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孔乙己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5.《孔乙己》浙江省 - 紹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孔乙己》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孔乙己》這篇文章是我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的著名小說,體現了“一般社會對苦人的涼薄”。魯迅以極儉省的筆墨和典型的生活細節,塑造了孔乙己這樣一個被殘酷地拋棄于社會底層,生活窮困潦倒,最終被強大的黑暗勢力所吞沒的讀書人形象。也向我們展示了為社會所侵害的麻木冷漠的看客群體。既展示了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不幸命運的生動寫照,也體現了中國封建傳統文化“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展現個人性格之悲、社會之悲、人性之悲。 二、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分析小說人物孔乙己迂腐、好吃懶做、自命清高、懦弱不爭等性格之悲
2.能分析孔乙己悲劇成因并理解該小說批判科舉制度、封建等級觀念、人心涼薄等社會之悲的社會意義
3.通過拓展延伸,體會孔乙己這一形象具有底層人和異己者這一古今中外普遍意義的人性之悲,對小說內容、主題有自己的看法 (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在分析孔乙己形象與酒店中人形象時運用誦讀涵詠法和圈點批注法
2.能在分析孔乙己性格之悲、社會之悲與人性之悲時運用合作探究法和任務驅動法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體會作者對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情,體會作者對科舉制度、封建等級觀念、人心涼薄的批判,對底層人和異己者的慨嘆。 三、 教學重難點 (一) 教學重點:
1.學會分析小說人物孔乙己迂腐、好吃懶做、自命清高、懦弱不爭等性格之悲
2.能探究孔乙己悲劇成因并理解該小說批判科舉制度、封建等級觀念、人心涼薄等社會之悲的社會意義及人性之悲。 (二) 教學難點:
1.能體會作者對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情,體會作者對科舉制度、封建等級觀念、人心涼薄的批判,對底層人和異己者的慨嘆。
三、教法學法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點撥法,課標主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
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分析探究社會之悲時以平板實現交互式課堂,亦采用走下講臺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點撥的方式,跟進學生探究。
在學法上,主要采用賞讀評議法、合作探究法、任務驅動法、圈點批注法等教學方法,采用導學單實施任務驅動,圈點批注便于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在新課程理念引導下,讓學生采用賞讀評議與合作探究的方法,便于學生在合作中自主解決疑難問題。
四、 教學過程
(一) 明確“苦人”命運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課堂參與度,同時引入本課主題,即對孔乙己這一苦人悲劇命運的探究)
1.布置預習作業,導學單任務一: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對孔乙己的印象。
2.導入:同學們,作為紹興人,我們對于孔乙己定然不會陌生,每當你路過咸亨酒店,看到門口的孔乙己雕像,你有駐足想過他是個怎么樣的人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3.教師ppt出示學生任務一中的幾個詞,并請學生思考哪個詞最能概括孔乙己的命運。 明確:凄涼、凄慘等詞即可,并稍作分析。
師:是啊,大家和魯迅先生不謀而合,他認為孔乙己是一個苦人。
(二) 探尋“苦人”原因
(設計意圖:以我看孔乙己的視角切入,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明確性格之悲;以酒店中人看孔乙己的角度切入,分析酒店中人對孔乙己的態度,明確科舉制度、等級觀念、人心涼薄等社會之悲。)
師:是什么導致了孔乙己成為一個苦人? 預設:個人原因,社會原因
1.我看孔乙己,明性格之悲
師:孔乙己成為這樣一個苦人,有他個人因素,是他怎樣的性格導致他成為一個苦人呢?請你結合文章中具體內容來分析。 明確:好吃懶做、迂腐、自命清高
2.他人看孔乙己,明社會之悲
師:除了個人因素外,還有什么原因導致了他成為一個苦人呢? 預設:來自他人的傷害
師:他人指的是誰?
明確:丁舉人、酒客、掌柜、小伙計、孩子
請結合任務二,結合文章內容小組討論他人對孔乙己的態度。 明確:丁舉人——打(為什么打?明確他是一個上層階級的人) 掌柜——冷漠
酒客——嘲笑(酒客中的短衣幫其實和孔乙己一樣都是窮苦的普通人,卻為什么也嘲
笑同階層的孔乙己呢?明確他們麻木冷漠的看客心理) 小伙計——輕視
小孩子——有利則來,利盡則散(通過小伙計和小孩子看出連孩子都對孔乙己沒有同情心,可見深受社會影響,感受到世態炎涼)
作者為什么要塑造這么多個人物?
明確:丁舉人是上層階級,掌柜是中層階級,酒客中的短衣幫是底層階級,他們三類都是成年人,小伙計是少年,孩子是兒童,所有階層、所有年齡段都對孔乙己抱有涼薄,用魯迅先生的話做注腳便是“一般社會對苦人的涼薄”。
(三)體悟“苦人”意義
(設計意圖:明確魯迅對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深入理解“苦人“內涵,并層層挖掘,體悟”苦人“的普世價值,明確小說揭示的人性之悲,并依托1+X探究其他文本中苦人形象)
1.魯迅看孔乙己,明“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苦人”內涵
師:孔乙己這樣一個苦人在遭受了一般社會的涼薄之后,他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我們不妨來看看文章第11自然段,請大家齊讀這一段文字,探究孔乙己最后的結局
破夾襖:孔乙己脫下了長衫,不得不向命運低頭 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說明他非常的絕望
不再是排出九文錢這樣的有氣勢,愛炫耀,而是用摸,顯得非常窘迫 用手慢慢走去了,似乎是像動物一樣的爬,喪失了人的尊嚴 明確:孔乙己幾近絕望,向命運屈服,走向死亡悲劇
師:我們說所謂的悲劇,不是一個人身處悲劇之中,而是他身處悲劇之中卻完全喪失了反抗悲劇的意志,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句話來表明了他對孔乙己的態度。
小結:我們通過“我看孔乙己”,“他人看孔乙己”,“魯迅先生看孔乙己”來探究了這場悲劇
的原因,也深刻明白了孔乙己的性格之悲,整個社會之悲。
2.拓展遷移,體悟“苦人”的普世價值
師:老師想問大家,魯迅先生在這里所講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僅僅就是孔乙己嗎? 預設:不是
師: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孔乙己姓名的由來。“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去下一個綽號”。而沒有名字主要是兩種情況,一者,其人太過卑微,二者,他是一個象征符號。
請大家結合任務單中的任務四小組討論,探究孔乙己代表了怎樣的一些人,并結合相關文學作品或社會實際來說說看還有哪些像孔乙己一樣的人? 預設1:像孔乙己一樣的受科舉制度毒害的讀書人
拓展1:結合你學過、看過的文學作品或聯系社會實際,像這樣的苦人還有哪些? 明確:范進,周進
預設2:廣大的社會底層的人(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剝去長衫,褪去讀書人身份來看,他的意義擴大為一般的社會底層人) 拓展2:像這樣的苦人又有哪些? 明確:阿Q,閏土
預設3: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形象(通過穿長衫的站著喝酒的唯一的人可見他是個格格不入的人)
拓展3:像這樣的苦人又有哪些?
明確:丑小鴨,現實生活中的精神異己者等
小結:由此可見,“孔乙己”這個人物其實沒有真正的具體的名字,他具有社會的普遍性,在古今中外,在文學作品,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存在,這是一種人性之悲。
(三) 總結
同學們,今年是五四運動的100周年,也是魯迅先生創作孔乙己這個人物的100周年,百來年里,對于孔乙己的解讀從未停歇,愿我們這堂課是我們解讀這篇小說的開端,期待著大家有更多的發現。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同學們再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