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水調歌頭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水調歌頭》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水 調 歌 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反復朗誦,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 2.培養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品讀重要詞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 2.品讀重要詞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及其曠達胸襟在詞中的體現。 教學方法:誦讀法、品味法、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的歷史上,蘇軾無疑是性格極其豐富的文人之一。有人說他是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是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是黎民百姓的朋友,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可以說蘇軾他就是一個寶藏,值得我們去探尋!那么,我們就來讀讀蘇軾的名作《水調歌頭》,透過這首詞看看蘇軾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時即博通經史,長于寫文章,世稱蘇東坡、蘇仙。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三、誦讀經典,體會意境
(一)聽歌曲《但愿人長久》 請你來找茬!(正音)
(二)誦讀詞作,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感情。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
1. 齊讀,讀準字音。
2. 請學生自由讀,讀出節奏。(用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結合注釋,根據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自由的朗讀這首詞,然后請學生分讀、點評。)
3.欣賞示范朗讀,注意揣摩和學習朗讀者的語氣、節奏、情感 。(放音頻,并指導朗誦技巧。)
4. 配樂讀,分讀。 男生讀上闕,女生讀下闕。 四、品讀經典,探究情感
說說你從這首詞中讀出了什么?請以這個句式:“我從(字、詞、句),讀出了一個_____的蘇軾。”并說說你的理由。(小組合作交流并展示)
提示:(學生在品讀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穿插寫作背景。)
1.“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性格豪放和氣魄不凡的蘇軾。 2.“不知”, “歸去”------苦悶的蘇軾。
3.從 “欲”(想要)“、恐(害怕)”-----矛盾的蘇軾。 4“高處不勝寒”------受人排擠的蘇軾。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蘇軾,。 6.“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徹夜難眠、思念親人的蘇軾。 7.“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埋怨月亮的蘇軾。
8.“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曠達的蘇軾 9.“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曠達樂觀的蘇軾。
……
小結:從這首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因為政治處境的失意,而感到苦悶、矛盾、的蘇軾;也看到了一個因為中秋之夜,與弟弟別離,而感到抑郁惆悵的蘇軾;更重要的是我們 看到了一個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蘇軾。其實在蘇軾的很多作品中都能夠感受到他的曠達樂觀。 五、拓展:走進作者,感悟人生
1.展示蘇軾的詩詞,進一步感受他的曠達樂觀。 貶官杭州:我本無家更安住,故鄉無比好湖山。 貶官黃州: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面對西流之水的一去不復返,他積極樂觀地說:“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西。” 面對自然界的風吹雨打,他從容灑脫地說:“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2.寫一寫:“蘇軾,你讓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學生寫完后展示)
六、總結
在蘇軾的作品中就沒有了沮喪、抑郁。蘇軾之所以成為名垂千古的人物,不僅在于他的政績和文章,更再于他的豁達而灑脫的人生觀。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或許也會遭遇逆境,身處低谷,那時,請你記住蘇軾,愿我們無論何時都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愿我們的人生更加豁達從容。 七、推薦課后閱讀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余秋雨的《蘇東坡突圍》。
板書設計
水調歌頭 蘇軾
苦悶 矛盾 惆悵 熱愛生活 曠達樂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