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好教育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四屆“中國好教育”同課異構全國冠軍總決賽觀摩課2號《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9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外賣經濟的發展認識市場調節《市場配置資源》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四屆“中國好教育”同課異構全國冠軍總決賽觀摩課2號2《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9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外賣經濟的發展認識市場調節《市場配置資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第9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從外賣經濟的發展認識市場調節
----《市場配置資源》
教學設計
一、總體設計思想 | ||
1.抓住一個“中心”,緊扣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這個中心展開探究。 2.發揮一個“主體”,體現新課程理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3.立足一個“主導”,在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教師做好引導工作。 4.提升一種“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分析對比能力。 5.達到一種“統一”,實現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的統一。 |
||
二、教學內容分析 | ||
本框《市場配置資源》是第四單元第九課的第一框。第九課就是要引領學生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認識市場經濟的運行特征是正確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提,所以本框題重點介紹了市場經濟的一般性理論,讓學生對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有一個宏觀的、初步的認識。上好本框題,有助于學生了解我國經濟活動是在什么樣的宏觀背景下進行的,堅定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 | ||
三、教學目標 | ||
理解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優點及不足,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通過合作探究、活動參與,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 | ||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 ||
結合外賣經濟的發展,以外賣之發展篇、外賣之亂象篇、外賣之正道篇為主線,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情景探索、合作探究,開展議題式教學法,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 ||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 ||
教學重點:市場調節的局限性、優越性、規范市場秩序 教學難點: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及優越性 |
||
六、教學過程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視頻《外賣歌》 很高興來到美麗的貴州興義,和同學們一起探討經濟生活問題。改革開放四十年,如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其體現最明顯的就是外賣領域。2017年,外賣市場份額超過2000億元。2018年將突破2500億元。外賣市場為什么會如此火爆?本節課我們就從外賣經濟的發展來認識市場調節。激疑,導入新課。 (一)外賣之發展 活動一 分析市場 初決策 小趙,一個資深的快樂小瘦宅,請大家一起看看她點外賣的心路歷程: 初期:各種優惠券——一日三餐點外賣 中期:優惠券額度下降,外賣平臺入駐商家太多——不知道如何選擇,等哪天突然想吃的時候發現,已經消失在外賣平臺上了。 后期:不同外賣平臺競爭,不定期推出平臺活動——有活動時點外賣(實在沒得吃時點外賣) 【討論】哪些因素影響了小趙點外賣的心路歷程?假設自己是企業經理人,在不同時期,你的企業會如何調整經營決策,是擴大規模還是縮小規模?或其它?請說明理由。 【要求】結合影響小趙心路歷程的因素,把你在不同時期做出的決策之間的邏輯推導過程用排列卡片信息的形式呈現出來。 老師引導學生總結: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及優點。 (二)外賣之亂象 活動二 認識市場 少失策 【視頻】外賣賣家秀和買家秀 美團、餓了么曾推出外賣版“競價排名”被指虛假宣傳。央視3·15晚會曝光過互聯網外賣平臺“餓了么”存在餐廳安全狀況堪憂、引導商家虛構地址、申請開店不需要任何證照,甚至默許無照經營的黑作坊入駐等諸多問題。 受外賣市場這份“大蛋糕”的誘惑,很多外賣平臺紛紛投資網絡餐飲,但等到企業能正常運作經營時,外賣市場已處于飽和期,包括美團、滴滴外賣等在內的大型企業只能降價促銷,虧本經營。 討論:上述現象分別暴露了市場調節的哪些弊端? 老師點評:區別三個弊端,并指出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三)外賣之正道 活動三 規范市場 謀對策 【生活小劇場】外賣賣家秀和買家秀 外賣小哥:“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路上堵車,耽誤您的用餐時間了。為了您的外賣,我闖了三個紅燈。” 消費者:“對不起有什么用,說對不起就能填飽肚子嗎?即使外賣沒問題,我也要給你差評,還要給店家差評,看看以后誰還敢用你。”——今天被老板炒魷魚了,正好逮了個出氣筒,哼,算你倒霉。 外賣平臺:“怎么多了個差評,影響形象,讓所有商家把商品圖片‘處理處理’,弄得漂亮點,吸引顧客。” 市食藥局工作人員:“又接到投訴了,滴滴外賣上線后,整個外賣市場都混亂了,通知餓了么、美團外賣、滴滴外賣負責人下周三到本食藥局參與正常競爭約談會。” 【討論】針對上述情境,分析如何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 老師:引導學生結合導學案,從國家、企業、消費者三個不同主體進行作答。強調法治和德治相結合。 延伸:公益廣告——誠信篇 老師:社會需要誠信,人們呼喚誠信。希望大家把誠信放在心中,落實到行動上,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用你們的 “ 誠 ” 和 “信 ” 感動他人乃至影響整個社會。雖然你們還很稚嫩,但我相信,只要你們矢志不移,鍥而不舍,誠信之花一定會處處開放! 課堂總結:原創打油詩總結本課內容。 市場信息把握好, 科技管理是法寶。 法制意識不能少, 誠實守信要記牢。 學以致用 探尋外賣餐盒循環利用的“綠色”之路。 |
【討論】哪些因素影響了小趙點外賣的心路歷程?假設自己是企業經理人,在不同時期,你的企業會如何調整經營決策,是擴大規模還是縮小規模?或其它?請說明理由。 結合導學案進行討論,并上臺展示。 學生認識到: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存在自身固有的弊端。 四名同學進行表演,其他同學針對情境,討論如何規范市場秩序。 學生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
從與學生生活熟悉的外賣入手,設計問題和情景,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全身心參與,實現啟發誘導與學生的主體參與有機結合。 1.以老師自己的心路歷程舉例,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貼知識卡片的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激發思維火花。 2.一方面強化學生的自學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利于構建知識網絡。 1.以詼諧的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 2.調整教材內容順序,逐步了解分析市場調節的優缺點,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且通過創設情景,加深對市場調節局限性的理解;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例探討其弊端有助于加強對其產生原因和表現的記憶和理解。 1.讓學生參與其中,體驗生活,樹立法治意識。 2.結合具體情境深入理解、合作探究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培養學生分析經濟現象,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觀看視頻,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 這一環節創設性地設計了一首打油詩,不僅是對本課的一個小結,也是對文本知識的再創造,更是弘揚正能量,進行正面引導,細化核心素養。拓展寬度延伸厚度。 1.通過設置生活實際的問題,延續課堂、關注發展,引導學生運用經濟常識開啟“經濟學之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力和觀察力。 2.引導學生進一步增強自己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社會參與能力。 |
七、教學評價設計 | ||
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參與課堂活動,相互交流分享、相互評價,提高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設計議題式教學,提高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
||
八、板書設計 |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