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6和7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5單元6和7的認識_青海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6和7的認識》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劉麗娟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P.42頁6和7的數數和
認數以及序數和書寫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演示,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7兩數,會讀、會寫這兩個數,并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使學生體會學到的數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正確數出6、7的物體個數;會寫6、7;會比較6、7的大小。
教學難點:基數和序數的區別;學會寫6、7。 教具、學具準備:電腦課件、計數器。小棒若干、圖片若干、尺子等。 教學設計: 一、引入課題
1.教師提出問題:“小朋友,我們以前學習了哪些數字朋友?”指一名學生回答,然后課件出示: 0、1、2、3、4、5(學生齊數)。
2.你想認識更多的數字朋友嗎?你想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嗎?猜一猜我們今天學習什么?(板書:6、7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 創設情境,學習數數和認數。
a.電腦課件動態展示第42頁的主題圖:教室里,同學們正在大掃除。教室里擺放著6張桌子、7把椅子,6個同學在打掃衛生,又從外面走進來1個女同學。 b.引導觀察,啟發思考。
在學生觀察畫面的基礎上,以二人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學生討論交流的時候,教師要到各組巡視、傾聽,并加以指導。) c.交流、匯報。
師:圖上有些什么?他們正在做什么?
生:圖上有同學、老師、桌子、椅子等,他們正在搞清潔。
師:看到這一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1: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愛護它,保持清潔衛生。
生2:我們要愛勞動,講衛生。
師:同學們說得好,我們從小要做一個講衛生、愛集體、愛勞動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嗎?請同學們再說說圖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生:圖上有6張桌子,7把椅子,7個人。
師:你是怎樣數教室里的人數的?(讓學生上來示范數)
生:先數教室里面打掃衛生的同學和老師有6人,再數從外面走進來的一位同學,一共是7人;還可以先數學生人數,再數老師,一共7人。
師:你又是怎樣數椅子的數目的?(讓學生上來示范數) 生:先數已放好的6把,再數又搬來的1把,一共是7把。
d.小結。
師:同學們這樣的數數方法真好,我們大家一起再來數一數吧。(結合數數過程,課件閃動被數的對象,使學生更清楚地發現5、6、7之間的關系。) e.抽象出畫面中的數。
桌子的張數、同學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用數字6表示)板書:6
椅子的把數、師生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用數字7表示)板書:7
仔細觀察一下數字6和7的形狀分別像什么? (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鐮刀)閉上眼睛在心里跟我們的新朋友打個招呼吧:“6,你好,7,你好!”
2. 根據6、7的基數含義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數一數主題圖下面的人數和點子的個數。(課件相應演示)
b.擺一擺:小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別擺出不同的圖形,并上臺展示,說一說用了多少根小棒擺出了什么圖形,進一步加強認識。
c.說一說:“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室有那些物體的數量是6,那些物體的數量是7?”, “再說一說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兩數表示。”(四人小組) 3. 教學數序。
a.出示計數器:讓學生上臺撥5顆珠,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6顆)也就是5添上1是幾?6顆珠再添上幾顆珠是7顆珠?(1顆)也就是6添上幾是7?
提問:5添上1是幾?6添上1是幾?7去掉1是幾?6去掉1是幾?
b.通過直尺圖,直觀教學數序。
將直尺圖利用課件展示出來,只寫出0、1、2、3、4、5、( )、( ),師:你知道5的后面填什么?6和7應該寫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寫在5的后面,7寫在6的后面。 師:誰能從0正數到7,從7倒數到0? 學生活動:指名數,拍手數。
師:5的后面是誰?6的后面是誰?7的前面是誰? 學生活動:6、7、6(搶答)。 4. 比較大小。
(1)動手操作比較數的大。簩W生同桌合作,將卡片次序打亂,各抽出一張數字卡片比較大小,并在兩張卡片中間用寫有符號的旗幟表示出來。
教師與一名學生先演示兩人的玩法,然后學生同桌兩人合作,邊比邊擺,直到將8張卡片全比好。教師巡視學生活動,及時糾正、指導。
(表現好的同桌給予鼓勵表揚)
(2)反饋:指名學生匯報。
師:請同桌來比一比,說一說。哪兩位先來? 生桌1:我出5,我出7,5小于7,7大于5。 師:說的很清楚,讓大家聽的很明白。 生桌2:我出4,我出6,6大于4,4小于6。 生桌3:我們出的是2和7,2小于7。
生桌4:我們拿出來的都是6,6和6是一樣大的。 ……
師:如果我先拿出6 〉( ),里面可以是哪些數字朋友呢? 學生思考。
師卡:看誰能一下子想出很多。 生:可以是0、1、2、3、4、5。
師:如果是( )〈 7,后面可以是哪些數字朋友?誰最大?
生:0~6。6最大。
(3)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43頁的練習 5○6 6○7 6○5 7○6 5. 明確6、7的序數意義。
(1)區分第幾和幾:請第一組第6個同學起立; 請第一組前面6個同學起立。
讓學生觀察分析,說一說第6和6個意義上的區別,明確序數的意義。
(2)出示課本金魚圖,邊觀察邊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 a.先讓學生找準起點,從第1瓶數到第7瓶,再觀察第6瓶里有幾條金魚。
b.認真觀察找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再從左邊數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是第4瓶。
c.從左邊數起找到第7瓶,再數一數瓶里有多少條金魚。
6. 教學6、7的書寫。
(1)學生觀察6、7,教師做示范(強調起筆、運筆及收筆)。
“6”:(中點靠右起筆,緩緩向下,差不多到中線收筆)
“7”:(不要頂格,快到邊線轉,在靠右的地方收筆) (2)學生在書上寫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學生坐姿端正,眼與書之間保持合理的距離,書寫要工整美觀。 (3)讓學生上臺示范寫,評論比較誰寫得好。 三、知識回顧,評價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些什么?你學會了些什么?
板書:
6和7的認識
0 1 2 3 4 5 6 7 5○○○○○ 5﹤6 6﹥5 6○○○○○○ 6﹤7 7﹥6 7○○○○○○○ 5﹤7 7﹥5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
《6和7的認識》教學內容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而其他幾個知識點相對于學生較簡單,但也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實物與抽象的數字之間的聯系。
我從主題圖導入,讓孩子觀察同學們打掃衛生的畫面,找出圖中的是6和7的人或物,這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簡單。接著,我讓孩子找找生活中的6和7,孩子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說一說。然后通過計數器,讓學生知道5、6、7的位置,以及6、7和1、2、3、4、5之前的大小關系。 而對于重難點6、7的基數序數意義,這節課我呈現了圖中的金魚圖。讓孩子們數一數“一共有幾缸魚”,“第7缸魚有幾條魚”,“有7條魚的是第幾缸”,但是最終有個別學生也沒弄清楚“7缸魚”和“第7缸魚”的本質區別。我認為如果“把7個圈涂色,把第7個圈圈出來”,在涂和圈的過程中,思維碰撞,學生自覺考慮兩者的差異,弄清楚兩者之間的關系。除了涂和圈之外,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的座位左數第幾個同學站起來,從右數幾個同學站起來;從右數第幾個同學把手舉起來,從左數幾個同學把手舉起來等等。這樣就可以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這個游戲中,突破重點,達到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的目的。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基本達到了預設的要求,整節課學生學得也較輕松,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比如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整個教學內容可以更具趣味性。
比如設計小猴子過生日的情境,小猴子邀請了他的6個好朋友一起來參加他的生日聚會開始,導入6和7的認識。6位好朋友坐著小火車,咔嚓咔嚓,在聲形并茂的過程中,教授數序和進行大小比較,孩子們會樂此不彼。到了小猴子家里,小猴子為他們準備了很多的食物,呈現6種鮮艷、動態跳躍的水果圖片,讓孩子們懷著興奮的心情,開心的分成兩堆。整個教學內容都貫穿在小猴子過生日的主線中,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在活動中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得以鞏固,在活動中加強應用,這樣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