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會說話的手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蘇少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第16課會說話的手(一)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美術蘇少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第16課會說話的手(一)南京市雨花臺區實驗小學
四年級美術教案《會說話的手》
【教材選用】蘇少版美術四年級上冊 第16課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所用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與技能:觀察手形,認識手的結構,感知手形的變化,能大膽用線描形式表現不同手勢。
2.過程與方法:仔細觀察手的形狀、紋理,初步了解手的結構,用線條表現具有一定含義的手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進一步了解手勢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仔細觀察手,用線描的方法表現不同姿勢的手。 難點:準確把握手的基本結構并注意到比例與遮擋。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課件、教學范畫、手勢圖片、勾線筆、紙、鉛筆、橡皮; 學生:勾線筆、紙、鉛筆、橡皮。 【教學過程】
一、記憶比拼,趣味揭題。
1.回憶一年級學過的課文《人有兩個寶》。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告訴大家要首腦并用才能有創造!
2.出彩中國人欄目組請來一位街舞達人,我們來共同看看它的表演。(播放視頻,板書:手)
3.交流討論“手不僅能做工,能跳舞,還能說話呢!你們相信嗎?”教師運用手勢讓學生“站起”,“ 過來”,“ 回去”,證明手會說話。
4.教師補全課題:“會說話的手”,并做手勢“我相信你們今天一定很棒”激勵孩子們。
二、仔細觀察,快速寫生。
1.師生互動。教師通過“我說你做”的游戲,引導學生觀察手心、手背的紋路,了解結構,并能準確說出各手指的名稱。
2. 畫一畫。教師示范用簡潔的方形和橢圓組成手的基本結構,學生練習表現。 3. 學一學。根據提供的圖片快速擺出手的姿勢。 4. 比一比。同桌兩人一小組比比誰擺的手的動作姿勢
5.說一說。在生活中我們常用手勢說話,有的手勢只代表一個含義,有的手勢會有多種意義。
三、名畫欣賞,情感互動。
1.欣賞世界著名的素描作品《祈禱的手》出自于德國畫家丟勒之手,為表達對哥哥的敬意。
2.欣賞名家達芬奇作品《蒙娜麗莎》,她的手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手。 3.欣賞中國畫家家羅中立的作品《父親》,一個勤勞、樸實、善良、貧窮的農民,一雙犁耙似的手,歷經滄桑歲月,辛勤勞動了一輩子。
四、 實踐體驗,交流分享。
1.手是人的第二張臉,它不但能傳遞信息,表達情感,還會說話。 2.教師示范具有一定含義的手勢。(播放微視頻) 3.學生按作業要求展開練習。 4.師生評議。
五、開拓思維,合作創新。 1. 欣賞手型添加畫。
2. 觀看視頻手勢組合,激勵學生勇敢嘗試。 【作業設計】
用線描方法,表現一個有含義的手勢。
【板書設計】
會說畫的手
1.結構合理
2.造型優美
投影 學生作業展區
3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