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最大的麥穗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課文16 最大的麥穗-貴州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課文16 最大的麥穗-貴州省優課
第16課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閱讀”、“習作”和“練習”這幾部分組成,承接前11冊“習慣篇”的內容。本文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散文,富有哲理,敘述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到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課文敘事簡潔,說理深刻,圍繞“最大的麥穗”,按照“事情起因→經過結果→即事明理”的順序安排結構。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因此,要通過反復地朗讀課文,抓主要的問題去理解,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取學生已由的經驗,讓孩子用自己的經驗去兌換文中的道理。
學情分析:
対“最大的麥穗”三個層次的理解,即:整個麥田中客觀存在著一株最大的麥穗→摘在手中,后來扔掉的一株最大的麥穗→明白“抓住眼前的機遇”的道理,學生通過讀書,很快就能找到答案。課文所寫的摘麥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以小見大,思想性很強,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理解上有一定難度的。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自然段。
2、憑借課文語言材料,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感受。 4、聯系實際談談學了課文的體會,并試著寫寫自己的人生格言
教學重點:
2
緊緊抓住蘇格拉底的三段話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教學難點:
能夠聯系實際,理解“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出示“麥地”圖,提問“這是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 2、齊讀“這正是收獲的季節,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并提要求:“地里的麥地數不勝數,看到最大的,請你站起來!”
3、課件播放麥穗圖,學生做出判斷。
4、導入:兩千多年前,偉大的哲學大師蘇格拉底帶領了他的弟子們走進麥穗地,今天,讓我們繼續快樂地走進那塊麥地,與哲學大師蘇格拉底進行真誠的對話,去聆聽他的聲音,去感受他的智慧,去尋找——(齊讀)最大的麥穗(板書)
5、在弟子們尋找最大的麥穗的過程中,蘇格拉底一共說了幾句話?快速瀏覽課文,用你喜歡的符號畫出來,再放聲讀一讀,想一想該分別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二、解讀第一句話。 課件演示:
你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1、指名讀,評議。
2、作為蘇格拉底的弟子,你聽懂了老師的幾點要求?指名說(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出)
3、加上提示語讀,蘇格拉底嚴肅地對弟子們說—— 4、該怎樣讀,才能讓弟子們聽懂我的要求呢?誰來做蘇格拉底讀一讀?
過渡:蘇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們紛紛走進了麥地,去摘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摘到了最大的麥穗了嗎?結果怎
3
樣?你從哪兒知道的?
三、解讀第二句話。 “你們已經到頭了。”
1、蘇格拉底說這話時,弟子們完成任務了嗎?他們表現如何?
2、蘇格拉底用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敲響了弟子的警鐘,帶著自己的理解讀,想象蘇格拉底的心情。
出示:蘇格拉底( )說:“你們已經到頭了。”(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
3、“蒼老”與“如同洪鐘一般”在這句話中自相矛盾嗎?為什么?
4、弟子們如夢初醒,想想弟子們明白了什么? 5、弟子們不能完成任務,是因為他們沒有認真對待嗎? 投影出示: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朗讀這句話,理解“兩手空空”“如夢初醒”的意思)
6、聯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為什么會兩手空空?難道他們沒有認真對待嗎?
7、默讀第 2 至4自然段,畫出弟子們摘麥穗時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有關語句,怎么做的用“﹏﹏”,怎么想的用“ ”。思考你從中體會出什么。 A、 體會抓住時機的重要。
(埋頭前行的;摘了又隨手扔掉的;光看光搖頭的;兩手空空的)
B、采訪麥地里的小麥,強化抓住時機的重要性。
(顆粒飽滿的;比較瘦小的;準備嘲笑的;搖晃腦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們此刻的心情,他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固然我們可以像小麥一樣嘲笑弟子們,但我覺得弟子們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們能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他們剛才的表現提一些建議嗎?
四、解讀第三句話
“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1、蘇格拉底是怎么對弟子們說的呢?投影出示,以不同的語氣指名讀。2、明確兩個“最大的麥穗”不同的含義。
3、醉翁之意不在酒,蘇格拉底僅僅在說“麥穗”嗎?還在說什么?
如果麥地是我們的人生,麥穗是機遇的話,蘇格拉底的話還可以怎么說?投影出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_________就是你們剛剛______的。”
4、現在你還認為弟子們走出麥地,手中空空如也嗎?他們收獲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道理。這就是......。
五、解讀最后段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1、齊讀
2、體會分號的用法,麥穗為什么要加上引號呢?體會雙引號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麥穗”、“飽滿的麥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義。
4、再讀幾遍,看看這里哪句話在你心中占據的分量越來越大?
突出顯示: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這樣的道理蘇格拉底直接跟弟子們說了嗎?潛移默化間給弟子影響,這種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詩形容。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個高明的老師! 5、老師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今天對我來說摘取最大的麥穗就是認真上好這堂課,只有上好每一節課,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腳踏實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離我的追求更近!你能聯系實際,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6、指名聯系實際理解。(師點評) 7、創設情境,多反復誦讀:“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六、 欣賞創作,感悟內化。
1、欣賞“金縷衣”及有關“機遇”的名人名言,再次體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道理。
5
2、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曾經有過的錯失良機的事。
七、布臵作業
寫一段“與機會失之交臂”,令自己遺憾深深的往事,注意細致刻畫自己的心理活動。
板書設計:
最大的麥穗
最大的麥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實實在在)
抓住機遇 把握當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