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一次工業革命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湖南省 - 湘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湖南省 - 湘潭
湘潭江聲實驗學校2018—2019學年度 九 年級 歷史 科備課教案
單元課題 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工人運動的興起
本節課題
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
上課時間
第 周 星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斯蒂芬森發明火車的基本史實;了解工業革命最先從英國開始,后擴展到歐洲、北美的基本線索;認識改良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初步理解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歷史意義。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小組課前五分鐘的演講,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合作確定主題、準備相關材料等,實現小組分工合作,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熱情。
2. 借助視頻資料、微課教學等手段,進行學習的重要補充和拓展,幫助學生理解工業革命過程中各個環節相互促進的連帶關系,強化鞏固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 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層層設問,啟發學生思考,理解工業革命的背景、影響,培養學生史料實證、歷史理解和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啟發學生學習發明家親身實驗、刻苦鉆研、虛心學習、大膽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懂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教興國”的道理,培養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章節的學習,對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探尋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奪的學習,明白這些事件有助于英國的資本原始積累;通過光榮革命的學習,理解了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過程。但對史實的掌握還不夠全面,對史料的解析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師生共同完成。
教學重點 工業革命率先發生于英國的原因;瓦特改良蒸汽機。 教學難點 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學方法 啟發法;講授法;微課教學法;問題導學法;活動法;合作探究法。 時量
教學流程及內容
教學策略 設計 意圖
學生 活動 教師 活動
課前5分鐘
“405”高效課堂之“開講啦”: 演講內容:英國萬國工業博覽會
課前演講、演講點評
培養學生課前認真閱讀、小組分工合作的能力,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熱情。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聽了課前演講,同學們對第一次世博會有了初步的印象,而中國和這次盛會也有著
35分鐘 歷史淵源。英國為什么能舉辦這樣的有著劃時代意
義的博覽會?英國又向世界展現了怎樣的科技奇跡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走近第七單元,學習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 2、自主學習檢測:
師:上節課老師布置了預習任務,請同學們完成導學案上的自主學習,大家完成情況怎么樣?(檢查核對)點評:同學們完成的很不錯,努力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哦!
(二)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一、探源工業先聲
1.興起
提問:第一次工業革命興起于何時何地?最早在哪一生產部門展開?
生: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棉紡織業 2.原因
情境設問:假如你是當時的英國商人,你想辦一個棉紡織廠,需要做些什么準備?這些條件是如何獲得的呢?
討論:工業革命為什么率先在英國發生?請同學們結合圖片、教材,討論回答。
①政治前提: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
師:圖片反映英國發生了什么事件?英國建立了什么制度?
生:英國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師:資產階級統治的確定,社會逐漸穩定,這種寬松、平和的環境,讓人們能追求個人的目標,最大程度地發揮個人的創造能力。
②經濟條件:殖民擴張和圈地運動提供了雄厚的資本、豐富的原料和資源、充足的勞動力和海外市場的需求。
提問:從地圖和視頻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生:殖民擴張、海外貿易和圈地運動提供了資金、原料、市場和勞動力。
③技術積累:發達的手工工場
師:此外,工業革命的發生還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這來自哪里呢?
補充:英國的手工工場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實現了精細的分工,培養了一批熟練工人和機械師,他們已經具備發明機器和使用機器的能力。
歸納過渡:由于海外市場的急劇發展,工場手工業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要,俗話說“需要
預習檢查
學生結合課文思考,回答。
學生結合圖片及文字視頻資思考回答。
出示答案
教師出示圖片和視頻資料
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進行思考
根據考標對知識點進行檢測,達到有效的預習效果。
通過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的疑問和思考。
培養學生從前后史實的聯系中,探求事件的內在聯系。
是發明之母”,一場生產技術的革命呼之欲出,而棉紡織業技術革新需求最大,新興的部門又沒有陳規舊俗,所以工業革命最早在棉紡織業中展開。讓我們一起來追尋這次革命的進程。
二、回眸革命進程
1.革命成果
創設情境:有史料顯示,“世博中國第一人”徐榮村曾到了英國參加世博會,如果你是徐榮村,在英國展廳,你將看到哪些發明?哪些是你感興趣的?
生:珍妮機、蒸汽機、火車等
師: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核心成果是什么?哪一個發明引領了世界潮流?
生: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改良蒸汽機。
師:恩格斯曾說,蒸汽機是第一個真正性的國際發明。蒸汽動力是如何引領了世界潮流的?我們一起通過微課來了解。
播放微課,帶問思考:改良蒸汽機最早應用到哪一部門?又擴展應用到哪些行業?
師:請用箭頭說明以下三者之間的關系(注意順序)
2.現代工廠制度
師:人類擁有了自己創造的動力——蒸汽動力,使手工工場轉變為大工廠,這兩者有什么不同呢?(出示表格,學生進行比較)
師:工場是手工勞動,工廠是機器生產。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被大工廠所取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師:什么是工業革命?哪位同學來試著給工業革命下個定義?(提示從時間、地點、事件的內在聯系、特點等方面來分析)
歸納:工業革命又叫產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率先開始的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的一場變革。
3.工業革命的完成與擴展
師:英國什么時候完成了工業革命?隨后工業革命還擴展到了哪些國家?
生:1840年前后,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此后,法國、美國、德國等也先后完成了工業革命。
三、感知世界巨變
師: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導演曾驕傲的宣稱:“別的國家的革命只改變了她自己的國度,我們英國人的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工業革命是怎樣改
學生思考回答
觀看微課
學生比較、分析
播放微課
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講解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通過微課,進行知識的重要補充和拓展,理解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
對教材中有限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建立立體的知識結構,便于學生理解。
變世界的呢?它給英國,給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結合學案材料進行探究。
合作探究(一)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影響?
①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 生:由材料一直接得出。
②引起經濟結構變化,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城市化進程加快
生:根據圖表和材料可以得出城市化進程加快。
生:從材料中也可以看出,人們的衣食住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面貌隨之改變。
③引起社會關系的重大變革,出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生:從材料中看出,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階級的矛盾和斗爭日益尖銳,無產階級開始反對資產階級的工人運動爆發。
師:是的,工業革命不僅僅是生產力的變革,它還引發了生產關系的一系列變革。
④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核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生:貿易的兩邊,一邊是原料,一邊是商品。當原料可以從世界各地獲得,商品可以銷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場基本形成了。
補充:英國19世界中期成為了世界工廠。各國相繼完成工業革命后,大肆搶占商品市場,搶占原料產地,奴役當地人民,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世界格局形成。
⑤工業革命對自然壞境造成了破壞。 生:工業革命對自然壞境造成了破壞。 師:這對我們今天的建設有何啟示呢?
生: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應與環境保護同步進行,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過渡:第一次革命后,英國人在世博會向世人展示了他們創造的奇跡, 博覽會上中英兩國的產品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同呢?
生:英國展品是現代的機器產品,中國的是傳統手工藝品。
師:東方和西方、傳統和現代,這種差距一目了然。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古老而落后的中國,受到了怎樣的沖擊呢?
合作探究(二)工業革命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影響?
結合學案,小組合作探究
匯報學習成果
教師指導探究并點評。
通過小組探究活動,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分析,又相互討論、集體研究的能力。在民主、輕松的學習氣氛下,取得較快的突破教學難點的效果。
出示圖片:鴉片戰爭和洋務運動期間中國第一批留美幼童
師:請同學們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小組合作討論。
生: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激發國人向西方學習,開啟了近代化歷程,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經濟:洋務運動;政治: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新文化運動)
歷史小故事:圖片中看到的留美幼童,是1872年清政府派遣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當時,清政府意識到了自己的落后,決定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可是由于資金不足,差點不能成行。在這樣的情況下,徐榮村主動提出,個人出資資助他們,留美幼童才得以能出國留學?梢哉f,如果沒有他,就可能沒有后來這批學員中大名鼎鼎的詹天佑,沒有民國總理、復旦大學創辦者唐紹儀,沒有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徐榮村作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被稱為中國世博第一人,當之無愧。
(三)課堂小結 鞏固提升
出示2010年上海世博會圖片
師:自英國舉辦第一次世博會近一個多世紀,2010年5月,中國在上海舉行世博會,這是全中國人的驕傲,提問:中國為什么能舉辦這樣重大的盛會?中國成功舉辦世博會說明什么?
生: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等。
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使國家繁榮富強,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科技,堅持“科技興國”戰略。
總結:
百余年后的今天,立于世界競爭大潮之中,中國早已認識到了科學技術、人才貿易的重要性。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走出一條民族復興之路。貧窮、落后、東亞病夫,再也不是我們的代名詞。崛起的中國,高鐵技術、享譽世界;航天技術,享譽世界;華為技術,享譽世界。愿我們能以史為鑒,愿我們的祖國能以富強、美麗、和諧、文明的姿態,大步向前,邁向未來!
小組合作探究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學生思考、分析
講述歷史小故事
引導分析、總結
通過對比聯系,促使學生將中外歷史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理解和記憶。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中英對比,使學生認識到中國由落后挨打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科技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作業 布置
《江聲樂園》相關練習題
課后 反思
1、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學生參與度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反饋較好。
2、創設第一屆世博會和世博中國第一人徐榮村的情境,通過“課前5分鐘”、“探源”、“回眸”、“感悟”、“拓展”等教學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沉浸式學習中增強思考、分析、協作的能力。
3、對接中考考點,豐富材料探究,拓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加課堂實效性;
4、立德樹人是教育之根本,通過案例教學強化文化育人,增強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5、注重歷史概念的闡述,例如“手工工場”、“工業革命”“世界市場”等;引導學生歸納基礎歷史史實,幫助學生體會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原因等,從而引導學生從更高的角度認識工業革命。注重從歷史表象中升華,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并認識科技發展的“雙刃劍”現象。
通過跟蹤學生評教結果,大部分學生認為老師精心準備的微課更有帶入感,更具針對性,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結合學生學情開發更多信息化電子資源,拓展學生課外的個性化閱讀和學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