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滬教課標版九年級上冊第1節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無錫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化學滬教課標版九年級上冊第1節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無錫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化學對人們認知周圍物質世界的意義,學習、研究化學可以幫助我們擺脫愚昧和無知,抵制迷信和偽科學,提高科學素養;
2、初步認識化學對開發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意義,樹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3、初步了解化學對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知道化學在新能源、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4、初步體驗實驗是認識物質、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和手段;
5、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化學,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體驗化學之美,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和使命感。
2學情分析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是學生學習化學的第一堂課,所以這節課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否則會影響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乃至影響整個學年的教學。這節課要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來感受化學的生動有趣,多姿多彩,真切地感悟到化學與人類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關。教師要用生動的語言、鮮明的實驗、直觀形象的視頻等方式,充分展現化學的魅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為學生努力營造學習化學的氛圍,盡可能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喜歡上化學。
3重點難點
1、認識學習化學和研究化學的重要意義。
2、樹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3、培養為服務于社會而努力學好化學的責任感。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精心導入,激發興趣
【新課引入】自我介紹;“白紙顯字”——化學
今天我要提前帶大家開啟化學之門,讓我們一起進入神奇的化學的世界,去看看什么是化學?化學究竟給我們帶來什么?
【板書】第一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小魔術”引出今天的課題,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感覺化學很神奇,立刻激發了學生課堂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活動2【活動】二、開展活動,保持興趣
【講解】先簡單介紹古代化學成就,然后以小明的一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化學常識或問題為例,如:媽媽:炒菜;爸爸:抽煙;奶奶:迷信;爺爺:管理倉庫。揭示現代生活更是處處離不開化學。
設計意圖:化學來源于生產生活,而初中化學中更有很多內容是與其相關聯的。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從一些司空見慣的事物、現象中發現問題,使他們真切感受到身邊物質的化學性質及其變化,充分認識到化學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無處不在。
爺爺在保存化肥的時候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
【觀察與思考】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化肥?
【實驗1】加熱碳酸氫銨(實驗改進:用大試管裝碳酸氫銨,固定在鐵架臺上,用酒精燈進行加熱,氣體用澄清石灰水進行吸收并檢驗)
實驗現象:試管中白色固體減少,內壁有水霧出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
結論: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
【提問】你能解釋小倉庫的秘密了嗎?如果你是管理員,在保存化肥”碳酸氫銨” 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到底誰動了我的化肥?為了激起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創設了學生比較熟悉的柯南破案情境。本實驗雖然是演示實驗,但是可以讓學生初步的體會到科學探究的一般流程,即發現問題-提出猜想-實驗探究-得出結論-應用實際。因為用蒸發皿加熱碳酸氫銨時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會影響教室內的空氣質量,所以將該實驗裝置進行以上的改進。改良后的實驗裝置不但可以讓全班同學清楚的看見白色固體明顯減少,而且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并吸收所產生的氣體。
活動3【活動】三、發揮智慧,鞏固興趣
【講述】通過直觀的視頻、圖片、文字介紹講述化學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新能源(太陽能汽車、氫能源汽車、風能汽車)的開發解決了資源枯竭的問題
新藥物(青霉素)的發明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
新材料(硅晶體、納米材料等)的發現推動了產業技術的革命
【板書】三、化學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設計意圖:應用現代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把動畫、圖像、立體聲融合起來,真正做到“圖文并茂”,把學生帶入輕松愉悅的境界,從而收到良好效果。另外所選擇的內容緊跟時代發展,例如:蘋果手機、電腦、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都是現在的學生所關注的,能夠再次引發學生的情感高潮,使學習化學的興趣進一步鞏固。
活動4【練習】四、巧設結尾,提高興趣
【討論】 “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對于這個問題現在你有沒有新的認識呢?你希望化學能夠幫助你實現什么愿望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
【結束語】同學們的愿望都很美好,但是要實現這些愿望就需要同學們認真學習化學,同學們想不想學習化學?有興趣學習化學呢?有沒有信心學好化學?
設計意圖:點明主題,前后呼應,再次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并對化學產生更多美好的憧憬。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第一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
一、化學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物質
1、【觀察與思考】誰偷了我的化肥
在一個南方農村的小倉庫里,堆放了一批袋裝化肥——碳酸氫銨。過了一個夏天,管理員發現倉庫里這種化肥所特有的刺激性氣味變得濃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的碳酸氫銨變少了。檢查發現,變少的化肥包裝袋沒有密封,可是卻沒有發現化肥灑落在地上,也沒有人進入倉庫開袋取用。到底是誰偷了我的化肥呢?
實驗名稱:加熱碳酸氫銨固體
實驗現象:看到 ,聞到
實驗結論: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了
你能解釋誰偷了我的化肥呢?
2、【活動與探究】玻璃人們熟悉的材料。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性能比玻璃更優異、透明的易加工成型的材料,如可以制造標牌、燈箱、工藝品盒的有機玻璃;制造飲料瓶的聚酯材料,制造牙刷柄的聚苯乙烯材料等等。你了解這些材料的性質有什么不同嗎?
收集幾種常見的、用透明材料做成的物品的碎片,以8位同學為一組,并由一人做好實驗記錄:
(1)用水槽盛少量水,取各種樣品一片投入水中,哪些材料能浮在水面上?
(2)將四種材料小心的折斷和試著往地上摔一下,哪種材料容易破碎、斷裂?
(注意:玻璃不要摔了,憑同學們的生活經驗考慮玻璃是否容易破碎呢?)
(3)用小刀在樣品上刻劃或切割,觀察是否有刻痕,它們的硬度又有什么不同?
(4)用坩堝鉗分別夾持各種樣品,將樣品的一角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觀察是否會變形?(灼燒時務必注意安全,只要有變化就停止灼燒,時間不要太長,將灼燒后的樣品放入水中冷卻。)
(5)你還有哪些方面想探究呢?可以記下來課后完成
實驗內容 | 玻璃 | 有機玻璃 | 聚酯材料 | 聚苯乙烯材料 |
取樣來源 | 普通玻璃 | 標牌 | 飲料瓶 | 透明CD盒 |
1、取樣后投入水中,觀察現象 | ||||
2、用刀刻劃,比較硬度 | ||||
3、是否容易破碎 | ||||
4、用坩堝鉗夾持后再加熱 | ||||
5、 |
塑料瓶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立即觀察 | |||||
1天后 | |||||
3天后 | |||||
一周后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