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
所屬欄目:初中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八年級初中科學《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浙教版_梁老師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一,教材分析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是初中科學第四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學習內容,是學生即將學習的"電和磁"現象的基礎.學生能否正確而系統認識磁體及其性質,對今后進一步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材通過3個實驗讓學生自己去感知磁體的性質:能夠吸引含鐵質的物質;磁體有兩個磁性最強的磁極(N極和S極);磁體間有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使學生感受到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體驗發現科學知識的快樂.
而磁化現象的演示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磁場與磁感線的學習.作為本節的重點與難點,磁場與磁感線的概念相當抽象.
本節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的重點是磁體間的相互作用規律,難點是磁化的概念;第二課時的重點是磁場與磁感線,難點是磁場的概念與磁感線.
所以,重點應考慮如何使難點,重點淡化,又突出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我們還需下一番工夫.
基于上述,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初步認識磁體的性質,知道磁極間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的概念;知道地磁場的存在,知道地理北極就是地磁南極.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綜合能力及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滲透科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實際生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情感目標: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并利用指南針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學生分析
磁現象在小學里就進行過教學,學生可能有一定的前知識,但由于學生個體的不同,這些前知識會顯得亂而沒有條理.因此,在本節課中,我采取"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按認知規律從"具體感知-形成表象-進行抽象"的過程,對學生進行從現象觀察到思考問題的訓練,安排了多個學生個人活動和小組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體驗發現知識的快樂.
而學生在初中又是初次接觸磁的知識,非常有興趣.課堂上一個個實驗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補充的生物與地磁場的關系學生覺得太神奇,對探索自然界也充滿興趣.但學習磁場與磁感線時,許多學生覺得力不從心,有點灰心的感覺.女同學往往會死記硬背,男同學則不求甚解,都有可能影響后面的學習.
三,綜合設計思路
第1課時的教學設計思路:引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第2課時的教學設計思路:質疑—啟發—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
指導學生進行質的探究.
四,教學探討
(一)創設教學情景
1,可以通過黑箱原理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師演示實驗:①將一枚硬幣平放在課本上,隔著封面放一個環形磁鐵,然后將課本豎起來,發現硬幣沒有掉下來.
②取一用紙包好的磁鐵,靠近大頭針,發現大頭針被吸引.
教師提問:根據同學們的生活經驗,判斷以上這些物體是什么
2,可以通過圖片誘導學生激發思維
同學們當你看到這幅圖片時你有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在茫茫的沙漠中,駝隊靠什么來辨別前進的方向呢
3,通過介紹我國四大發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大家知道我國古代的四大分明嗎 --造紙,火藥,指南針,指南針是航海時常備的導航工具.那么,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