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學做,快樂鳥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學做“快樂鳥”》福建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學做“快樂鳥”》福建省 - 三明
部編本《道德與法制》二年級下冊
《學做“快樂鳥”》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部編本《道德與法制》二年級下冊《學做“快樂鳥”》,內容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緊密結合,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或煩惱,增強學生正確面對和解決自己(或別人)煩惱的意識,使學生把這種樂于、善于幫助自己和別人找快樂的良好行為延伸到今后的學習、生活當中去。 〖學情分析 〗
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去回味曾經發生過的快樂事情,去感受快樂,一定很喜歡,但遇到煩惱、挫折時如何應對,就有一定難度了。也就是說,學生具有初步感知自己及他人快樂和煩惱的心理品質,具有同情心和追求快樂的心理預期。但是,戰勝挫折的能力還是有待提高的。 〖設計思路〗
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作為活動的主要內容,活動內容以及活動形式完全服務于教學目標。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開展各種體驗活動,讓學生嘗試心理調節,在活動中體驗、感悟、探究,悟出道理,培養學生自我消除煩惱和給別人帶去快樂的行為習慣。教學上的設計是在游戲活動中融思想品德教育,激發學生的興趣,
引導學生的行為,為學生實際生活中遇到的這類情況提供幫助和引導。《學做“快樂鳥”》這一主題,我準備按照“我很快樂——也有不開心的事——讓快樂更多”, 這一活動主線來進行。 〖教學目標〗
1.說出生活中讓自己快樂的事兒,感受快樂帶來的身心愉悅,體驗分享快樂后,快樂加倍自己更快樂。
3.知道生活中也會有不開心的事兒,能夠設法把遇到的煩惱變為快樂,懂得并嘗試給別人帶來快樂。 〖教學重難點〗
在學習中使學生學習消除煩惱、體驗快樂的方法。 〖教學過程〗
活動一:我很快樂
1.老師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新朋友,想見見它嗎?(快樂鳥)
2.師生一起唱歌曲《快樂的小鳥》 3.指名學生說快樂。 4.四人小組輪流說快樂。
5.學生欣賞孩子們平時的快樂圖片。 活動二:也有不開心的事
1. 過渡:做模仿表情的游戲:開心的表情、不開心的表情 2. 出示書中兩個不開心情境:“他們不帶我玩,真氣
人!”“他冤枉我!”
3. 指名說不開心。
4. 學生寫不開心,裝漂流瓶。 活動三:讓快樂更多
1. 說說平時自己怎么幫助自己消除煩惱。 2. 說說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向那些人求助 3. 小結:消除煩惱歌
4. 聽音樂傳漂流瓶,抽出煩惱并解決煩惱。 5. 聽《蝸牛與寄居蟹》的故事 (1) 小結:只要換個角度看問題
(2) 用“換個角度看問題”進行解決漂流瓶里的煩惱。 活動四:唱《幸福拍手歌》
結束語: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歡聲笑語!下節課,老師將邀請
大家到“快樂門診部”去當醫生,看看自己到底快樂不快樂,哪個快樂沒道理,哪個不快樂要挺住。 〖板書設計〗
2 學做“快樂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