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莊嚴的牌樓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人美版四年級上冊4.莊嚴的牌樓-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美術人美版四年級上冊4. 莊嚴的牌樓-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
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新課標》指出:四年級學生在欣賞.評述學習領域要達到欣賞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作品,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努力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師講述為主的弊端,積極探索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同時培養學生掌握欣賞最基本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欣賞和評述的能力。
2.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PPT3)
橫向比較,本課與第5課《畫牌樓》同為本冊人文類的建筑系列學習內容,《莊嚴的牌樓》這課旨在學習牌樓的欣賞方法,知道牌樓是古建筑類型之一。在《畫牌樓》之前單獨設計了這樣的一課,可以使學生了解牌樓建筑類型及藝術特點之后再用藝術的眼光表現牌樓,更加豐富了美術課的內容。
縱向比較二年級的《千姿百態的橋》三年級《北京的胡同》都屬于人文課,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對古建筑有了初步的接觸與表現,五年級《中華世紀壇》六年級《建筑藝術的美》等一系列與建筑有關的課程,學生將學到更專業的欣賞中國建筑的方法,《莊嚴的牌樓》這一課剛好對建筑藝術欣賞方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PPT4)
低年級課程中就有關于欣賞的學習內容,因此四年級學生對欣賞評述課有了初步的認識,并能夠用簡單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欣賞感受。在上此次課前我隨機 抽取四年級40名學生進行了一個牌樓知識的調查問卷,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學生們現都生活在北京,也都見過古建筑,但對牌樓文化學生并不了解。因此利用課前調查預習的方式努力拉近學生與牌樓的距離,同時在豐富的活動中讓學生能夠產生認同感。
3.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教學目標(PPT5)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牌樓的材質、功能、結構,及初步學習欣賞建筑的方法。 2、學會用簡短的語言分析牌樓的結構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提出問題、查找資料、觀察、對比、小組探究等方法了解牌樓,并體驗牌樓帶給我們的不同文化及美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了解牌樓的文化,珍視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與文化遺產。
教學重點、難點(PPT6) (一)教學重點
認識幾種不同的牌樓,了解牌樓的功能、結構、材質的特點。 (二)教學難點
感受牌樓的建筑藝術美,能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對牌樓的感受與認識。
4.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可附教學流程圖)
教學流程:(PPT7)
我從以下四大環節開展我的教學,第二環節又分成四個小環節層層遞進.
教學資源(PPT8)
ppt、牌樓模型、斗拱玩具 教學環節如下:(PPT9)
一、賞古建筑引入新課(3分鐘)
師:中國古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今天咱們就一起來體會它們的神韻。
生:通過課件觀賞古建筑之美喚起學生的前期知覺及興趣。 師:最后一張建筑是什么誰知道? 生:牌樓
師:再著段文字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牌樓的歷史變遷是怎樣的?咱們從視頻中尋找答案
生:牌樓:門洞式紀念性建筑物
最早見于周朝,由兩根柱子上架一根橫梁構成的最簡單、最原始的門。
【設計意圖】此環節,讓學生對中國各類古建筑有一個直觀初步的感性認識,感受古建筑之美,再過渡到牌樓,由整體到局部讓學生了解牌樓是中國古建筑類型之一。通過文字和視頻了解牌樓的定義、起源和悠久的歷史。 二、
發揮主體學習新知(30分鐘)
這部分共分為四個小環節
1、學生講解自學成果(6分鐘)(PPT10)
師:牌樓是中國傳統建筑藝術中樣式多、分布廣的一種建筑形式,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你在課前所查到的各地方牌樓信息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調查問卷提煉出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并給學生明確的預習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時總結所學內容的能力。
2、對比發現 結構材質(5分鐘)(PPT11)
第一步:先出示頤和園東宮門前的“涵虛”牌樓,老師為這個牌樓作了一首詩 四柱三間闊 (從第一句你了解到了什么?) 涵虛匾中題(第二句講到了牌樓的哪部分?) 斗拱頂下鑲(第三句講到了牌樓的哪部分?) 美奐雕欄中
師:出示三個北京的牌樓:
1、它們在建筑結構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結構:都有樓頂 牌匾 柱 2、這幾座牌樓在材質上有什么不同?材質:石 木 琉璃 3、這兩座木牌樓在造型上有哪些不同?造型:柱出頭 柱不出頭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師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通過詩句與牌樓建筑相結合,使學生了解牌樓基本結構的基礎上感受傳統文化各分支的相互滲透。通過對比的方式,使學生了解牌樓的結構材質造型的知識。
3、分組探究 結構特點(12分鐘)(PPT12)
1組:請用袋里的材料拼擺一個牌樓并說出牌樓各部分的名稱 2組:談一談你所知道的牌樓之最
3組:找一找牌樓上的吉祥圖案并說出寓意 4組:通過不同的匾額,你了解到了什么,5組:牌樓有哪些用途?用幾個詞語概括牌樓帶給你的美感。 6組:玩玩斗拱和孔明鎖體會榫卯結構你了解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設計此環節時教師把實物搬進課堂,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并通過學生合作探究、動手等活動深入了解牌樓不同結構的作用與特點,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地域特色 體會美感(7分鐘) 一比:與其他古建筑對比 二比:北京牌樓與南方牌樓對比 三比:北京牌樓與外國牌樓對比 四比:北京古牌樓與現代牌樓對比
【設計意圖】此環節在學生學習牌樓結構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不同地域的牌樓對比,體會牌樓的區域特色與美感,從而提升學生對牌樓這一古建筑的藝術欣賞力,也為此后學習建筑課程時有更準確的欣賞方法做好鋪墊。
三、自編詩歌 我會評價(5分鐘) 五間六柱十一樓 風雨千載起之周 明清兩代最鼎盛 街市寺觀柱出頭 木石琉璃巧匠修 京蘇徽晉滇粵流 莊嚴華麗書青史 旌表節孝美名謳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自編詩歌,再次強化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加深記憶。
我會評價:
1、以下詩句中描寫的是牌樓的哪個部分? 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A、當年善舉著東荒 逝去功德樓上鑲 B、兩座牌樓立晚清 飛檐斗拱耀當空
2、把書中P9頁的自我評價寫在書簽后完成填空,并在課下用牌樓特有色彩與線條進行裝飾。
發有圖案的雀替書簽完成書中的自我評價,學生在課下可用牌樓特有色彩與線條裝飾感受牌樓線條的繁復及色彩的艷麗之美。感受線與色的裝飾美(6分鐘) 【設計意圖】通過一節課對牌樓的學習之后,檢驗已學知識的接受程度,并為下一課的學習埋下伏筆,使此單元的欣賞評述環節與造型表現環節完美銜接,讓學生在知識接納的基礎上親身體會牌樓的裝飾之美。設計成書簽的樣子是讓學生把古建筑的美運用到生活用品的設計上,開拓學生思維模式。
四、拓展延伸(2分鐘)
出示圖片,你知道這是哪里的牌樓嗎?它是一八七六年美國費城世博會,中國館以一座精心雕鑿的全木牌樓為正門,濃郁的民族特色吸引了參觀者和各國參展官員,當時震驚了全世界。現如今我國的民間藝人已經讓牌樓走向了全世界,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牌樓已經是代表中華文明的一種獨特的人文景觀,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5.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本科主張讓學生體會并抒發對傳統文化的審美判斷,因此課程中主要圍繞
1、能從資料中及圖片中提煉相關知識
2、能通過線描彩繪等形式體會牌樓裝飾美
3、能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并產生認同感和自豪感
6.教學設計特色說明與教學反思
1、教師在課中三次利用自編詩詞與歌謠加深學生記憶,把古詩詞的傳統文化與牌樓相整合,拉近學生與傳統文化的距離,豐厚學生人文底蘊。 2、多種活動開拓視野
在課程中分層活動,通過個體反饋到小組活動,學生們在課堂上展示了他們言語表達能力和協作參與能力。并在其中開拓視野,感受傳統建筑藝術的博大精深。 3、欣賞與設計相結合
本課教師把古建筑元素的美與書簽相結合把牌樓的色彩與線條真實的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之中,開拓學生的思維模式,為下節畫牌樓和今后的設計課做好鋪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