空的行文氣勢。
3.情感目標:熟悉詩人當進的寫作心境,體悟詩歌所表現出的復雜的思想情緒。理解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遭遇和苦悶等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
2學情分析
古典詩詞的學習是學生的知識薄弱環節,也是能力薄弱環節,教學中應從詩歌鑒賞的基礎入手;學生在此前已掌握了一些鑒賞詩歌的方法,對詩歌的一些常識,如“意象”“意境”也進行了解,本節課就是要學以致用。
3重點難點
1、鑒賞雄奇瑰麗、變幻莫測的夢境以及深層含義。
2、認知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理解詩人復雜的思想情感。感悟李白蔑視權貴、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學習他獨立傲岸的人格。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課前準備
預習本詩,掌握文言知識內容,理清詩歌內容。
4.1.2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作者介紹
有這樣一個人,元稹說他“以奇文取稱”,錢起說他“才大語終奇”,白居易更是認為他“才矣奇矣”。到了現代,余光中甚至近乎崇拜地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這個人就是李白。
關于他的故事我們知道的太多太多,可以說,他有著傳奇般的一生,也可以說,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傳奇。這樣一個人物,也是會做夢的吧,他的夢境又會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走入李白的夢境。
活動2【活動】朗誦欣賞
欣賞配樂朗誦,感受詩歌意境。
學生齊聲朗誦
活動3【活動】合作問題探究
1、通過課前預習以及剛剛的再次感受,大家對全詩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詩人是在就進入了對夢境的描述嗎?
板書
“夢游”的原因——夸張、比較、虛—實
2、夢游的主體部分應該是哪一段?夢境是一步步展開的,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3、夢境即詩境,夢境中會有事物,詩境中會有意象。
板書
意象——物象
| |
詩境 = 夢境:登山前
山中景象
洞中仙境
夢中驚醒
活動4【活動】自由朗誦 小組討論
自由朗誦第二段,想象夢中的情境。討論研究,有哪些意象最能表現詩人的情感,最能觸發你的想象呢?
小組討論,展示成果。
湖月 影 淥水 清猿啼——靜謐 夢幻 清幽
青云梯 半壁 海日 天雞 花 巖 石——雄奇壯美
熊咆 龍吟 深林 層巔 云 水 煙——神秘 奇譎 瑰麗
列缺霹靂 洞天石扉
青冥 日月 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裳 ——雄偉 壯闊 繽紛
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
仙之人兮列如麻
正當我們跟著詩人上天入地、目不暇接時,夢境戛然而止。
板書
夢中驚醒:惟、失、嗟
活動5【講授】展示曲線圖
多媒體展示曲線圖
活動6【活動】討論主題
齊讀最后一段,大家明白詩人“恍驚起而長嗟”中“嗟”的是什么了吧。
學生展示討論成果
板書
意象——物象
| |
詩境 = 夢境:登山前 向往
反 山中景象 對
洞中仙境
襯 夢中驚醒 比
現實 不滿
活動7【講授】小結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原來夢游、夢醒,不過是理想與現實。天姥之崎嶇,亦是心中的不平。時隔千年,我們依然能嗅到詩魂中那一縷不甘與不羈,仿佛觸摸到詩人的脈搏,感受靈魂的悸動。這就是詩歌帶給我們的魅力。
活動8【作業】詩歌鑒賞
鑒賞李白另兩首留別詩,體會其特點。
1、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活動9【作業】拓展延伸
欣賞
尋找李白
尋你那只破碎的酒杯
在凄冷的夜晚
來一片月色
讓酒入愁腸
化解心中塊壘
與你同醉同眠
尋你那把掩埋的寶劍
劍柄上纏著一個俠的故事
拭去斑斑點點的銹漬
擦出寒光閃閃的劍氣
尋你那方傲慢的墨硯
仍滴著千年不干的潤濕
而今不知哪支巨筆
蘸得起這凝練的墨汁
那匹放養在青崖中
白鹿
什么時候能夠
重回人間
那葉從三峽漂下來的
小舟
今夜不知停泊在
何處港灣
黃河斷流了
再不會有來自
天上的流水
蜀道荒蕪了
入云的棧道
也坍陷在
文人騷客的心間
不見了
當年的友人——岑夫子、丹丘生
縱有五花馬、千金裘
換不來
昨日一壺美酒
不見了
當年的月光——清涼如水,溫柔似夢
向何處
對影成三人
你說,大道如青天
你獨不得出
我說,大道如青天
我也迷了途
活動10【活動】課后反思
教學反思: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又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都是極有道理的,形象地說明了讀的重要性。所以,上課時,我重點強調讓學生多讀,在朗讀過程中把握詩作內容及詩人情感。
美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的,是為提升人的素質服務的,在欣賞《夢》一詩時,對形象美的鑒賞,對情感美的把握,對詩氣質美的定位,都有助于我們自身素養的培養,這正是我們挖掘《夢》一詩審美價值的意義所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