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軸對稱現象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5.1《軸對稱現象》廣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5.1《軸對稱現象》廣東順德德勝學校
軸對稱現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感知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 ,探索軸對稱的共同特征 。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大量的實例初步認識軸對稱 ,能識別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欣賞生活中的軸對稱 ,體會其文化底蘊及價值 ,學為所用 。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七年級上就對對稱圖形有所接觸 ,如:扇形 ,圓 ,線段 ,角等 ,所以當今天學習了什么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時 ,學生識別起來應該順理成章 ,在對對稱定義的理解和應用上也應有水到渠成的感覺 。只是在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概念上可能會產生一些模糊 ,這是教學中應該突破的地方 。 學生生活經驗基礎:對稱現象及對稱圖形在生活中存在大量實例 ,因此 ,對稱對于學生來說應該不陌生 ,理解起來也應不困難 。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概念。 教學難點:能正確的區分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引入課題
1、欣賞倒影拍攝圖片
如今是電子信息時代,很多同學都愛好攝影或是自拍發社交平臺,激起學生的興趣,由倒影拍攝引入,倒影拍攝的圖片都是以水平面為界,水平面以上什么 樣子,倒映在水面上就是什么樣子,體現出一種對稱美。
2、認真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特征?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學生從圖形中抽象出它們的共同特征。教學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充分觀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這些圖形的共同特征。
3.請同學們舉出幾個生活中類似現象的物體。
(教學時,要給學生一定思考的時間,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舉出符合對稱特征的物體,體會軸對稱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借助蝴蝶的例子,引出我們今天的課題《軸對稱現象》的第一個知識點——軸對稱圖形,并板書軸對稱圖形的定義。
4、給出幾個生活中常見的圖形,請同學們指出圖形中的對稱軸位置。 (學生只能大概說出對稱軸的位置,語言表述不規范,建議此處讓學生到投影屏幕前指出其大概位置。)
5、除了生活中有軸對稱圖形,提出問題,數學幾何圖形里有沒有對稱圖形? 學生回答問題,暢所欲言,并選取等腰三角形、長方形、橢圓、等腰梯形為例,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圖形教具,讓同學們回答如何找到它們的對稱軸(通過對折)。
6、PPT展示相應幾何圖形,對稱軸有幾條?
此處設計以等腰三角形為例,PPT演示對稱軸為一條線段,讓學生判斷是否正確,強調對稱軸是一條直線不是一條線段。
再次提問,對稱軸是不是只有一條,兩條?以圓為例,存在無數條。并將準備好的圖形教具進行展示。
二、動手操作 分享交流
1、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制作出蝴蝶。 每位同學課前準備好一把剪刀和一張白紙。
《課標》中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活動,要鼓勵每個學生親自實踐,積極思考,體會活動的樂趣,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能力,對促進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體驗和理解也是很有益的。
2、分享交流,展示制作成果
選取幾位學生制作成果展示(鼓勵學生展示自我,培養他們的自豪感、成就感),問其所做的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并讓學生自己分享自己的制作過程,其制作的步驟(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動手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調動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和情感學習數學,給學生以自我表現的機會,建立信心,同時對本節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和體驗)。
3、師分享,分步展示
老師分享自己的制作過程,(事先畫好一個漂亮的蝴蝶,并將制作過程分步展示展示,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對稱的圖形美。) 三、觀察探究 獲取發現
1、觀察兩組圖形,有何新的發現?
選取兩組生活中常見的圖形,一組中國結,一組手,引出圖形成軸對稱的定義。(選取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再次感受數學和生活息息相關,對稱現象無處不在。)板書圖形成軸對稱定義。
四、鞏固新知 區分概念
1、請在下面這一組圖形符號中找出它們所蘊涵的內在規律,然后在橫線上的空白處填上恰當的圖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