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一課第二框《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陜西省 - 西安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一課第二框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陜西省 - 西安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一課第二框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教學設計
一、內容依據 (一)課標具體要求
本課落實的課程標準是“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法律與社會秩序”。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的根本的活動準則,增強憲法意識。”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
本課所依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相應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內容”中的初中階段的教學內容與要求。具體對應的內容與要求是:“進一步深化憲法教育。了解國家基本制度,強化國家認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了解重要國家機構的職權。”具體對應的內容與要求還有:“初步了解政府運行的法治原則”。 二、教材內容分析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中第一單元《堅持憲法至上》的第一課《維護憲法權威》的第二框。本單元的邏輯起點是公民與國家的關系,這也成為了建構本冊教材內容體系的邏輯起點。本單元以“堅持憲法至上”為題,對憲法進行總體介紹,分為第一目“組織國家機構”和第二目“規范權力運行”兩部分,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憲法內容,了解我國的國家機構、國家機構相互關系以及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通過學習相關憲法和憲法相關法的規定,懂得憲法組織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國家機構必須依據憲法行使權力;通過理解“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漫畫寓意和分析社會生活的案例,理解國家權力必須依法行使,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的權力,從而深入理解“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這一觀點。八年級下冊教材是法治教育專冊。《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第一課的第二框,結合第一框《公民權利的保障書》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堅持憲法至上,維護憲法權威。為第三單元第六課《我國國家機構》的具體內容的學習打好了鋪墊。
三、學情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交往范圍的擴大、視野的開闊和心理的成熟,學生開始對國家的政治生活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也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關注國家的命運。同時,學生已經學習了第三單元《人民當家作主》特別是第六課《我國國家機構》,因此更有利于對本框題的理解。
但是本框體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對民主集中制、憲法核心價值追求等抽象的概念難以理解,學習起來會有畏難情緒;同時他們知覺的有意識和目的性有了較大提高,一般不會滿足于現成的結論和簡單的說教,需要教師主動地對憲法與國家權力關系的事例觀點等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從而構建起對憲法價值和精神的理性認識。
由于經驗的欠缺和邏輯思維還不成熟,學生的認識容易帶片面性和表面性,例如:有些學生只看到國家權力運行中存在的腐敗現象,而不能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憲法對國家權力的規范。 四、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同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尊崇憲法權威,增強公民意識和國家意識,增強主人翁責任感。
(二)能力目標:通過分析社會現象,觀察、思考我國憲法是如何規范國家權力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初步形成對復雜情形作出合理判斷的能力。
(三)知識目標: 認識國家機構,初步了解國家機構運行的法治原則。知道憲法不僅組織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相應的職權,而且嚴格規范職權的行使。懂得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五、課型:
新授課 六、課時:
一課時 七、教學重點:
認同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理解憲法對嚴格規范職權行使的必要性和要求。 八、教學難點:
理解民主集中制是憲法規定的國家機構運行的法治原則。理解民主集中制在我國國家機構中的主要體現。 九、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
(一)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情景感悟法 (二)學法指導
合作探究法、情景感悟式學習方法、活動體驗式學習方法 十、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十一、設計思路活動一:理·相互關系
要求:選兩名同學PK,用“拼一拼”的方式,根據人民、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完成拼圖并進行講解。
意圖:通過復習回顧,認知我國國家機構的組成、相互關系。理解人大的產生和性質,進一步理解人大在國家機構中的主導地位,達到“政治認同”。 活動三:明·特定職權
要求:觀看視頻,了解憲法修正案在“國家機構”中增加“監察委員會”的內容并思考:憲法修正案對國家監察機關做出了哪些規定。 意圖:通過觀看視頻直觀了解憲法修正案對“監察委員會”的規定,引導學生理解憲法通過組織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國家機構的權力源于憲法的授予,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
活動四:析·權力運行
要求:結合問題線索,分析西安地鐵“問題電纜”事件,并生成結論。
意圖:通過西安地鐵“問題電纜”事件“一例到底”進行研究,認同國家權力被制約和監督的必要性,只有通過憲法和法律對國家權力進行嚴格規范,才能切實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認同我國憲法核心價值追求。
在此基礎上,明確對國家權力而言: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行使權力不任性(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通過“一例到底”的形式創設生活情境、思辨問題,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活動五:悟·憲法宣誓 要求:按照創設的情境,全體起立手扶憲法進行宣誓;感受憲法權威,體會憲法修正案中增加“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的意義。
活動二:論·民主集中
要求:結合具體情景合作探究,探究在國家機構與人民的關系方面、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方面、在國家機關內部,是如何體現民主集中制的。 意圖: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全面理解民主集中制,培養“科學精神”。 板塊一: 憲法組織 國家機構
十二、教學過程 教學步 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教師出示2018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的圖片,并提問,導入新課。 設問:
1、 在通過的多項重大決議決定中,大家最關注的話題是什么呢? 2、為什么憲法修正案會受到大家最為廣泛的關注?
學生思考并回答。
以學生感興趣的新聞內容創設情境,既吸引其注意力,更能引起學生興趣。同時為學生進入新課做好鋪墊工作。
板塊
一: 憲法組織國
展示教師在各國家機關門前的照片。
設問:了解國家機構,先從我們身邊的國家機關說起,你都知道
哪些在你身邊的國家機關呢?
引導學生翻閱憲法目錄第三章國家機構的
觀看照片,思考并說出
身邊國家機關的名稱。
翻閱憲法目錄,了解國家機構的組成并回答問題。
用教師本人的照片,引導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國家機關
就在我們身邊,增強
學生的感性認識。
通過翻閱憲法,回答提問,引導學生
家結構 板塊一 : 憲法 組織 國家 機構
相關內容。
設問:從行使職權的性質上看,可以如何劃分?
活動一:理·相互關系
活動要求:結合第三單元學習的內容,復習回顧。選兩名同學PK,
用“拼一拼”的方式,根據人民、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完成拼圖并進行講解。
活動形式:復習回顧、同桌討論1分鐘,選兩名同學在講臺上進行展示。
復習回顧、同桌討論,
并進行展示,選兩名同學到講臺前進行展示。 收獲感悟:1、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2、了解憲法第三條的規定。 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通過“拼一拼”
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講臺上進行展示,能
更加直觀和深刻的理
解我國國家機構的相互關系。理解人大的產生和性質,進一步理解人大在國家機構中的主導地位。
活動二:論·民主集中
活動要求:結合具體情鏡,展開活動探究,討論在國家機構與人民
的關系方面、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方面、在國家機關內部,是如何體現民主集中制的。
活動形式:根據具體情境,分組進行2分鐘的討論,達成共識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
組討論并由學生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收獲感悟:1、憲法規
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2、具體體現:①在國家機構與人民的關系方面,國家
權力來自人民,由人民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機構中居于
用活動探究的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通過創設情境、活動探究、分組討論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引導學生學生了解憲法規定在國家機構中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并進選派學生代表回答問題。
主導地位;②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關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③在國家機關內部作出決策、決定時,實行民主集中制。
一步理解民主集中制的主要體現。
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活動三:明·特定職權
活動要求:觀看視頻,了解憲法修正案在“國家機構”中增加“監察委員會”的內容并翻閱憲法、回答問題。
設問:憲法修正案對國家監察機關做出了哪些規定?
觀看視頻,并翻閱憲法第三章第七節內容,回答問題。
收獲感悟:憲法通過組織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明確國家機構的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內容,使得國家權力的運動穩定有序。國家機構依據憲法行使權力,守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通過觀看視頻
直觀了解憲法修正案對“監察委員會”
的規定,引導學生理解憲法通過組織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國家機構的權力源于憲法的授予,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
板塊二 : 憲法規
活動四:析·權力運行 活動要求:結合問題線索,分析西安地鐵“問題電纜”事件,并生成結論。
活動形式:出示西安地鐵“問題電纜”事件回顧視頻和文字資觀看視頻,探究思考問
題并回答。 收獲感悟:
必要性:1、權力是把雙刃劍,因此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2、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這是憲法的核心 通過西安地鐵“問題電纜”事件“一例到底”進行探究,
突破重點。認同國家權力被制約和監督的
必要性,只有通過憲法和法律對國家權力進行嚴格規范,才能
范權力運行 板塊二 : 憲法規范權力運行
料,設計問題梯度,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設問:1、整條線路所用電纜偷工減料會造成哪些危害?
2、奧凱企業生產的電纜偷工減料,但卻被投入地鐵運行誰應承擔責任?
3、質監局多次檢測均為合格產品,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4、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會導致怎樣的后果?(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的必要性。) 5、權力如何在陽光下運行?
6、回到材料,事件曝光誰起到了關鍵作用?
7、群眾曝光問題電纜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8、國家工作人員應該如何正確行使權力? 價值追求。 要求:1、法無授權不可為。國家權利必須在憲法和
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不能超越權限行使權力,更不能濫用權力。任何超越權限、濫用職權的行為均應承擔法律責任。 2、法定職責必須為。對國家
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3、行使權力不任性。憲法和法律規定了國家權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權
力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切實保障公民的合法
權益。
在此基礎上,明
確對國家權力而言:法無授權不可為、法
定職責必須為、行使權力不任性(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通過“一例到底”
的形式創設生活情
境、思辨問題,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活動五:悟·憲法宣誓
活動要求:創設具體情境,組織“憲法宣誓”活動。引導學生說出感受和體會。
設問:通過憲法宣
按照活動要求,全體起立手扶憲法進行宣誓;感受憲法權威,體會憲法修正案中增加“國家工作人員就職
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真實的感受到憲法宣誓的意義,從而產生高度的“政治認同”,認同憲法。從而進一步
誓,說說你的感受? 未來如果你成為了國家工作人員,你會怎么做?
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的意義。深刻感悟任何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的權力。自覺樹立堅持憲法至上的理念,從而積極踐行憲法,維護憲法權威。
增強“憲法意識”,樹
立堅持憲法至上的理念,從而積極踐行憲法。 小結 教師對本課進行小結。 學生談收獲體會。 情感升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