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滬教課標版九年級上冊第1節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江蘇省 - 揚州國家優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化學滬教課標版九年級上冊第1節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江蘇省 - 揚州國家優質課
【課 題】
第1章 第1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些什么(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知道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而實驗是認識物質、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和手段;
2.通過碳酸氫銨加熱分解的實驗知道化學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物質; 3.通過鐵生銹等實驗知道化學指導人類合理利用資源;
4.通過材料制造與使用的發展知道化學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過程方法】 1.能夠初步了解觀察實驗的方法; 2.初步掌握資料的查找與積累。
【情感價值】
1.感受到化學對人類文明和研究的推動作用;
2.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責任感。
【重點難點】 【重 點】 認識學習化學和研究化學的重要意義
【難 點】
對“碳酸氫銨加熱分解”“鐵生銹”實驗的分析、記憶。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趣味實驗1——魔棒點燈:濃硫酸、高錳酸鉀、酒精燈 (教師演示) 趣味實驗2——變色實驗:氫氧化鈉溶液、酚酞試液、稀鹽酸(教師演示) 趣味實驗3——“清水”變“牛奶”: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學生實驗) 【活動一】 合作交流探究
【交流討論】 討論“小明一家”生活中遇到的化學常識或問題:
媽媽:炒菜;爸爸:抽煙;奶奶:迷信;爺爺:管理倉庫…… 【教師講解】
1.提供新物質,提高生活質量
2.打破舊觀念,抵制偽科學,如“法輪功、點金術、長生不老藥”等 3.指導我們的生活,如“燃料的變化、材料的發展、化肥的使用”等 【演示實驗】 碳酸氫銨加熱分解
【教師講解】 儀器:蒸發皿、三腳架、酒精燈
【學生回答】 實驗現象:① 白色固體逐漸減少 ②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教師講解】 碳酸氫銨 氨氣 + 水 + 二氧化碳 文字表達式的書寫、各物質的色態等
【交流討論】 1.如何設計實驗來證明二氧化碳的生成?如何證明水的生成? 2.碳酸氫銨有哪些性質? 3.碳酸氫銨應如何保存? 【討論總結】 化學幫助我們正確的認識物質
實驗是認識物質、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和手段 【活動二】
閱讀交流探究
2
【閱讀回答】 閱讀課本P4~5:空氣(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中氮氣的用途。完成《導學案》中相關問題。
【學生展示】 補充展示自己查閱的“氮氣的用途”。 【演示實驗】 “鐵銹蝕的實驗”
【學生回答】 實驗現象:① 鐵絲表面出現紅色物質 ② 導管內上升一段紅色液柱 【交流討論】 紅墨水為什么會倒吸至導管里?食鹽水的作用是什么? 鐵在怎樣的環境里易生銹?
【教師提問】 用不生銹的塑料制品會帶來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學生討論】
幾個環境問題及形成主要原因:
白色污染—塑料 全球氣候變暖—二氧化碳 酸雨—二氧化硫 臭氧空洞—含氟、含氯制冷劑 水體富營養化—氮、磷過度排放
【小結】
化學是一把雙刃劍:化學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但是,對自然環境也產生了極大的破壞,甚至威脅著人類的生存。提出“綠色化學”的理念 【討論總結】 化學指導人類合理利用資源 【活動三】 閱讀交流展示
【學生展示】 展示自己查閱的化學發展史,展示家庭小實驗成果 【觀看圖片】 觀看圖片感受化學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學生展示】 展示自己的家庭小實驗
【學生討論】 你認為是否可能用聚酯塑料或有機玻璃取代玻璃作為材料? 【討論總結】 化學促進科學技術發展 【活動四】 小組討論或辯論
【小組討論】 有人認為,三聚氰胺、蘇丹紅都是化工產品,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化學惹得禍,你怎么看? 【課堂總結】 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課堂練習】 《導學案》001《課堂練習》 【布置作業】
《導學案》001《課后鞏固》
【板書設計】
第1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
一.化學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物質 二.化學指導人類合理利用資源 三.化學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教學后記】
通過預習,學生對“化學”學科充滿好奇,有很強的求知欲。與老教材相比,新教材中將“氮氣的用途”引入“化學指導人類合理利用資源”非常合理,空氣本身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課前布置了幾個家庭小實驗。本課包含四個主要教學活動,學生交流討論多,時間稍緊。
導學案——第1章 第1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些什么(1)
班級 學號 姓名 【學習任務】
1.知道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而實驗是認識物質、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和手段; 2.通過碳酸氫銨加熱分解的實驗知道化學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物質; 3.通過鐵生銹等實驗知道化學指導人類合理利用資源;
4.通過材料制造與使用的發展知道化學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學習準備】
1.上網搜索化學發展史,了解化學這門學科; 2.上網查閱“氮氣的用途”。 3.家庭小實驗:
收集“玻璃、有機玻璃、聚酯塑料(飲料瓶)”等材料,完成課本P6的《活動與探究》。 4.熟記課本P75表3—4和P146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的名稱與對應的元素符號。
【我的疑惑】
針對學習任務和學習準備,你有哪些困惑?
【學習探究】
學習活動一:合作交流探究
1.觀看教師的演示實驗:“魔棒點燈”等
2.討論“小明一家”生活中遇到的化學常識或問題:
媽媽:炒菜;爸爸:抽煙;奶奶:迷信;爺爺:管理倉庫…… 3.觀察演示實驗“碳酸氫銨加熱分解”,并討論。 (1)儀器
a b c (2)觀察右圖實驗的現象并交流:
①固體逐漸 ; ②試管口有 ;
③聞到 氣味。④塞上橡皮塞后,澄清石灰水變 ;
(3)碳酸氫銨應 保存。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碳酸氫銨分解的文字表達式 物質對應的化學式 4.討論總結:化學幫助我們 。
是認識物質、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和手段。
4
學習活動二:閱讀交流探究
1.閱讀課本P4—5:空氣(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中氮氣的用途。
空氣中的氮氣很 ,在常溫下 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在包裝袋中充入氮氣,可以 ,在一定條件下,可用氮氣和氫氣作原料制得 ,進一步可生產 肥。 2.補充展示自己查閱的“氮氣的用途”。 3.觀察演示實驗“鐵銹蝕的實驗”
(1)盛鐵絲的儀器名稱是 ; (2)實驗現象:
① 鐵絲表面 ; ② 導管內 。 4.討論:除鐵銹的方法 ;濃食鹽水的作用 。 5.討論總結:化學指導人類 。
學習活動三:閱讀交流展示 1.展示自己查閱的化學發展史
2.觀看圖片感受化學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新能源(太陽能汽車、氫能源汽車、風能汽車)的開發解決了資源枯竭的問題 新藥物(青霉素)的發明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
新材料(硅晶體、納米材料等)的發現推動了產業技術的革命 ……
3.展示自己的家庭小實驗
你認為是否可能用聚酯塑料或有機玻璃取代玻璃作為材料? 4.討論總結:化學促進 。
學習活動四:小組討論或辯論
有人認為,三聚氰胺、蘇丹紅都是化工產品,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化學惹得禍,你怎么看?
【課堂練習】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用化學物質可以消除汽車排放的有害尾氣 B.用化學手段檢測和監控城市空氣污染狀況
C.用化學方法可以進行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清潔化處理 D.用化學反應使海水變成石油,從而解決能源緊張的矛盾
【學習總結】 寫寫你對知識的建構、方法的總結及學習的反思
名人名言:化學不能代替一切,但沒有化學肯定沒有一切
化學給我們
帶來什么
2個重要實驗
5
【課后鞏固】
一.單項選擇題(將答案寫在題號前面)
1.我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對人類作出過重大的貢獻。像制作青銅器、冶鐵、煉鋼都是我國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化工工藝,它們最早出現的朝代依次是
A.商代,宋代,春秋 B.商代,春秋,戰國 C.春秋,戰國,商代 D.宋代,商代,戰國
2.下列化學工藝最早不是從我國產生的是
A.制青銅器 B.燒瓷器 C.冶鐵煉鋼 D.制作玻璃器皿 3.下列說法沒有科學尤其是化學依據的是
A.點石成金 B.變廢為寶 C.塑料回收 D.資源再生
4.碳的耗用量稱為“碳足跡”。一般情況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跡就越大。以下做法可以減小“碳足跡”的是
A.將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發展生產 C.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D.以私家車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化學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關鍵 B.學習化學會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 C.用化學方法可以合成“長生不老”藥 D.保持鐵制品表面的干燥可以防止鐵生銹
6.從課本第5頁圖1-6實驗中可知,和鐵生銹相關的主要因素是
A.空氣和水 B.太陽光 C.鹽酸 D.紅墨水 7.下列措施同環境保護有關的是
A.將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中 B.回收并集中處理廢舊電腦、手機等 C.大范圍推行“醬油加鐵工程” D.用加碘鹽替代一般食鹽
8.聯合國衛生組織經過嚴密的科學分析,認為我國的鐵鍋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廣。其最主要原因是
A.價格便宜 B.烹飪的食物中留有人體必需的鐵元素 C.保溫性能好 D.生鐵鍋中含有碳元素
6
9.戰勝“非典”等傳染性疾病必須依靠科學。下列說法沒有科學根據的是 A.吸煙有利于防治傳染性疾病,所以吸煙者基本不會感染“非典”
B.常洗手有利于預防傳染性疾病 C.勤開窗通風有利于預防傳染性疾病
D.使用殺菌消毒劑必須了解其性質和用法才能保證安全有效 10.下列有關生活常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完后的廢電池應回收集中處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C.“綠色冰箱”是指顏色為綠色的冰箱 D.“沙塵暴”是一種正常的氣候現象 11.根據日常生活知識,你不正確的是
A.通常狀態下氮氣是無色氣體 B.氮氣難溶于水
C.氮氣不容易與其他物質反應 D.氮氣有刺激性氣味
12.氮氣的用途也很廣泛,下列屬于氮氣用途的是 A.合成氨制作氮肥 B.作燃料
C.作為火箭發射的推進劑 D.醫療上可作為危重病人的急救氣
二.填空題
13.☆看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右圖所示的裝置能用于固體類物質加熱。
(2)若試管中的藥品是碳酸氫銨,則在管口聞到 性氣味, 管壁有 產生,如將產生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將會看到 。 (3)編號中儀器的名稱
A B C 鐵架臺
(4)文字表達式 對應物質的化學符號
14.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 氮氣不活潑,在常溫下 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氮氣的用途:用氮氣作燈泡的 ,做糧食和蔬菜貯藏的 ,液氮用于 。
15. ☆為研究溫室效應與二氧化碳氣體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
所示裝置,將中間有紅墨水的兩個分別裝有空氣和二氧化碳氣體的集氣瓶同時放到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
由此說明: 是溫室氣體。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