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20世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專題復習20世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吉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專題復習:20世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基礎知識,掌握一戰后召開的巴黎和會、《凡爾賽條約》、凡爾賽體系;華 盛頓會議、《九國公約》、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掌握二戰后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過程;了解冷戰后世界格局的特點,以及美國繼續推行霸權政策的表現;知道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影響當今世界不安定的因素。 2.通過文字、圖片、地圖等資料的分析,提高同學認知能力,培養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重點與難點
1、重點: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
2、難點: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的理解。 復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復習:
一戰后召開的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一系列條約構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新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和社會主義世界中實力最強的兩個國家美國和蘇聯進行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冷戰;華沙條約組織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形成;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展。
格局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第10課) 會議 巴黎和會(凡爾賽體系) 華盛頓會議(華盛頓體系) 時間 1919.1-6 1921-1922 操縱國 英法美 美國 目的 戰勝國重新瓜分世界 協調美日在亞太地區的矛盾,為美
國在中國擴張提供條件
體系構成 《凡爾賽條約》等 《九國公約》等 實質 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是巴黎和會的繼續 影響 確立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新秩序 確立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
的新秩序
《凡爾賽條約》內容反映出對德國的經濟、政治、軍事進行了嚴厲打擊和瘋狂掠奪, 也反映出巴黎和會是帝國主義分贓的會議。
《九國公約》節錄:除中國外,締約各國協定:
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之原則。
該條約表面上看尊重中國主權獨立、領土與行政完整,其實際目的是什么? 為了削弱日本的在華勢力,為美國在中國擴張提供條件。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的爆發和法西斯勢力的猖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二戰結束后,資本主義陣營的代表美國同社會主義陣營的代表蘇聯展開了“冷戰” 格局二:兩極格局
請同學結合以下問題閱讀教材74-78頁16課: 1.美國的冷戰政策
冷戰含義 二戰后40多年間,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間既非
和平又非戰爭的對峙與競爭狀態
目的 遏制共產主義,稱霸世界
美國冷戰政策具體表現
政治 杜魯門主義的出臺—冷戰開始的標志 經濟 馬歇爾計劃——援助歐洲,幫助歐洲復興計劃 軍事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1949年
軍事方面表現在書中76頁“北約與華約對峙”部分 2.德國分裂——冷戰的產物
背景 德國法西斯政權垮臺。美英蘇法四國分區占領德
國及首都柏林。隨著杜魯門主義的出臺,美、英、法三國與蘇聯在處理德國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大。
危機 1948年“柏林危機” 分 裂 西德 1949年9月 東德 1949年10月
影響
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德國分裂是英法美蘇等國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德國人民頭上的結果,是冷戰的產物 3.北約與華約的對峙
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 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的成立
兩極格局下世界局勢緊張
20世紀60年代 古巴導彈危機 美國侵略越南 20世紀70年代 蘇聯入侵阿富汗
20世紀80年代 美國制定“星球大戰計劃” 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國略占優勢。美國侵略越南,蘇聯入侵阿富汗是局部熱戰。 “星球大戰計劃”是美國總統里根提出的軍事戰略計劃,攻擊敵方外太空的洲際戰略導彈和外太空航天器,防止敵對國家對本國及盟國發動核打擊。
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結束。世界形勢發展的總體趨勢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仍然有些因素威脅世界的安全。地區沖突、宗教紛爭、民族矛盾、恐怖活動成為威脅當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
2001年發生的911事件,恐怖分子劫持飛機撞向世界貿易中心紐約的標志性建筑雙塔大樓和美國國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樓,這是典型的恐怖活動。
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它認為自己“最有能力領導這個世界”,企圖憑借其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越過聯合國安理會,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進行了78天的轟炸。2003年,未經聯合國授權,武力占領伊拉克。這是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表現。對此我們的態度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
格局三: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1.填充表格 背景 決定因素 經濟實力 影響 國際關系趨于緩和,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歷史的進步。
背景:俄羅斯已度過蘇聯解體動蕩期,致力于國家復興,希望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日本經濟迅速發展,1968年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近年來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歐盟成立后,歐洲經濟實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歐盟希望擺脫對美國的
依賴,發出自己的聲音;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不斷增強,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增長,2010年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出示圖片,說明:中國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博鰲亞洲論壇等組織中的表現都表明:中國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20世紀以來世界政治格局經歷的幾次演變都表明:決定各國或國家聯盟在世界格局中地位和在國際事務的作用的因素是經濟實力。這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經濟。
接下來我們進行材料分析題的訓練。 二、史料實證練習 (一)方法指導:
材料分析題:最大的特點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看起來材料在書外,實際上答案在書內 做好材料分析題,一般分為三步:讀、找、答 (二)實際練習 :
1. 1919年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戰勝國在西方的相互關系。但在遠東、太平洋地區,它們之間的矛盾仍很尖銳,各國海軍軍備競賽加劇。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了一次會議,參加國有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葡萄牙和中國。會議實際是在美、英、日三國操縱下進行的。 ——羅伯特.E.勒納《世界文明史》
(1)依據材料回答:一戰后形成國際關系新格局的兩次重要會議是什么會議?(2分) (2)材料中兩次國際會議的召開導致“一戰”后帝國主義國際關系新格局的形成,這一
格局被稱為什么?(1分)
2.1922年美國召集的華盛頓九國會議簽訂了一個公約,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閱讀材料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公約”指什么?(1分)
(2)在“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之前,中國幾乎被哪個國家獨霸?(1分) (3)在這一條約中受益最大的是哪個國家?(1分)
3. 2017年,美韓兩國不顧中俄反對,執意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給亞太地區 的和平蒙上了一層陰影。
請寫出影響20世紀20年代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格局形成的重要條約及相關會議。(2分)
4. “冷戰消失了……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點的時代開啟了大門。”冷戰開始的標志、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及“具有更加多元化特點的時代”格局分別是什么?一位參加和會的代表說:“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的新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已覺悟,新秩序不過是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 請回答:(1)材料中的和會指哪次會議?(1分)(2)他所說的新秩序是指哪一秩序?(1分)
5.下圖漫畫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7. 請閱讀圖片材料,分別寫出兩幅圖片反映的世界局勢。
8圖示反映的是二戰以后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格局?這種格局是什么時候結束的?
9.寫出圖片中涉及到的組織的核心國 10.請為下列圖片確定一個主題 11.構建知識結構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圖是某學習小組設計的知識卡片。請據此判斷一下同學們探究的主題是什么。
(1)“別了,雅爾塔”——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2)鼎足之勢話西方——美國、歐盟、日本
(3)走出低谷的俄羅斯——普京出手不凡的舉措 (4)風云際會看東方——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12.《簡約世界現代史》中有這樣一段話:
丘吉爾說:鐵幕蓋地虎;杜魯門說:美國鎮河妖; 馬歇爾說:防共用錢砸;葉利欽說:散了吧,散了吧。 對此理解正確的是哪幾個?
(1)1946年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主張遏制蘇聯,對抗共產主義 (2)杜魯門發表國情咨文,攻擊蘇聯是極權國家,揭開了冷戰序幕
英
奧
法 德
俄 意
杜魯門主義 馬歇爾計劃 北約成立簽字 華約簽字
6.圖示反映的是哪場戰爭爆發前劍拔弩張的氣氛?戰爭結束后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格局?
(3)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復興經濟,穩定資本主義陣營 (4)1991年“獨聯體”成立,蘇聯不復存在
13. 1918年11月,一戰勝利,作為戰勝國的國民,中國人沉浸在“公理戰勝強權”的歡樂之中。1918年11月28日,西方傳統的感恩節,北洋政府在故宮太和殿舉行中外軍隊閱兵式,并鳴禮炮108響。 ——《中國近代閱兵史上最全罕見瞬間》 依據材料回答,當時中國人慶祝的原因是什么?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在一戰后的國際事務中中國的境遇是否真正體現了“公理戰勝強權”,說明理由。
一戰中國參加的協約國一方取得勝利。
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華盛頓會議削弱了日本在華勢力,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便利條件,這些損害了中國的權益。 14. 史料研讀:各方對《凡爾賽條約》的看法:
材料一:“這是勝利者所做的蠢事。” -----丘吉爾
材料二:(協約國的賠款政策)是一項令人深惡痛絕的政策,這種政策…是一個殘忍的勝
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 ——英國經濟學家 凱恩斯
丘吉爾和凱恩斯為什么會這樣說?
凡爾賽條約沒有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反而加深了戰勝國和戰敗國之間的矛盾。這種體系是極其不穩固的。
15.2005年7月,中俄兩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中指出:“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作為當前人類發展階段的重要趨勢,其發展進程存在不平衡和矛盾的的現象。” 你認為世界多極化進程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么?
美國利用自己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企圖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
16.1991年1月美國總統喬治布什(美國第41任總統)在其《國情咨文》中說:
我們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聚集維持和平力量的國家。正是這一領導的重任以及實力,使美國在一個尋求自由的世界和平的世界中成為自由的燈塔。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蘇聯解體后,美國致力于建設怎樣的國際格局? 17.下圖反映了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如何?中國該如何應對這種趨勢?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2)加強友好合作,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3)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發揮更大的作用; 4)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恐怖主義等。
三、小結:習題訓練暫時進行到這里。請同學回顧這節課,說說你有哪些收獲?
四、結束:現在請本節課收獲較大的同學自豪地拍拍自己胸脯。祝愿同學以這節課為新的
起點,在初中階段僅剩的四十幾天時間里鼓足干勁,為實現中考夢想奮力一搏,加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