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粵人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三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二課時)新疆 - 博爾塔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閱讀地圖和圖片,說出本區的位置特點和地形特點。
(2) 閱讀圖文資料,說出本區主要氣候類型及其非洲氣候的總體特征。
(3)閱讀相關圖表和實例,說出本區大部分國家是以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特征,知道該經濟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國際貿易中所處的地位。
(4)結合所學地理知識,說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國家貧困的原因、擺脫困境的出路,提出促進本區發展的建議。
過程與方法:
(1)提高運用地圖獲取知識的能力,學會讀圖、用圖、析圖,形成正確的地理學習方法。 (2)通過比較,認識本區經濟特點,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小組討論探究,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非洲黑色人種文化等方面的學習,樹立種族平等、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觀念。 (2)通過分析本區“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形成國家關系應平等互利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特點,熟記幾個代表性國家的主要礦產資源。
(2)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特點。 教學難點:
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經濟落后的原因,及其未來的可行性出路。 教具準備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
第 2 頁 共 9 頁
說說自己最想去去的地方 生介紹后師評價。 二、溫故知新。
學生自由匯報第一課時所學內容。 教師隨機評價并要求積累相關知識點。 三、激趣導入,新課學習。
1、角色代入: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這片神奇而又充滿生命力的土地,它的神秘與壯麗吸引我們繼續前行… …今天我們將和來自非洲的小黑一起同行,完成此次非洲之旅。
2、明確目標:
(1)通過具體實例及圖片,認識本區人口和糧食、干旱和荒漠化問題的嚴重 性,探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
(2)了解本區以生產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的形成原因和后果。 3、學習第一板塊:人口、糧食、環境問題 (1)觀看視頻
(2)生自學完成:閱讀65、66頁課文及圖片,思考本地區的人口問題、糧食問題、環境問題,并分析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3)生匯報,教師指導。
(4)師小結講解人口、糧食、環境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 (5)欣賞圖片,談感受。 (6)小組合作探究:
為了幫助小黑,我努力的查找資料,找到了六條建議,可是應該怎樣排列主次順序呢?說出你的理由。
(7)小組合作后,進行展示。
(8)明確: 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念,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3、學習第二板塊:快速發展的經濟
第 3 頁 共 9 頁
(1)聽到這些建議,小黑非常高興,為了表達感謝,她送給我一張“藏寶圖”。看圖明白了什么?
(2)自學完成:閱讀63頁課文及圖8.30,分析本區有什么資源?感受本地區豐富的資源。
(3)在聯合國確認的44個最不發達的國家中,非洲占31個。為什么會這樣呢? (4)生自學完成:
分析歸納本區經濟落后的原因、形成的經濟貿易模式特點及影響? (5)、非洲形成的經濟發展模式。 (6)活動探究:
閱讀課文及材料,結合加納的例子,參考肯尼亞、尼日利亞、安哥拉等國案例,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發展經濟提出建議。
(7)教師小結:
1、通過因地制宜的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經濟。 2、立足本國優勢,挖掘潛力,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 四、拓展延伸: 中國夢與非洲夢 五、板書:
人口、糧食、環境問題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快速發展的經濟
第 4 頁 共 9 頁
教學過程:
師 生 活 動
教學提示與建
議
[導入]出示一張“黑人小朋友的照片”
[提問]首先請同學們端詳一下這個小朋友和我們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
[學生]膚色黝黑、頭發卷曲、嘴唇較厚、體毛很少等。
[教師]之所以我們和這個小朋友在外貌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是因為我們屬于黃色人種,而他們屬于黑色人種。他們的家在哪?他們的生活環境怎么樣?今天我們就去了解他們的故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板書]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顯示]地圖“非洲大陸輪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與北非分界線”。 [講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提問]請作圖標出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分別穿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什么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維度位置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填圖]赤道穿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歸線穿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歸線穿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
[提問]請在板圖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個半島、一個大島、一個海灣,說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線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填圖]一個半島是索馬里半島、一個大島是馬拉加斯加島、一個海灣是幾內亞灣。
[提問]請在板圖中注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剛果盆地,說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點。
[學生填圖]在板圖中填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剛果盆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
第 5 頁 共 9 頁
[教師提示]參照圖6.12“非洲的氣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氣候分布有什么特點?
[學生]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半球對稱分布。
[提問]不同的氣候條件下,自然景觀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別給出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沙漠的景觀圖,從景觀圖中可觀察出當地氣候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討論
[學生]熱帶雨林氣候中年高溫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熱帶草原氣候分為明顯的干季和濕季,因而草在濕季茂盛,在干季枯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廣布。
[承轉]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積的熱帶草原分布,而且,我們從熱帶草原的景觀圖中看到,還有很多野生動物和我們的新朋友一起生活在哪里。有一個學習小組的同學上課前已經收集了一些關于非洲熱帶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動物的資料,下面請他們為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如果學生收集有關資料有困難,可由教師將事先收集的資料,上課前請某一學習小組的同學先熟悉準備,上課時,先介紹大家。)
[學生]分別介紹斑馬、角馬、長頸鹿、獅子等野生動物。
[提問]大家不難發現大部分生活在熱帶草原的野生動物都善于奔跑。請大家討論一下,野生動物的特點與他們生活的環境的氣候特點有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
[學生]熱帶草原氣候分為明顯的干季和濕季,因而,野生動物只有奔跑能力強才能在干季時遷徙到熱帶雨林邊緣水草肥美的地方繼續生存。
[提問]除了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外,根據上面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了解,那個小朋友的家鄉還有哪些資源會十分豐富?
[學生]討論
[學生]水能、熱帶經濟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礦產(黃金、金
第 6 頁 共 9 頁
剛石、銅、鈾等)
[承轉]這塊富饒的土地,是遠古人類的發祥地,和我們國家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燦爛的文化。(課前請同學先收集一些相關資料,課上請他們來介紹。如果學生收集有關資料有困難,可由教師將事先收集的資料,上課前請某一學習小組的同學先熟悉準備,上課時,介紹給大家。
[介紹]就非洲的鼓文化、舞文化、雕刻文化、編織文化進行介紹。 [提問]不知大家是否感到,非洲的雕刻與我們的有很大差別(出示亞洲和非洲雕塑圖片),這些差別與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關系?請同學們課下討論,和美術老師交換意見。
[提問]上面我們小朋友的故鄉有了初步了解,這是一塊什么樣的土地?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
[學生]美麗、富饒、神奇..... 第二課時
[導入]上節課我們領略了我們的小朋友美麗富饒的家鄉,他們那里豐富的物產正源源不斷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展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國家出口商品占出口總額的百分比圖。問:大家發現這些國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點?
[小結]依賴某一種或某幾種初級產品生產的經濟稱為“單一商品經濟”。輔導讀圖8。31“本區某些國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國出口商品總額的百分比(1998年)”
[學生]以某種商品出口為主;出口商品多是初級產品。 [板書]單一商品經濟
[講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產的礦產、木材、經濟作物都是工業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國家工業落后,許多工業制造品要從國外進口。這樣的單一商品經濟,在世界貿易中會受到哪些影響?以教材上給出的加納為例。請在小組內模擬加納與其他國家之間進行外貿交易,注意交易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教師給每個學習小組下發工作資料,并參加討論)
第 7 頁 共 9 頁
[活動]模擬加納與其他國家之間進行外貿貿易。學習小組內的3—4人代表其他國家;學習小組內的1—2人代表加納。
[教師]請各小組匯報一下在模擬加納與其他國家之間進行外貿貿易中出現的問題。
[學生]各小組匯報(略)
[引申]這些問題說明像加納這樣的單一經濟對自身的經濟發展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學生]回答
[講述]在這種不平等貿易中,要賣的是低價賣,要買的是高價買,就在這樣的買賣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的財富在不斷流失,這是殖民者長期掠奪本區資源的惡果。
[討論](略)
[提問]這樣下去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發展十分不利,請大家幫我們的非洲朋友想想辦法。
[學生]發展本區的民族工業,減少對工業品的進口;聯合、團結、協作,發揮本區的資源優勢,形成OPC一樣的資源輸出組織,保障各國的基本利益;改變農業生產結構,推廣新品種的種植,解決糧食問題。
[小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國家在不同程度上意識到發展的危機,并為此做出努力,例如:科特迪瓦的很多做法就和我們同學想到一塊兒去了,而且成為本區發展比較快的國家。
[承轉]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國家積重難返,貧困像惡魔一樣籠罩著他們的生活。據世界銀行統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貧困人口逐年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長率卻是全世界最高的,看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貧困加劇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區自身造成的。
[板書]人口、資源、環境
[提問]請大家把非洲發展中的上述環節填入圖中。
[引導]人口、糧食、環境三個問題形成一個怪圈,而使非洲經濟難以發
第 8 頁 共 9 頁
展,人民生活更難以擺脫日益加劇的貧困。請大家再次發揮我們的集體智慧,看看有哪些辦法可以促進本區的發展,擺脫貧困。
[討論]每個小組把提出的建議作提綱紀錄。
[引申]請把你們小組的建議,按最重要(1條)、次要(2條)、一般重要(3條),填到金字塔的小方塊中,并思考理由。
[學生]討論(略)
[小結]看來大家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們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會更好。
板書設計: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概況
1、位置范圍和組成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2、地形 -- 以高原為主 3、氣候
熱帶氣候類型為主
熱帶雨林 終年高溫多雨,植被茂盛(剛果盆地、幾內亞灣) 熱帶草原 干季 草原枯萎
濕季 草原茂盛
熱帶沙漠 終年炎熱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廣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