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拉庫卡拉查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音樂人音版《拉庫卡拉查》天津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音樂人音版《拉庫卡拉查》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第五中學
教學目標評論
1、以積極的態度感受體驗美洲音樂,重點是拉丁美洲音樂,喜愛并樂于參與探究拉美音樂的風格與特點。2、用中等的速度、平緩的呼吸、整體統一的聲音演唱紅河谷。3、欣賞演唱演奏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欣賞根據墨西哥民歌改變的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明晰變奏曲式;聆聽巴西管弦樂曲《凱皮拉的小火車》及阿根廷探戈舞曲實踐體驗拉美音樂風格特點4、通過作品學習自然小調音階,復習大調音階,練習判斷本單元音樂作品的調式。5、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接納和包容。
2學情分析評論
我校開展器樂進課堂已二十三年,豎笛演奏已成為學校音樂課堂的重要內容。濱海新區大港自2001年確立新課程實驗區以來,初中各學校為五四學制,即小學五年,六年級學生已升入初中,我校在六年級學生入學就開展人手(1-2)六孔及八孔豎笛的音樂教學工作,做到人人豎笛、班班合奏,所教的七年級,經一年多的學習,部分學生及班級已達到較高水平,七年級同學已具備當堂用豎笛視奏C大調與F、G大調基本樂譜的能力,因此通過信息技術整合的運用,將豎笛演奏融入歌曲與欣賞教學之中,優勢互補,通過演奏、演唱歌曲的旋律,加之歌曲舞步的引領,視頻及PPT的演示,對理解學習美洲音樂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3重點難點評論
1、通過不同音樂作品欣賞,感受拉美音樂風格特點,通過演唱、演奏歌曲及樂曲,增強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接納和包容。
2、欣賞、感受、參與、領悟拉美音樂,提高欣賞、表演、表現能力。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目標評論
1、學會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引導學生聆聽參與電子音樂,感受變奏曲式。
2、培養學習興趣,引領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審美和體驗活動(唱、舞、奏),培養其音樂表現能力與自信心。
3、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接納和包容。
4.1.2學時重點評論
1、通過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學習、演唱、演奏感受墨西哥民歌音樂風格。2、通過聆聽、參與電子音樂,明辨變奏曲式。
4.1.3學時難點評論
把握音樂要素(速度、力度、節拍、節奏、變化音、音型等),提升表演表現能力;豐富音樂情感體驗。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拉庫卡拉查評論
1、組織教學:教師宣布上課師生互相候。
2、節奏基礎訓練:音樂是聲響的藝術,是實踐性很強的情感藝術。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強弱弱”及相應練習。
3、進行三拍子打擊樂訓練,導入美洲樂聲的第二課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
活動2【活動】新課進行:(一)評論
聆聽學唱感受歌曲、豎笛視奏歌曲《拉庫卡拉查》。1、通過聽音樂、看譜例、課件、視頻、引導學生發現、提出、
解答問題。如: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的音樂風格,歌曲曲式,對歌曲的感受等。
2、介紹墨西哥:學生介紹自己了解的墨西哥:墨西哥美洲著名的文明古國,位于北美東南部,地域遼闊,地形多樣,大部分地區都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有人說他就是仙人掌的故鄉。多樣的地形,造就了多樣的音樂藝術形式和文化。當音樂響起,身穿民族服飾的人們就會翩翩起舞。墨西哥有著燦爛的音樂文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墨西哥,去了解墨西哥人的音樂生活。
3、學唱、豎笛視奏歌曲《拉庫卡拉查》。(1)把握3/4拍強弱規
律,歌曲明快的節奏、熱烈歡暢的情緒。(2)豎笛演奏、視奏、視唱歌譜,解決音準、節奏、呼吸、變化#1音等問題。講解示范歌曲中音樂記號。(mf;∨;﹕‖)(3)反復讀字:有節奏的讀“拉庫卡拉查”,解決難點。(4)踢踏舞的基本舞步講解、引領、示范。(5)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
活動3【活動】新課進行(二)評論
進行四拍子打擊樂訓練,導入欣賞黎錦光借用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改編的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
1、樂曲欣賞,簡要概括分析。
2、通過對比逐段聆聽,分析各段的巧妙變化,感受變奏曲式的特點。感受主題與各變奏之間的變化。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結構組成:“引子---主題---變奏一---變奏二---變奏三---變奏四---變奏五”
3、加入打擊樂器參與演奏樂曲,加深對樂曲的體驗與理解。
活動4【活動】實踐拓展評論
實踐拓展學習,欣賞排簫演奏的美洲音樂《安第斯山脈》---風神。排簫是美洲主要吹奏樂器之一,其音色哀怨優美、獨具特色。教師引出主旋律,引領學生視唱、豎笛視奏主題旋律,進一步感受美洲音樂及旋律美,拓展情趣,增強學生表演表現音樂的自信心……。
活動5【講授】教師小結宣布下課評論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欣賞黎錦光借用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改編的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欣賞排簫演奏的美洲音樂《安第斯山脈》---風神,并一起用豎笛演奏。下節課老師帶你們去巴西和阿根廷去欣賞那里的音樂。
活動6【講授】七年級音樂下冊第四單元--美洲樂聲評論
七年級音樂下冊第四單元--美洲樂聲《拉庫卡拉查》教學設計
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第五中學劉明春
一、設計意圖:
本課為人民音樂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美洲樂聲第二課時,課題為《拉庫卡拉查》,它是以歌唱、欣賞為主的音樂綜合教學,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學習歌曲《拉庫卡拉查》,欣賞根據歌曲改編的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課堂教學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充分體現教師引領學生體驗、參與、表現音樂的過程;突出音樂審美特性,把握歌曲、樂曲音樂風格與表現要素、加深音樂情感體驗、提升審美情趣;在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破解難點、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表現音樂的能力;通過拓展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美洲音樂,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內涵。
二、教學內容:
1、學習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
2、欣賞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
3、拓展學習。
三、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的用聲音表現歌曲、用豎笛演奏歌曲。
2、聆聽電子音樂,認知電子音樂、變奏曲式的概念。
3、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音樂審美和體驗活動(唱、舞、奏),培養其音樂表現能力。
4、通過本課及拓展學習,培養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體驗并喜愛美洲民族音樂,增強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接納和包容。
四、教材分析:
1、《拉庫卡拉查》是一首熱情奔放的墨西哥民間歌曲。具有墨西哥民間舞曲風格。“拉庫卡拉查”在當地的語言中是“蟑螂”的意思,在這里借用來做為墨西哥一種民間舞蹈的名稱。從歌聲中我們仿佛聽到人們跳踢踏舞的腳步聲,仿佛看到男女翩翩起舞的情景。歌曲的情緒歡快、熱烈、速度稍快;旋律以分解和弦進行和級進相結合為主。旋律波浪起伏,錯落有致的節奏為連續的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相結合,緊密相間,性格鮮明,恰當地表現了人們歡愉的心情和活潑的性格。歌曲結束處的呼喊聲、拍掌聲,更加渲染了歌舞的熱烈歡快氣氛。2、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是黎錦光借用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改編。由原歌曲3/4拍,變為4/4拍,樂曲歡快、熱烈,旋律優美流暢,全曲由引子、主題和五次變奏構成了主題變奏曲式結構。3、拓展——排簫是美洲主要吹奏樂器之一,其音色優美、獨具特色,參與欣賞一曲《安第斯山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美洲音樂風情,拓展音樂情趣……。
五、學情分析:
我校開展器樂進課堂已二十三年,豎笛演奏已成為我校音樂課堂的重要內容。濱海新區大港自2001年確立新課程實驗區以來,初中各學校為五四學制,即小學五年,六年級學生已升入初中,我校在六年級一入學就開展人手(1-2)六孔及八孔豎笛的音樂教學工作,做到人人豎笛、班班合奏,所教的七年級,經近兩年的學習,部分學生及班級已達到較高水平,七年級同學已具備當堂用豎笛視奏C大調與F、G大調基本樂譜的能力,因此通過信息技術整合的運用,將豎笛演奏融入歌曲與欣賞教學之中,優勢互補,通過演奏、演唱歌曲的旋律,加之歌曲舞步的引領,視頻及PPT的演示,對理解學習美洲音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學習音樂最好的辦法是掌握一件樂器。音樂學習具有較強實踐性,課堂教學中應貫徹“以活動為中心的原則”,讓豎笛成為學生學習音樂的好幫手,歌曲教學中唱奏結合,在輕松愉悅的學習實踐中實現教學目標。
2、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多媒體手段直觀便捷為本課教學服務。
3、“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課堂應突出音樂“聽覺藝術、情感藝術”的特點,最大限度的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構建師生情感互動,底負高效的“音樂健康課堂”。
七、教學重點:
1、感受音樂風格特點,學習并演唱、演奏歌曲。2、欣賞感受電子音樂,明辨變奏曲式。
八、教學難點:
1、理解表現歌曲的風格,體驗音樂的美感。
2、歌曲“變化音”的把握、引導學生參與、表現歌曲及樂曲。
九、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電鋼琴、豎笛、打擊樂等。
十、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情景導入。
進行三拍子打擊樂訓練,導入美洲樂聲的第二課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
(二)、聆聽學唱感受歌曲、豎笛視奏歌曲《拉庫卡拉查》。
1、通過聽音樂、看譜例、課件、視頻、引導學生發現、提出、
解答問題。如: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的音樂風格,歌曲曲式,對歌曲的感受等。
2、介紹墨西哥:學生介紹自己了解的墨西哥:墨西哥美洲著名的文明古國,位于北美東南部,地域遼闊,地形多樣,大部分地區都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有人說他就是仙人掌的故鄉。多樣的地形,造就了多樣的音樂藝術形式和文化。當音樂響起,身穿民族服飾的人們就會翩翩起舞。墨西哥有著燦爛的音樂文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墨西哥,去了解墨西哥人的音樂生活。
3、學唱、豎笛視奏歌曲《拉庫卡拉查》。(1)把握3/4拍強弱規
律,歌曲明快的節奏、熱烈歡暢的情緒。(2)豎笛演奏、視奏、視唱歌譜,解決音準、節奏、呼吸、變化#1音等問題。講解示范歌曲中音樂記號。(mf;∨;﹕‖)(3)反復讀字:有節奏的讀“拉庫卡拉查”,解決難點。(4)踢踏舞的基本舞步講解、引領、示范。(5)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
(三)、進行四拍子打擊樂訓練,導入欣賞黎錦光借用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改編的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
1、樂曲欣賞,簡要概括分析。
2、通過對比逐段聆聽,分析各段的巧妙變化,感受變奏曲式的特點。感受主題與各變奏之間的變化。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結構組成:“引子---主題---變奏一---變奏二---變奏三---變奏四---變奏五”
3、加入打擊樂器參與演奏樂曲,加深對樂曲的體驗與理解。
(四)、實踐拓展學習,欣賞排簫演奏的美洲音樂《安第斯山脈》---風神。排簫是美洲主要吹奏樂器之一,其音色哀怨優美、獨具特色。教師引出主旋律,引領學生視唱、豎笛視奏主題旋律,進一步感受美洲音樂及旋律美,拓展情趣,增強學生表演表現音樂的自信心……。
(五)、教師小結宣布下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欣賞黎錦光借用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改編的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欣賞排簫演奏的美洲音樂《安第斯山脈》---風神,并一起用豎笛演奏。下節課老師帶你們去巴西和阿根廷去欣賞那里的音樂。
活動7【作業】美洲樂聲——《拉庫卡拉查》教學反思評論
美洲樂聲——《拉庫卡拉查》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本單元第二課時,學習墨西哥民歌及根據此歌改編的電子音樂《拉庫卡拉查》。在這節課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真備課精心選材,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有效的課堂整合,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小結反思如下:
1、音樂與相關文化相互結合。課前通過收集與本課有關的資料與信息知識,使自己學到很多。要求同學們做好相應的預習,上網整理收集視頻、文字等方面的資料;督促他們進行豎笛練習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的潛在素質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使我更加感受到向書本學習,向“教育對象--學生”學習的意義所在。本課盡管課容量較大,但教學班同學基礎扎實,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學習效率。
2、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運用課前準備的PPT課件,靈活運用循序漸進的展開欣賞、唱歌、器樂、基本舞步等方面的教學,多媒體資源的運用與整合,使課堂增添了色彩;豎笛與打擊樂器的運用,使唱奏結合、優勢互補,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情趣,增強了學生學習音樂、表現音樂的自信心。
3、“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積極思維的習慣,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驗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大有好轉,在聽賞、學習音樂過程中學生善于思考,大膽提問。自己的音樂課堂教學緊扣“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理念”;以把握音樂要素中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為突破口,啟發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在感受表現音樂美的過程中,實現以音樂為媒介,在樂中學、在學中樂,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受到良好的效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拉庫卡拉查”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初中音樂人音版《拉庫卡拉查》天津市”,所屬分類為“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初中音樂人音版《拉庫卡拉查》天津市”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