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總復習數與代數,式與方程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總復習數與代數《式與方程》遼寧省 - 營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總復習《式與方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總復習數與代數《式與方程》。
教材分析:
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數量關系的重要模型。從算術到代數,是數學發展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轉變,人們的思考方式開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從靜止到變化。這部分內容也是中學代數后繼學習的重要基礎。教科書從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公式和規律、解方程、列方程解決問題等角度設計了四個問題或活動引導學生回顧梳理式與方程的有關知識。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整理和復習階段,是小學生形成、總結學習經驗的有利時機。由于這些知識都是學生原來學過的,因此在對這些知識進行全面的回顧、整理和比較時,必須全面、具體化。因此,加強整理和復習的系統性,使所學知識結構化。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就題論理、論思路,引導學生總結比較一般的解題策略,以促進學生的遷移和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標:
1.回顧和整理小學階段有關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能利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2.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并運用字母表示某些規律,體驗用字母表示數能表達一般規律,增強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意識。
3.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和思想,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4.能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能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方程的價值。
教學重點:代數初步知識的整理和復習。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梳理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整理歸納法、交流討論法、整理應用法、網絡運用、ipad繪圖。
媒體資源:
教師準備:網絡ipad移動終端同屏鏡像、ppt課件、微課、導學案、學習資源。 學生準備:網絡ipad移動終端同屏鏡像、前置作業整理的數學小報。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知識梳理、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復習總復習數與代數中的
《式與方程》的相關內容。
學生認真聆聽老師的談話。
(板書課題:式與方程)
2.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以“數學小報”的形式整理這部分的內容,并上傳到班級平臺上,老師發現很多同學整理得都特別棒,老師隨機選了幾張,我們來欣賞一下,看看是誰整理的,并請這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整理的內容和方法。
3.同學們能夠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知識整理得井井有條,你們真是了不起啊!
學生思考
學生觀察,并說說自己的整理方法。
“一對一”數字化教學的好處就是把學生的前置學習常規化,讓課前的學習更有興趣了,真正帶動了學生學習動力。
學生學習方法不單一,選擇適合自己的,多角度、多方面訓練學生善于歸納,善于總結的習慣。
小結:課前布置歸納本單元知識點,培養學生獨立整理知識點的能力,并且鼓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并上傳到班級平臺中,既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也為實現高效課堂做準備。
二、合作學習、查缺補漏 1.下面我們就將課前整理的信息在小組內交流與補充,同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
舉例說明。請大家看老師為
你們準備的合作提示單。
合作小提示:
(1)組長做好分工,每人交
流一部分,互相補充。 (2)把自己遺漏的知識點補上,做好匯報準備。
(3)在題單中找出與相應知
識點匹配的習題(先不做)。
2.學生小組學習。 3.老師看到同學們交流得非常熱烈,接下來咱們就來交流。老師給大家提個小建議,在匯報的時候以一個知識點為側重點進行匯報,
給其他同學留一些機會。同
時,一名同學在匯報時,其
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可以及
時補充與評價。
4.分小組匯報。在匯報
時教師引導學生將導學案中
相匹配的習題進行及時練
學生讀合作提示
學生小組交流,學生每人人手一個ipad,展示自己整理的信息,互相補充遺漏的知識點。
這個過程對學生
思維的含量要求比較高,學生要理清知識間的聯系與重、難點,以及對學習的方法進行描述。這個交流不僅僅是展示不同的表達方式,重要的是發現學生思維中的盲區,哪一部分學生遺漏了,教師注意及時補充。
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以及學習方法的描述。
微課資源的呈現,能讓學生更自主的學習,更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課堂注入了活力。
習,達到鞏固的目的。(重點回顧梳理用字母表示數、用字母表示公式和規律、解
方程三個知識點,列方程解決問題這個知識點留在第二課時進行細致回顧梳理。)
5.師生小結。
學生補充或評價小組的整理情況。
資源準備:ipad、微課數字資源。
小結:這個環節注重以生為本,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在集體中進行知識經驗的碰撞,通過合作交流,完善知識體系。
三、在線測試、應用拓展 電腦老師看到同學們表現得這么出色,迫不及待地
想來考考大家,你敢接受挑戰嗎?
1. 在線測試
2. 評議展示
學生可以通過ipad掃描屏幕上方的二維碼或者點擊網絡鏈接進入在線測試界面,進行測試。
學生提交后了解電腦老師給予的評議。
電腦在線測試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并及時給予評議,可以反饋學生哪些知識點掌握不扎實,教師有針對性地給予個別輔導。
資源準備:ipad、問卷星在線知識測試。
小結:通過移動終端對學生進行網上在線測試并反饋測試情況,提高了生本課堂的效率。
四、自我評價、總結提升 1.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并給自己一個評價。
2.師總結:在本節課中,同學們集集體的智慧運用多種方法對“式與方程”的知識進行了梳理,同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做到了學以置用,你們表現得真棒!下節課我們繼續回顧疏理列方程解決問題這部分知識,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學生談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并給自己一個小評價。
明確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小結:此環節使本節課的知識系統化、整體化,使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提升。 板書設計:
式與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數
2.公式、規律 3.解方程 4.列方程解決問題
教學反思:
《式與方程》復習課是小學六年級下冊的內容。本節課是在ipad教學環境下進行的教學。ipad的使用更便于學生知識的溝通,知識之間的補充、交流與分享,更呈現了孩子們個性化的知識整理體系。本節課我注重幫助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有關式與方程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回憶用字母表示過什么;會解學過的簡易方程;并能用方程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從中體會方程的應用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復習課的數學課堂鮮活而精彩。 一、突出復習的整體結構
復習中采用樹型圖的方式,突出復習內容的整體結構。這個整體結構不但呈現了復習的全部內容,還溝通了這些內容的內在聯系,使復習的內容系統化。樹型圖還反映了知識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為后面的分塊復習提供了線索,學生按照這樣的線索進行復習,把每塊復習的知識裝入樹型圖的知識系統中,能有效提高學生對這些內容的掌握水平。 二、突出學生在整理知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復習中采用了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整理知識的方式,突出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學生雖然不能完整地整理所學知識,但可以對某部分知識進行簡單的整理,通過這種整理知識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在學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基礎上,教師再綜合學生整理的知識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復習內容,這樣突出學生在整理知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復習效果。 三、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課堂中每一個復習環節都安排有適量的習題,每解決一個習題之前都由學生先解答在練習紙上,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