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呈現一幅北大校門的圖片。
老師:這是一所高校的校門,大家知道是哪所大學嗎?
學生:北大。
老師:我們一起回到民國時期的北大,感受當時的師生問好。
1914年北京大學師生問候語
老師:上課啦,老爺們請起立!
老師:老爺們好!
學生:大人好!
老師:老爺們辛苦了!
學生:當官發財!
一.導入新課
故事引入:20世紀初期,在北大有三只兔子,老兔子蔡元培,中兔子陳獨秀,小兔子胡適。他們在民國時期的北大傳播西方的新思想——自由、民主、平等,同當時的思想進行激烈的斗爭。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2課:新文化運動,去了解吧!
二.新課講授
本課教學目標展示
目標導學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
教師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本目內容,讓學生分組討論:新文化運動是在什么的背景下興起的?
學生討論后回答:省略
教師歸納總結:
①政治:以北洋軍閥為首的反動勢力妄圖復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會性質,沒有使中國獨立富強)。
②經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與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行徑勢不兩立。
-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逐一找到答案,并展示圖片:

提問:請同學們從教材中新文化運動的時間、標志、代表人物、陣地等基本要素?
學生回答:①新文化運動的時間是1915年;②新文化運動的標志是《新青年》的創辦;③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④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北京大學和《新青年》。
目標導學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意義
-
教師指導學生看多媒體上的4段材料。根據材料發表自己的關點并完成下列表格:
內容 |
詮釋 |
抨擊舊道德舊文化 |
針對尊孔復古的逆流,《新青年》強烈抨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和文化 |
提倡民主與科學 |
新文化運動的兩大口號,只有民主科學才能救中國 |
提倡白話文建設新文學 |
提倡白話文,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 |
2.教師總結強調: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學,就是要提倡新的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來反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屬于思想革命。提倡白話文,建設新文學,即文學革命。就是要通過簡單、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去宣傳資產階級的民主、科學,從而擴大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力。
-
教師展示材料:
陳獨秀說:“吾國之維新,復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動心。”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談談你對新文化運動的認識?
學生回答:省略
教師總結: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是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促進了民眾的覺醒,喚起了人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關心。
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對中西方文化絕對的肯定或否定。
4.教師展示材料:
“對于外國文化,排外主義的方針是錯誤的,應當
盡量吸收進步的外國文化,作為發展中國新文化的借鑒;盲目搬用的方針也是錯誤的,應當以中國人民的實際需要為基礎,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對于中國古代文化,同樣,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進中國的新文化。”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
結合材料,談談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東西方文化?
學生討論后回答:省略
教師總結: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這樣,才是全面、客觀的結果,這才是學習歷史的價值所在。學習歷史要努力以史為鑒,學以致用,辯證地看問題。
三、課堂總結
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在思想領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爭,反映了資產階級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的強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里的延續。它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弘揚了民主、科學的思想,使中國出現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到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
四、課堂升華
呈現資料: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學生活動:回望歷史,深情的誦讀《少年中國說》節選片段。
老師: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當努力學習,用現代化的知識武裝自己,具有全新的思想理念,創新精神,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
本課的教學以史實為基礎;以問題為載體;以情境為主線;以活動為實現方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經過全體課堂參與者的閱讀、思考、討論、分析、對比,使每個學生都經歷了一個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完善情感、升華人格的自主學習過程。學生能根據材料得出結論,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討論法分組合作,課堂氣氛活躍,且能對新文化運動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鞏固知識點采用五個一來進行歸納總結,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