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巴西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二節《巴西》(人教版)四川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九章第二節 《巴西》第一課時
板塊內容 世界地理
教學內容
巴西
教 材
義務教育教科書《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二節《巴西》(人教版)
教案作者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天立學校 李潔 課型課時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課標、教材、教法、學情分析
課標解讀:
圖文結合,了解巴西的種族構成、巴西的工農業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及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
巴西的種族構成與其開發歷史密切相關,巴西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面積廣大的熱帶氣候與平坦的地形,適宜種植熱帶經濟作物;二戰后,工業步伐加快,工業分布接近原料產地;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但破壞嚴重,政府已采取了保護措施。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發展中的工農業,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三部分。
通過對巴西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在考慮農業問題時要綜合分析各種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培養學生形成綜合能力和綜合意識。
教法:
1. 讀圖分析法 2. 多媒體教學法 3. 討論法 學法:
1. 討論學習 2. 小組合作學習 3. 師生互動學習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理解能力還需完善,但求知欲強,通過七上的地理課學習,了解了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能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學習中的你難點,能自主學習,并能在發現問題的同時思考解決問題。 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1.能說出巴西種族的構成特征及形成過程。
2.能讀圖說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區及主要氣候特征。
3.能說出巴西農業生產的特征。
4.能初步分析殖民統治對巴西種族構成、經濟發展及文化生活產生的影響。
5.通過資料,了解巴西農業發展的狀況。
6.通過二戰后巴西經濟的迅速發展,體會發展中國家擺脫殖民統治后所取得的成就。 教學重點:
1.巴西人種構成的特征。
2.經濟特征及主要熱帶經濟作物。 教學難點:
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對氣候、農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地圖冊和教材。
2.教師準備課件和學案。
情景設計 我把本次地理課設置為一檔欄目“是真的嗎?”。 設置四個問題: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是真的嗎?(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積、人口、經濟等概況)
巴西全是混血種人,是真的嗎?(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狂歡節是巴西土著居民的節日,是真的嗎?(巴西多元的文化) 巴西約有70%的汽車“先喝酒,后上路”,是真的嗎?(巴西的自然環境、農業)
教學過程
引入
“是真的嗎”欄目片頭視頻引入 師:開場語:
歡迎大家走進地理課堂“是真的嗎?”(孩子們集體手勢) 我們將跟隨“是真的嗎”欄目組一起探秘巴西。
設計意圖:用“是真的嗎?”欄目的形式直接引入本課,開門見山,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過度:
師:本期精彩提示: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是真的嗎? 巴西全是混血種人,是真的嗎?
狂歡節是巴西土著居民的節日,是真的嗎?
巴西約有70%的汽車“先喝酒,后上路”,是真的嗎?
師:我們來看第一個內容: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是真的嗎?同學們,你們認為是真的嗎?
生:我認為是真的……
我認為不是真的…… 師:評價語
非常棒,看來你的課前預習做的很仔細……
有主見,我們一起看看證據會帶給我們什么不一樣的發現……
設計意圖:課前設疑,激發探究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知識的學習,有的放矢。
環節一 自主學習
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
師:指導學生讀教材第82頁圖9.15“巴西在世界的位置”。提示學生完成學案第一部分自主探究問題,提示學生從位置、面積、經濟方面尋找證據。
1、地理位置:(教材82頁9.15圖) (1)巴西主要位于 半球、 半球。
(2)巴西位于南美洲 部,東臨 洋,周圍與巴拉圭、烏拉圭等其他國家相鄰,是一個臨海國(海陸兼備)。
(3)南回歸線穿過巴西 部,大部分國土位于 (重要緯線)和 (重要緯線)之間,地處 帶,是一個國土廣大的熱帶國家。 (4)巴西是拉丁美洲 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生:自主學習
師生互動完成自主學習匯報:
師: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是真的嗎? 生:是真的。 證據:…… 師:總結
補充拉丁美洲的范圍。
重點強調巴西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緯度位置:絕大部分國土位于南回歸線和赤島之間,熱帶面積廣大(強調巴西是熱大面積最大的國家)。海陸位置:位于拉丁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陸上鄰國眾多,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世界面積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可知在世界各國中巴西面積位次是第五位。
從2013年南美洲各國GDP數值來看,南美洲GDP最高的國家是巴西,所以巴西是南美洲、也是拉丁美洲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 所以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
設計意圖:
通過對巴西在世界各國中面積位次的比較、國民GDP的比較,讓學生感知巴西在拉丁美洲的地位。
本環節內容老師已由PPT提供了圖片,安排學生自主完成,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從地圖上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閱讀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師:接下來看:巴西全是混血種人,是真的嗎?
生根據師提供的“桑巴軍團”、“巴西人種分布餅狀圖”、教材82頁9.16圖,理解混血種人的含義及成因。
板書:人種構成
2、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1)巴西人口眾多,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 地帶,這里海上交通 ,氣候 ,適于人類居住,開發 ,經濟發達。
(2)巴西人口的一半以上是 人種。 種人約占40%,黑種人占6%,
黃種人很少,主要包括印第安人(巴西的土著居民,不到1%)、日本人和華人。巴西通用的語言是 。
生:(課前已經預習,提供讀圖分析就能完成該知識點的學習)…… 師總結:由于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大量黑人奴隸的到來,早期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種族偏見,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間互相通婚,他們的后代很多人成為了混血種人。按照人口比例,由大到小人種構成狀況是白人、黑白混血種人、黑種人、印第安人。
師要求同學們把相應的知識點做好勾畫。
所以:巴西全是混血種人,不是真的。
巴西多元的文化
師:那么:狂歡節是巴西土著居民的節日,是真的嗎?
在巴西這個擁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里,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 發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巴西文化,熱情的 ,盛大的 以及世界一流的 ,無不透射著這個民族的活力與激情。
生:我認為是真的…… 生:我認為不是真的……
理由是…… (學生從教材83頁的活動題能找到答案) 師:所以狂歡節是巴西土著居民的節日,是真的嗎? 生:不是
師:巴西獨具特色的文化還有足球和桑巴舞…… 設計意圖:
學生自主學習能完成的內容師不用細講。該內容簡單易學,所以交給學生讀圖和活動題文字資料自學完成。
環節二 合作探究 發展中的農業
師:我們再來看:巴西約有70%的汽車“先喝酒,后上路”,是真的嗎? 生:是真的,巴西甘蔗多…… 師:表揚你,知識面廣。
師轉承:接下來我們通過巴西的自然環境、農業發展狀況的學習,尋找巴西汽車汽車“先喝酒,后上路”的證據。
1. 巴西的自然環境(課前預習時學生用自己已經掌握的學習能力完成地形、氣候的學習,所以此處師只點撥)
(1)地形(教材85頁9.20圖):巴西的地形以 和 為主,北部為 平原,是世界上 最大的平原,占有國土面積的1/3;南部為 平原,是世界上 最大的高原,占有國土面積的2/3。 (2)氣候: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的 平原,屬于 氣候,特點是 ,悶熱潮濕,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 。巴西2/3的國土是 高原,氣候類型是 ,氣候特點是 。
(3)河流: 河是世界上 最大、 最廣的河流,自西向東注入 洋,長度僅次于 河,居世界第二位。
2.巴西的農業(重點) (1)農業發展的優勢條件
巴西大部分領土位于 帶,氣候 ,地勢 ,具有種植熱帶作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2)農業發展進程
自從葡萄牙殖民者進入巴西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由于巴西長期遭受殖民統治,使得巴西農業生產 化,經濟落后。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巴西通過多種經營,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目前,巴西已經成為一個發展中的農業 國。 (3)農業的分布及現狀
巴西的農業主要集中分布在 沿海。以熱帶經濟作物為主,其中 、 、 的產量居世界 , 、 、 成為巴西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
師:地圖總結:
主要地形區: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
生:地圖上圈畫重點地形區
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為干濕兩季。
師:亞馬孫河流向是? 生:自西向東,原因……
師:PPT出示巴西河流流域范圍、巴西地形圖、巴西氣候圖,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亞馬孫河水量豐富的原因”
生:討論…… 生:歸納…… 師:總結
地形:流經亞馬孫平原,南北兩側是高原,西部是山地,有利于徑流的匯集。 氣候:亞馬孫河流域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雨量特別大,各支流流量豐沛。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的讀圖歸納能力,通過對亞馬孫河流量豐富的分析,實現知識的遷移,掌握分析河流的一般方法。
師:PPT出示農業發展的優勢
巴西大部分領土位于熱帶,氣候濕熱,地勢平坦,具有種植熱帶作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生:大聲朗讀記憶
轉承:巴西自然條件如此優越,這對當地農業發展有什么影響呢? 師:引導學生讀巴西的地形和主要農產品的分布圖。 生:小組合作討論
(1)巴西主要有哪些農作物?農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帶? (2)巴西產量居世界第一的熱帶經濟作物是什么? 生:小組討論并回答…… 師:總結“看著地圖講道理”
(1)主要的農作物有:咖啡、甘蔗、柑橘、天然橡膠、玉米、棉花等,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帶。
(2)咖啡、甘蔗、柑橘等農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 設計意圖:
在此總結熱帶經濟作物的種類分布地,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了東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兩個國家和地區農業的基礎上,對比掌握巴西的農業發展狀況,讓學生掌握不同地區的物產。
師:拓展巴西新能源開發,PPT展示
巴西因為在80年代受到石油強烈打擊,政府下決心開發新能源。巴西甘蔗產量大,利用甘蔗制造酒精,緩解了能源礦產短缺的問題。乙醇俗稱酒精,可以當做汽車燃料。據了解,巴西20%的汽車根本不使用汽油,完全使用酒精;70%左右的汽車使用乙醇汽油,所以在巴西,汽車是“先喝酒、后上路”。
師:所以:巴西約有70%的汽車“先喝酒,后上路”,是真的嗎?
生:是真的!
設計意圖:
本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安排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學生自主讀圖獲取信息,完成探究活動,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
師:課堂總結 結束語
師:巴西還被稱為“咖啡王國”,據說巴西工業化源于咖啡種植業的發展,是真的嗎?亞馬孫熱帶雨林全部位于巴西境內,是真的嗎?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反思:
本次課設計亮點:把整節課的內容用電視節目“是真的嗎”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參與節目的過程中完成對本節課的學習,帶著問題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存在的不足:因為錄課,所以本次課上課的過程很多地方因老師和學生緊張,很多環節處理不如所堂課自然。加上后期剪接當中經驗不足,把很多關鍵的地方剪掉了,希望下一次錄像課賽課自己能做的更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