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鳳陽花鼓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音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鳳陽花鼓》江蘇省 - 鎮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音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鳳陽花鼓》江蘇省 - 鎮江
《花鼓》教學設計
學段 小學
學科 音樂 學校 鎮江市解放路小學 執教
華蕾
課題 欣賞綜合課《花鼓》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鋼琴曲《花鼓》,學生能喜愛漢族民間曲調。
2.能聽辨出鋼琴求《花鼓》中運用了安徽民歌《鳳陽花鼓》的曲調,并能隨音樂哼唱。
3.通過敲擊不同的鑼鼓節奏,能感受喜慶鑼鼓和抒情鑼鼓所帶來的不同效果。
4.能通過演唱、演奏、律動、舞蹈的形式,完整表現鋼琴曲《花鼓》,并了解各樂段的音樂風格特點。
教材分析(含重、難點)
鋼琴曲《花鼓》是作曲家瞿維于1946年創作的一首極富中國民間特色的、描寫解放區人民新生活的代表作,是一首帶序奏和尾聲加三段體曲式結構的作品,旋律通俗易懂,節奏明快、活潑、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族風格。開始是14小節的序奏,以“打花鼓”中鑼鼓的節奏音型,即刻展開了一幅鑼鼓聲聲,熱鬧的歌舞場面。第一樂段運用了安徽民歌《鳳陽花鼓》的曲調,并先后在鋼琴的高低音樂分別奏出;第二樂段則是江蘇民歌《茉莉花》的變奏,旋律抒情優美;第三樂段是安徽民歌《鳳陽花鼓》和江蘇民歌《茉莉花》的復調輪奏,情緒熱烈,將全曲推向高潮;最后作者以鑼鼓聲結束全曲。
在教學中,對比欣賞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的主題旋律為教學的重點內容。而將用鑼鼓節奏為音樂伴奏、用律動體驗音樂的速度、力度作為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手段
聽唱法、模仿、律動、舞蹈、對比欣賞。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教學
1.歌曲第二段時,請一位學生敲小鼓和教師一起表演《鳳陽花鼓》。
2.學生說一說“鳳陽花鼓”的表演形式。
1.歌曲第一段時,教師邊唱歌曲《鳳陽花鼓》,邊敲小鼓伴奏。
2.教師簡單介紹“鳳陽花鼓”的知識。
3.揭示學習的主題:欣賞鋼琴曲《花鼓》。 通過圖片、歌詞、師生表演,幫助學生了解鳳陽花鼓的表演形式,感受鳳陽花鼓表演時快樂的心情。
新課教學
(一)欣賞序奏。 1.初聽《花鼓》中的序奏:鑼鼓節奏。 看著節奏譜,和老師輪流敲擊節奏。(配上音樂) (一)欣賞序奏。 1.出示鑼鼓節奏譜,教師示范演奏。 看著節奏譜,和學生輪流敲擊節奏。(配上音樂)
通過師生輪流敲擊鑼鼓節奏,引導學生感受鑼鼓敲響的喜慶場面。
2.完整聆聽全曲,聽到序奏的鑼鼓聲就敲擊節奏,聽到熟悉的旋律時舉手示意。
(二)欣賞第一樂段。 1.分句學唱主題旋律曲譜。
跟琴用lu哼唱主題旋律。
學生邊哼唱主題旋律,邊用四分節奏敲擊小凳伴奏。
2.再聽音樂,思考:兩次的主題旋律在音色上有什么變化? 3.分男女生進行主題旋律的表現。
4.學生說一說第一樂段的曲調、速度、力度和情緒。
(三)欣賞第二樂段。 1.初聽第二樂段旋律,隨著音樂律動。
再隨著音樂律動。
2.加入鼓的節奏隨音樂敲擊。
3. 學生說一說第二樂段的曲調、速度、力度和情緒。
(三)欣賞第三樂段。 1.聆聽全曲,用對應的方式表現序奏的鑼2.輔助學生聽音樂,給予適當的提示。
(二)欣賞第一樂段。 1.出示主題旋律曲譜,分句教唱曲譜。 提醒學生用輕快的聲音哼唱。
出示四分節奏的節奏譜,提醒學生敲小凳的方式和音色效果。 2.教師適當用動作提示。
3.教師給予及時評價。
4.出示表格,幫助學生小結第一樂段的音樂元素特點。
(三)欣賞第二樂段。 1.播放第二樂段音樂,帶著學生律動。 教師介紹這一樂段音樂是根據江蘇民歌《茉莉花》變化而來的。
提示學生律動時要聆聽音樂的速度、力度,和音樂一起呼吸。
2.提示學生柔和地敲擊出鼓聲。
3.出示表格,幫助學生小結第二樂段的音樂元素特點,并與第一樂段進行對比。
(三)欣賞第三樂段。 1.播放全曲,出示圖譜,提示學生每段音初步對鋼琴曲《花鼓》有一個整體的認知,能聽辨出《鳳陽花鼓》的旋律。
通過模唱主題旋律,引導學生了解作曲家運用了《鳳陽花鼓》的曲調進行創作,進一步讓學生熟悉這段主題旋律。
引導學生聽辨鋼琴高低音區的不同音色。
體驗后要幫助學生及時整理、小結第一樂段的音樂特點。
通過律動,引導學生用動作感受這一樂段的速度、情緒的變化。
對學生律動做出明確的要求,幫助學生更好地用肢體感受音樂。
引導學生去感受這段音樂的柔和、抒情。
先體驗再總結,最后再對比,讓學生從感性的體驗進入理性的思考。
通過全曲的聆聽和學生對各個樂段的表
鼓聲和第一、二樂段的音樂,并為第三樂段選擇合適的畫面。
2.隨音樂跳秧歌步,哼唱旋律。
3.說一說第三樂段的速度、力度和情緒。
(四)完整欣賞表現。 結合圖譜,隨音樂完整表現。
回憶全曲的曲式結構。
樂的變化。
2. 隨音樂跳秧歌步,哼唱旋律。
3.對這一樂段的旋律創作進行簡單介紹:《鳳陽花鼓》和《茉莉花》的復調輪奏。
(四)完整欣賞表現。 出示圖譜,引導學生隨音樂完整表現。 出示曲式結構圖。 現,再次對音樂進行整體性的認知,并引導學生對比欣賞第三樂段。
用秧歌舞的形式體驗第三樂段喜慶熱烈的情緒。
引導學生了解全曲的曲式結構為帶序奏和尾聲的三段體。 拓展教學 聆聽鋼琴曲《小星星變奏曲》。 介紹鋼琴曲的創作手法:變奏。
板書設計 課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