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四自主四環節”課堂-第三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河北省 - 石家莊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科普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四自主·四環節”課堂-第三節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河北省 - 石家莊
八 年級
“四自主·四環節”課堂 地理 學科教學設計
日期 2019.6.15 學科 地理 教師 張靜 課型
新課 課時
1
課題
西北地區
課 前 思 考
課標分析 經過一年多的地理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地理素養如:通過位置能分析地區的優越性和劣勢。
教材分析 八年級地理要素講過諸多地理要素的特征,側重于八年級上學期所學知識和原理在具體區域中的應用。
學生分析
學生對區域地理的學習打下基礎,對于干旱區域的學習并不陌生 教學 目標
1. 在地圖上指出西北地區的范圍,比較四大地理區域之間的差異
2. 舉例說明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3.用事例說明西北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 重點 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
教學 難點
自然特征對西北地區農業的影響
項目 及 要求
重游西天取經之路,分析氣候干旱的原因,感受沿途景觀差異,探究干旱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要求:
1、全班分為三大組:悟空組、八戒組、沙僧組。
2、輔助工具:圖8.3西北地區地形圖、圖8.5西北主要牧區分布示意圖、圖8.7西北地區灌溉農業區分布
教學過程(項目完成——交流展示——評價激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堂導入】
同學們,看過西游記嗎?(幾乎全班舉手)
教師出示玄奘取經路線圖,請同學看圖回答,唐僧西天取經主要經過了我國的哪個區域? 【項目設置】
下面我們正式來進入角色和情境,我說:徒兒們好,你們應該說什么? 狀態非常棒,這節課要看看你們這三個戰隊誰的得分最高?積極展示,積【課堂導入】 學生踴躍舉手,幾乎所有人都看過西游記。
西游記西行經過了我國的西北地區。
【項目設置】 全班分三大隊: 悟空隊 八戒隊 沙僧隊
師傅好……..
【課堂導入】
我國古典名著西游記是很多學生小時候美好的回憶。以此引入,讓學生增加對所學的興趣,面對自己熟悉的內容,更有認同感
切換角色,帶入情境,讓學生更好更有趣的融入課堂 。
極回答問題的戰隊和個人都會加分的。
徒兒們,我們拿好手中的地圖,出發吧。
西游外傳:可是師傅又有問題了,說:“西天取經可沒那么容易,前方路途茫茫,西北地區有什么樣的風景呢先去打探一番?”悟空已經迫不及待了。 【合作與探究】
【交流展示】 在隨著悟空騰云欣賞美景的同時別忘了我們還有任務,好我現在開始分工,悟空隊你們總結西北的位置特征,八戒隊你們總結地形特征,沙僧隊你們總結氣候特征(展示時間各一分鐘)。1分鐘過后, 首先有請悟空隊代表上臺展示西北的位置特征,八戒隊、沙僧隊…… 【評價激勵】 三個戰隊的語言描述都非常流暢。 尤其是悟空隊聲音洪亮,為我們西天取經鼓舞士氣。 八戒能夠準確地快速地把西北主要的山脈和地形區填充好,說明視頻看的非常認真; 沙僧組通過圖表認真剖析了西北氣候的特征,地理語言很準確。 過渡:通過以上三組對西北自然特征的介紹(看西北影像圖),我們得知西北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蒙層),那跟著師傅一起來總結下氣候干旱的原因,大家看黑板一起說(影像圖拉下去)。 過渡:那西北地區干旱的程度一樣嗎?繼續看圖思考。 悟空隊:師傅,待俺老孫先去打探一
番。
視頻配西游記主題曲,欣賞西北美景。
【交流展示】
小結:(學生一起回答) 位置距海遙遠,地形周圍有高大山脈阻擋,使得海洋濕潤氣流不能到達,形成干旱的氣候。
學生上臺指圖說明:
西北地區的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降水自東向西依次遞減。
屬于干旱區和半干旱區。
二、【視覺體驗】 欣賞航拍西北,先用古詩帶出西北雄輝荒涼空曠干旱的體驗,使學生更能領略干旱的特征。
三.課堂實施過程教師用視頻印象一環扣一環,帶著學生查找印象背后的自然原因。
學生自主讀圖找出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位置范圍,地形,氣候。總結最典型的自然特征:干旱,剖析干旱的成因:受地形和海陸位置的共同影響。 利用地圖,進一步分析干旱的遞變規律:自西向東逐漸遞減。 干旱程度的不同導致地表景觀呈現東西的差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穿插情景,過渡到西北地區的農業。
尋找畜牧業和農業的分布地區,探討這些
小結:400mm這條神奇的等降水量線,跨越這條等降水量線,我們將看不到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的景象,也看不到山清水秀,椰風海韻的景象的景象,我們能看到什么呢? 思考:
小結:由于氣候干旱,河流也比較稀少,而且多為季節性河流。越往西受夏季風的影響越來越小,干旱程度增加,地表植被也在變化,自東向西景觀變化規律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過渡:看來我們西天取經之路注定是多災多難啊。 【合作與探究】
【交流展示】
讀出甲乙丙三地降水量范圍,總結規律。
學生上臺把三個景觀圖正確的放到甲乙丙三地,并解釋景觀差異原因。
八戒隊代表展示:
大家好,我代表八戒隊進行展示,我們所到的這個地方地勢比較平坦開闊,牧草肥美,牛羊成群,還看到遠處的民居蒙古包,很明顯這里以畜牧業為主,這里屬于草地牧場。要不說我老豬命好呢,不費吹灰之力就看到了這么美的景色,此刻我想吟詩一首,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牧民介紹了幾種當地主要的畜種:高大壯實的三河牛,還看到馳騁草原的三河馬,繼續往西走看到了可愛的寧夏灘羊,其羊肉鮮嫩醇香、營養豐富,我還看到了阿拉善駱駝,因它的抗逆性強,適合荒漠草原生存的特點而享譽國內外看到這些肥美的畜種,我心里暗喜,終于找到吃的了,請大家睜大眼睛,緊閉嘴巴,欣賞一波美食吧。
沙僧隊代表展示:
大家好,我代表沙僧隊展示,聽完二師兄的介紹,我有點傻眼了,為什么他看到了大片的草原,牛羊成群,而我看到的確是大沙漠呢,別說吃的了,連口水都沒有,又熱又渴,這可如何是好?我繼續前行,當我絕望之余,放眼望去,茫茫沙海北部有條河流(拉進另一張圖),我好像看到了希望,興奮之余此刻我也想吟詩一首: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找到水了,食物就離我不遠了。然,我看地區適合農業發現的條件。
自西向東
根據西天取經的情境,為師傅化緣,找食物,思考西北農業的分布,探討水源與種植業的關系,確定灌溉農業的概念。 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深入思考,解決本節課難點。
八戒隊和沙僧隊尋找的都是肉,課件這里以畜牧業為主。
小結:
400mm等降水量線往西,我國的農耕文明止步于此,畜牧業的發展拉開帷幕,八戒所到之處內蒙古高原,牧草肥美,這里有我國最大的牧區-內蒙古牧區(拉出西北牧區分布圖),還有新疆地區的山地牧場,都是我國畜牧業發展規模較大的地區。
過渡:可是悟空隊找到了美味的主食和香甜的瓜果,這個地區除了發展畜牧業,還孕育著哪些生命的奇跡呢?種植業,種植業發展的條件是什么呢?種植業分布在哪里呢? 總結灌溉農業:
【合作與探究】
過渡:西北雖然干旱少雨,卻擁有神圣的雪山的饋贈,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孕育著新的生機。吐魯番盆地夏季氣溫在全國最高,降水稀少,為
到了牧民在放牧,這里的牛羊不是在廣闊平坦的大草原上,而是多集中在山麓和山坡地帶,看來這里的農業類型也是以畜牧業為主,這里被稱為高山牧場。而且,聽當地牧民說這里還有個比較奇怪現象,當地的牧民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轉移草場放牧,稱之為轉場。通常夏季在山上,冬季在避風的低處。我特別幸運的看到了這一壯觀場景,下面帶大家欣賞下牧民尋找夏季牧場。
悟空隊代表展示:
大家好,我代表悟空隊展示。沙僧、八戒,你們這倆呆子,找了半天給師傅找的全是肉啊,你們讓師傅怎么吃得下?師傅要吃齋飯,我要為師傅找點干糧和美味的水果。在漫漫黃沙的大西北,我竟然發現一片綠地,甚至還有水田,怎么像南方的魚米之鄉?難道我走錯了?不對不對,這里確實是干旱的西北地區。據我觀察這里水源充足,地勢比較平坦,適合發展種植業。因此這里有“塞上江南”(點擊)的美稱。這里主要種植些小麥、玉米、高粱等糧食作物,主要種植小麥,所以這里的主食以面食為主,如面條,馕等,這個師傅肯定喜歡,我還是給他帶點馕,可以長時間儲存。我嘗了嘗這些農產品,真的是太香甜了,我得給師傅多帶點。可是我的問題又來了,干旱的西北地區,發展種植業的水源從哪來?為什么西北地區瓜果如此香甜?我們的展示完畢,謝謝大家。
學生:種植業發展條件,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水源充足。
學生找到畜牧業發展地區: 寧夏平原、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天山山麓、吐魯番盆地 塔里木河流域。
悟空隊提出水源從哪來的問題,引出本節課的難點。
學生思考種植業發展條件,結合西北自然特征尋找適合發展種植業的地方,并思考水源來自哪里。
什么這里是葡萄王國?我們來看下他獨特的構造怎么適應干旱的氣候的? 【拓展提升】
總結:
本節課重游西天取經之路,看到西北獨特的景觀和最突出的干旱的氣候特征,在為師傅找食物的過程中,感知西北地區以畜牧業為主,但是也會有星星點點的灌溉農業,難點就是灌溉水源在哪里?主要來自河流,如寧夏平原,還有一部分來自高山冰雪融水。總之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1確定區域位置范圍。
2明確區域的基本特征
3根據地圖和資料,解釋地理事物內部和之間的相互關系
4找出區域內存在的地理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結束語:徒兒們,今天的西游之路,我們領略到西北地區天蒼蒼野茫茫的遼闊,也感受到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無奈,還看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落寞,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困難,會遇到失落,但我
學生回答瓜果香甜的原因:
光照充足且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強,晚上溫度低,糖分積
累的多。
觀看坎兒井視頻,學生分析坎兒井原理。:
學生:以色列這里沒有雪山,沙漠廣布,沒有高山冰雪融水,因此沒有 灌溉水源。這里處于熱帶,蒸發量大,河流稀少。
學生深切感受地形和氣候對一個地區農業的影響。
通過對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分析得出人類活動特點,掌握區域地理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
作業
布置
項目紙鞏固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
反思
本節課情境有趣,代入感強,學生參與度高,而且學生們的展示形象有知識含量,把西北地區的
農業發展類型展示出來,并且根據區域地理的方法,去回顧我們今天的知識點,舉一反三,感受
一個地區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不足之處,評價激勵語言不太到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