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黃土高原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_海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_海南省優課
新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 第六章 北方地區
第三節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利用多媒體提供較大容量的視頻、圖表文字資料等拓展學習空間,圍繞教材的內容設計能激活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活動,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深刻理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通過貼圖、試驗等課堂實踐活動形式,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念。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圍繞著“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文化——黃土的形成——水土流失原因——水土流失后果——黃土的水土保持”這一主線來編寫的。每一個專題之間有著密的因果聯系,疏松的黃土容易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的水土流失促使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日益脆弱,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措施進行水土保持。本節內容分2個課時,第一個課時主要明確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理解黃土的形成原因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第二課時認識水土流失后果,掌握進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 運用地圖說出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跨越的省區,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2
2. 了解黃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黃土風情”。
3. 通過圖文、視頻資料了解黃土成因和黃土高原地貌特征 4. 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培養學生的自主分析及歸納整理能力。
方法過程
1.(播放短片)創設情境——(讀圖貼圖)了解范圍——(小組討論)分析成因——(試驗討論交流)水土流失原因——(交流收獲)課堂小結
2. 將讀圖分析法、媒體演示法、試驗操作法、探究討論法相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和分工合作的意識,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地觀。
教學重點
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教學難點
黃土物質的形成和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教學策略
采用 “課堂實踐活動”的教學形式,在活動中教會學生分析解決
問題的思維方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課前準備
教師:黃土高原地圖、自制多媒體課件、試驗器材 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課時 第1課時
3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1、播放有關黃土高原景觀的視頻,創設情境。
2、剛才的短片展示了我國哪個地形區?由此導入本課----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播放的這個短片主要展現了未治理的黃土高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并配上陜北民歌信天游。一方面是為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是初步感知黃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為本節課學習其成因、水土流失打下基礎) 二、師生互動 合作探究
(展示目標)
知識點一:黃土高原位置范圍、行政區劃
學生獨立完成讀圖、貼圖的活動
1.多媒體展示“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說出黃土高原的范圍。 2.了解黃土高原的范圍及跨越的省區。
學生閱讀地圖冊P24頁內容,在圖上找出黃土高原的范圍,所跨的省級行政區。學生先獨立讀圖、貼圖,然后全班交流。 3. 文明搖籃
展示圖片文字相結合,認識黃河流域古代文化和黃土高原的民風民俗。
4.(圖片展示)黃土高原景觀圖片、面積、厚度的數據。提問:這組
4
資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交流小結: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通過獨立完成讀圖、貼圖的練習,既掌握了知識,又學到了方法。)
過渡: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這么厚的黃土到底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別的地方沒有? 知識點二:黃土高原的成因—風成說
多媒體展示‘科學的假說’
1.教師簡單介紹科學家提出的多種假說:風成說,水成說、風水雨相成說。
2.學生觀看視頻“黃土高原的形成過程”,了解“風成說”,學生自主討論黃土的形成過程和原因。
3.認識黃土高原幾種不同地貌: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黃土川。 (利用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習。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有限的時間里了解黃土高原黃土物質的形成原因,我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直觀形象)
過渡:既然風成說被認為是黃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黃土應該是均勻地覆蓋在現在的黃土高原地區,為什么會形成溝壑縱橫的景象?
知識點三:嚴重的水土流失
分組完成實驗,并探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學生按步驟完成實驗操作,并觀察比較實驗結果。
5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實驗里揭示水土流失的原因。
3.由各組中心發言人發言,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歸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等。 人為因素:毀林、毀草、陡坡開荒,開礦、修路等。 4.了解并交流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
(利用實驗操作,思考并討論各要素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對重難點逐一通過實驗和結合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培養學習的自動性和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小結:因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使黃土高原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方之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嚴重,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呢?下節課我們將會繼續討論。 三、知識反饋(作業) 教學板書設計
第三節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一、文明的搖籃
1.位置:東起太行山脈,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南抵秦嶺 2.文明的搖籃:燦爛的古文明,黃土風情 二、風吹來的黃土
1.黃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風成說 2.黃土高原的地貌景觀-溝壑縱橫 三、嚴重的水土流失原因
6
黃土高原課堂演示操作步驟
實驗操作步驟:第一組(實驗1) 步驟一:
將裝草坪和沙土的兩個瓶子按相 同的坡度固定在鐵架上; 步驟二:
在瓶口分別放置兩個燒杯; 步驟三:
同時向兩個瓶子里加入同樣(強度大小一樣)的水; 步驟四:
觀察燒杯里水和沙土的變化并進 行比較; 步驟五:
思考水土流失與植被的關系。 實驗操作步驟:第二組(實驗2) 步驟一:
將兩個裝有同等量沙土的瓶子按 不同的坡度固定在鐵架上; 步驟二:
在瓶口分別放置兩個燒杯; 步驟三:
同時向兩個瓶子里加入不同等量
7
(強度一大一小)的水; 步驟四:
觀察燒杯里水和沙土的變化并進 行比較; 步驟五:
思考水土流失與水量大小的關系。
實驗操作步驟:第一組(實驗3) 步驟一:
將兩個裝有同等量沙土的瓶子相 不同的坡度固定在鐵架上; 步驟二:
在瓶口分別放置兩個燒杯; 步驟三:
同時向兩個瓶子里加入同樣(強度大小一樣)的水; 步驟四:
觀察燒杯里水和沙土的變化并進 行比較; 步驟五:
思考水土流失與坡度大小的關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