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明朝的滅亡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第17課《明朝的滅亡》伊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第17課明朝的滅亡-伊寧縣南通實驗學校
第17課明朝的滅亡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統治;了解明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李闖王推翻明朝的基本過程;把握后金的發展和清兵入關的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與教師精講相結合。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歷史上崇禎帝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皇帝,但也無法挽救明朝的覆滅,從中認識到明朝腐敗政治的巨大破壞力,從而可以理解現階段為什么我國反腐力度如此之大。 【教學重點】 李自成推翻明朝。
【教學難點】 廣大民眾為什么歡迎和擁護李自成的起義軍。 【教學方法】 巧用史料創設情境導學,教師設問啟發和學生探究活動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問題競猜:學生搶答
他是誰:他是一位開國皇帝,他曾是一位民族起義的領袖,他曾出家皇覺寺做過和尚„„.
師:農民起義領袖出身的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明朝。歷史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強盛一時的明朝也被農民起義推翻了,這是為什么呢?
二、教授新課:
師:首先大家要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并根據預習提綱進行自主學習,對課本內容進行標記。(多媒體展示本課的學習目標和預習提綱) 【學習目標】
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統治。
2.分析明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了解李闖王推翻明朝的基本過程。 3.把握后金的發展和清兵入關的基本史實。 生:自主學習
(一)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
師:通過自主學習,大家對本課基本知識內容已經有所了解,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敗,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 表現:
① 皇帝:沉迷享樂,疏于朝政; ② 皇室內部:勾心斗角,紛爭不已; ③大臣們:結黨營私,爭權奪利。
師: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樂,疏于朝政。如明神宗在位48年,竟有20多年不上朝,還有一位著名的木匠皇帝(多媒體展示:木匠皇帝),同時皇室內部:勾心斗角,紛爭不已,大臣們更是結黨營私,爭權奪利,導致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朽。從而造成社會動蕩,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生:表現:
①朝政的混亂,造成中央對社會的控制力不斷下降, 法紀松弛,各級官吏貪贓枉法,對民眾百般盤剝。
②皇室貴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瘋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
師:當時百姓的生活情形如何,請思考課后活動第1題,當時受災的農民處在什么樣的狀況下? 多媒體展示: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下面是史書記載的1628年陜西北部遭受旱災后的情形:
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 殆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
——《陜西通志》卷八六
當時受災的農民處在什么樣的狀況下?
生:由于天災人禍,受災的農民先是以山間的蓬草和樹皮充饑,而后只能吃石塊,生活條件極其惡劣。 (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師:人們再也無法忍受下去,紛紛發動起義,其中最有名的是李自成起義軍,請歸納起義原因。 生:①明朝末年,政治腐敗越發嚴重
②國家財政危機深重, 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怨聲載道。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③天災導致農民無以為生紛紛發動起義,反抗朝廷的統治。
師:李自成起義最終推翻了明朝,起義的經過如何?
生:陜北起義——進軍河南:提出“均田免賦” 口號——攻克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攻克北京:(1644年)——明朝滅亡:崇禎帝自縊(明朝統治長達276 年) 師:歷史上崇禎帝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皇帝,但也無法挽救明朝的覆滅,從中我們感受到明朝腐敗政治的巨大破壞力,以史為鑒,我們應加強反腐力度。
師:當時流行著這樣的歌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叫大小都歡悅。” 想一想:
廣大民眾為什么歡迎和擁護李自成的起義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
生:(1)明末政治的腐敗,社會的黑暗,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社會矛盾尖銳。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深得民心。 (3)李自成規定了嚴明的軍紀,不許枉殺一人。 (4)向貧苦民眾發放錢糧。 (5)建立政權,以作號召。 (三)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生:明朝后期,活動于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不斷發展壯大。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努爾哈赤率軍與明朝交戰,接連取勝,使明朝的北部受到嚴重威脅。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繼位,繼續進攻明朝。 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
洲;次年,改國號為清。
明朝滅亡以后,正當李自成力圖推進全國統一的時候,駐守山海關的明軍將領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并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失利,退回北京,隨機離京西行,轉戰各地,最后失敗。 三、課堂小結:
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起義原因:口號: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
土地兼并嚴重,農民流離失所
闖王李自成
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清兵入關:滿洲興起:發展:明朝的滅亡
均田免賦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
京,明朝滅亡。
(努爾哈赤、皇太極)
課堂小結: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敗朝政腐敗,矛盾激烈,天災人禍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
失敗
四、當堂檢測:
1.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無能 B.政治腐敗 C.天災人禍 D.滿清強大 2.李自成起義提出的口號是( ) A.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B.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賦
D.大楚興,陳勝王
3.下列關于明朝末年社會狀況表述符合史實的是( ) ①政治腐敗 ②蝗災連年 ③賦稅沉重 ④各地起義爆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616年,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為大金的是( ) A.皇太極 B.努爾哈赤 C.阿骨打 D.鐵木真 5.李自成起義建立的政權是( )
A.張楚 B.大順 C.大齊 D.大蜀
6.他是明朝最后一個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樹見證了他的死亡,他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禎帝 D.努爾哈赤
7. 下列各項,哪些與明朝滅亡有直接的關系,請在□內畫√。 □朝政腐敗,宦官擅權 □土地兼并嚴重 □朝廷征派苛捐雜稅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 □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